2021-2022学年山西省晋中市平遥二中高二(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
发布:2024/6/14 8:0:9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专著,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而这台以“九章”命名的量子计算机同样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突破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牢固确立了我国在国际量子计算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
证明量子优越性,被认为是量子计算从理论到实践“里程碑的转折点”。何为量子优越性?专家表示,“如果量子计算原型机,在某个问题上的计算能力超过了最强的传统计算机,就证明量子计算在未来有多方超越的可能。”通俗来讲,就是用极端复杂的问题来考验量子计算,让它在实际应用中证明自己的实力。潘建伟团队构建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在室温条件下运行计算“高斯玻色取样”问题,处理5000万个样本只需200秒,而超级计算机则需要6亿年;处理100亿个样本,“九章”只需10小时,超级计算机则需要1200亿年。如此强大的算力,全面超过传统的超级计算机,证明了“量子优越性”的存在。
作为世界科技前沿领域,研制量子计算机是世界各国角逐的焦点。此前,美国物理学家带领的谷歌团队宣布研制出53个量子比特的计算机“悬铃木”,在全球首次实现“量子优越性”。而相比“悬铃木”,“九章”有三大优势:一是速度更快。虽然算的不是同一个数学问题,但与最快的超算等效比较,“九章”比“悬铃木”快100亿倍。二是环境适应性更强。三是弥补了技术漏洞。“打个比方,就是谷歌的机器短跑可以跑赢超算,长跑跑不赢;我们的机器短跑和长跑都能跑赢。”科学家的比喻生动地揭示了“九章”的领先之处。高品质光子源、高精度锁相、规模化干涉……一项项创新与突破,让“九章”后来居上。
“九章”只是在量子计算第一阶段树起了一座里程碑,未来的路还很长。一方面,无论是谷歌的“悬铃木”处理“随机线路取样”,还是“九章”求解“高斯玻色取样”,都只能用来解决某一个特定问题。另一方面,目前可用来搭建量子计算机的材料有限,未来量子计算机的突破,更有可能依赖于新材料在量子计算硬件上的创新。科学家团队表示,“希望能够通过15年到20年的努力,研制出通用的量子计算机,用以解决一些应用非常广泛的问题,比如密码分析、气象预报、药物设计等等,同时也可以用于进一步探索物理学、化学、生物学领域的一些复杂问题。”
任何重大科技创新从来都不是轻轻松松实现的。我国之所以能够在量子科技领域取得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创新成果、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转变,离不开未雨绸缪的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更有赖于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奋起直追、埋头苦干。不畏艰难险阻、勇攀科学高峰,在量子科技领域再取得一批高水平原创成果,中国科学家定能创造更多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摘编自沈慎《“九章”量子计算机的里程碑意义》,人民日报2020年12月18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潘建伟团队证明了量子优越性,使量子计算迈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关键一步。
B.美国是第一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我国现已超越美国,后来居上了。
C.量子计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研制通用型量子计算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D.我国在量子领域的成功,科学家以及科技工作者的个人努力起了决定性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提出观点,总体评价了我国在国际量子计算研究领域的成就。
B.第二、三段都运用了对比论证,证明我国在量子计算领域已经超越美国。
C.文章既论证了量子计算研究的突破,也指出了现存的局限性,态度客观。
D.最后一段分析科技创新的不易,表达了对中国科学家的坚定信心和鼓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以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专著的名字命名量子计算机原型机,体现了这台原型机所具有的里程碑意义。
B.处于世界科技前沿领域的“九章”量子计算机目前优势明显,其各方面性能已全面超越世界所有国家。
C.只要解决了搭建量子计算机的材料问题,通用的量子计算机的研制并投入使用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D.从“悬铃木”到“九章”,量子计算机已经完成了理论论证工作,下一步将迎来通用机的研制和比拼。组卷:0引用:2难度:0.6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连日来,印度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恶化,新冠病毒及其新变异毒株在印度国内快速传播。根据印度卫生部5月1日公布的数据,印度累计确诊已超过1916万例,累计新冠死亡病例超过21万例,单日新增新冠肺炎病例在连续9天超过30万例后,5月1日首次超过40万例,创该国疫情暴发以来单日最高纪录。
更糟糕的是,专家普遍预测印度疫情仍未达峰值,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面对印度严峻的疫情形势和疫苗短缺现状,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施以援手,但有一些国家却搞起了“疫苗民族主义”,禁止疫苗及其关键原材料出口,人为制造“免疫鸿沟”。这既破坏了全球团结合作抗疫的大局,还不可避免地将会阻碍应对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进程,给全球疫情防控与经济恢复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摘编自丑则静《“疫苗民族主义”毒害全球抗疫大局》)材料二:
印度新冠肺炎疫情已陷入失控态势,连续多天单日新增病例超过30万例,医疗系统早已不堪重负,一片混乱。当下的印度,亟需国际社会的支持与援助来渡过难关。
然而,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表现却让人大失所望。2020年4月,美国宣布对疫苗生产原材料实施出口管制,时至今日仍未解除。这是造成印度疫苗短缺的主要原因。被称作是“世界药房”的印度并不缺生产疫苗的技术,缺的是生产疫苗所需的进口原材料,而美国这一纸禁令等于是扼住了印度疫苗生产的“咽喉”。最近,印度官方向美国求援,希望美国放开原材料的出口管制。对此,美国的回应却极其冷漠。4月22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表示,目前美国把重点放到控制国内疫情上,会优先给美国民众接种疫苗,等到国内疫情有所缓解后才可能会“做得更多”。讽刺的是,美国国内当前囤积着大量疫苗。根据杜克大学全球健康创新中心研究人员估计,到今年夏天,美国可能会富余出超过3亿剂新冠疫苗。
美国的行为揭下了“美印友好”的面纱,暴露出的依然是“美国优先”那一套玩意儿。“美国优先”四字,如今已成为美国擅自发放给自己的“通行证”,用以无视国际规则专行自私自利之事。
(摘编自郭言《“美国优先”戳破“美印友好”谎言》)材料三:
疫苗是人类战胜疫情的有力武器。当前,全球疫苗面临“产能赤字”和“分配赤字”,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囤积疫苗和出口管制,人为制造“免疫鸿沟”,许多发展中国家正面临严重疫苗短缺。国际社会普遍呼吁,共同抵制“疫苗民族主义”,促进疫苗公平合理分配,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获取疫苗,为战胜疫情筑牢共同防线。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中低收入国家无法公平获得新冠疫苗是一种违背道德的现象。“新冠病毒危机凸显我们社会的不平等”,在与贫困、不利的生活和工作条件、社会歧视抗争的人群和社区中,新冠肺炎患病率和病亡率更高。他强调,各国在执行政策以及分配资源的过程中,都应着眼于让所有人获得同样的健康保障。
中方反对将疫苗政治化或搞“疫苗民族主义”,主张加强疫苗研发、生产、分配国际合作,提高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全面加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和赞誉。
中国一直积极参与疫苗研发国际合作,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受到国际社会赞誉。中国政府和企业正与其他国家积极合作,推动疫苗公平分配。研究表明,中国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国为全球抗疫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吴刚等《筑牢全球抗疫防线》)(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对疫苗生产原材料实施出口管制→导致印度疫苗短缺→结果印度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恶化
B.印度希望美国放开原材料的出口管制→然而美国回应冷漠→此举揭下了“美印友好”的面纱
C.美国国内目前囤积着大量的疫苗→优先本国民众接种→但是仍然囤积大量疫苗
D.中方政府坚决反对“疫苗民族主义”→主张国际合作抗疫→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赞誉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印度卫生部5月1日公布的数据,该国感染新冠病毒死亡率远远超过1%,可见新冠病毒致死率依然很高,并未因一年多的大流行降低毒性。
B.新冠病毒及其新变异毒株的快速传播,加上疫苗短缺,导致印度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恶化,5月1日感染人数首超40万例,但是仍然未达到峰值。
C.美国限制疫苗生产原材料出口,主要目的在于打击印度这一新兴大国,使其“世界药房”的美誉不再,从而在药物研发、生产上无法与自己抗衡。
D.某些发达国家囤积疫苗,管制出口,见死不救,这不仅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而且破坏了全球团结合作抗疫大局,导致病毒继续肆虐,危害人间。
(3)中国在全球抗疫行动中是如何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思想的?请结合以上材料加以分析。组卷:10引用:10难度:0.6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诗人
毛姆 ①我对名人并没有那么大的兴趣,有太多人都被一种强烈的冲动所困扰,就是想要亲近这个星球上的伟大人物,这每每让我不以为然。当别人提议,我可以见一见某些地位或成就高人一等之辈,这样的机会我总会寻觅得体的借口避开。所以当我的朋友迭戈•托雷表示可以将我引见给卡利斯托•德•圣阿纳时,我婉拒了。但难得一次我的理由是真诚的:圣阿纳不但是个了不起的诗人,还是个被人们寄托了很多想象的人物,他的各种历险已经是传奇了,能在他的衰朽之年看一看这个人,会很有意思;但他年岁已经太大,这时候接见一个陌生人、外国人,对他来说只能是种烦扰。
②记得我第一次读他的诗是二十三岁,当时迷恋得手不释卷:他诗句中有种激情,有种英雄的孤傲和斑斓的生命力,一下让我神魂颠倒。因为那些掷地有声的诗句和绕梁不止的韵律已经和我美好的青春记忆交缠在一起,所以一直到今天,我读起它们来依然会心跳加速。我一向认为卡利斯托先生在读者中的声望是他应得的。当年每个年轻人都能脱口而出他的诗句,而我的朋友会无休无止地跟我讨论他疯狂的举动、狂热的演说(诗人之外他也是个政治家)、锐利的妙语和他的恋人们。但这些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卡利斯托先生一直隐居在他的家乡埃西哈,不屑和这个再没有什么能让他感兴趣的世界为伍。
③“他现在看上去怎么样?”我问。
④“神采不凡。”
⑤“你有他的照片吗?”
⑥“有就好了。他三十五岁之后就拒绝面对镜头。他说他只想让后世见到他年轻时的样子。”
⑦我知道他年轻时极为俊美,当他意识到青春一去不返时创作了一首感人的十四行诗,从中你可以清楚读到曾经被如此爱慕的容颜终于逝去,他所领受的那阵刺痛是多么苦涩,多么冷酷。
⑧但我还是拒绝了朋友的好意;再读一遍那些耳熟能详的诗句,我就已经很满足了,而我也更喜欢在埃西哈那些阳光扫过的安静街巷自顾自漫行。所以,当我到达埃西哈的当晚就拿到那位大人物留给我的字条时,我是大为惊异的。他说,如果我能在第二天上午十一点登门一见,会让他非常高兴。事已至此,除了第二天在指定时间登门造访,我好像也没有其他选择了。
⑨埃西哈是教堂之镇,随便走几步便能看到断壁残垣,或者是有鹳乌筑巢的石塔。埃西哈也曾有过辉煌,很多这些白色的房子,石头大门上都有气势雄伟的纹章,卡利斯托先生就住在这样一栋房子里,拉了门铃之后我站在栏杆外,虽然我听见铃声穿透了屋子,但无人应答,我摇了第二次,第三次,终于一个髭须浓密的老妇来到了门口。
⑩“你要干吗?”她问。
⑪她的黑眼睛倒好看,但情绪不佳,我猜她是在这里照顾老诗人的。我把名片递给她。
⑫“我跟你们主人有约。”
⑬她把大门打开,让我进去。告诉我在那里等着之后,她便丢下我上楼去了。这个建筑的各种比例都很大气,但油漆已经黯淡,地上的瓷砖多有碎裂,还可见到多处灰泥大块大块地剥落。这里每样东西都散发着贫寒的气息,却见不出邋遢。我知道卡利斯托先生很穷。对他来说,有不少时候钱其实来得很容易,只是他从来不觉得这是件要紧的东西,总花钱如流水。现在你也很容易看出来他对自己生活的拮据根本不屑一顾。院子中间有张桌子,两侧各放一张摇椅,桌上的报纸已经是半个月之前的了。我开始猜想在温暖的夏夜,坐在这里抽烟时,是怎样的梦幻充斥着他的思绪。柱廊之下,墙上挂着一些西班牙的绘画,颜色暗沉,画艺也拙劣。这个场景,再加上我朦胧勾勒的种种联想,和这位浪漫诗人的形象太过相称,我几乎要被这个地方的气魄所压倒。我之前对于这次会面一直很冷淡,甚至不知为何略觉得无聊,但现在开始有些局促起来,点了一支烟。我是照着时间来的,不知老先生是给什么耽搁了。这种寂静让人有些不安。
⑭我听见有声响,心跳快了起来。我现在有些激动了,等到看见他走下楼梯时,我屏住了呼吸。他一只手里有我的名片。这是位个子很高的老人,花白的头发依然很茂密,而浓密的眉毛依然是乌黑的,这让他的黑眼珠里闪过的火焰更添了一分严峻的气势。在他的年纪,眼神里依然保有那样的光芒让人赞叹。他不带笑意的眼神落在我的身上,冷静地审视着我。他的衣服从上到下是黑色的,一只手中拿着一只宽边帽。在他的仪态中有种自在和高贵。他完全是我希望的样子,他身上没有一寸不像个诗人。
⑮他进了院子,缓缓向我走来。他的眼睛也绝对像是鹰的眼睛。这对我来说,似乎是个重大的时刻,因为他就站在那里。莫名地在我心里,唱起了卡利斯托先生最有名的情诗,轻柔而动人。
⑯我很不好意思。还好我之前准备了该如何跟他打招呼。
⑰“大师,我这样一个外国人能和您结识真是万分荣幸。”
⑱他犀利的眼神中突然有笑意摇曳了一下,严厉的嘴唇也有那么一瞬被微笑弯成弧线。
⑲“我不是诗人,先生,我是卖猪鬃刷子的。你弄错了,卡利斯托先生在隔壁。”
⑳我找错了一幢房子。
文本二:
在我的一生中,为了自我提高而阅读了很多谈论小说的著作。总体说来,这些著作的作者一致认同,故事并不是小说中最重要的部分。事实上,在他们看来,故事是小说阅读过程中的一种障碍,读者的注意力在阅读故事时会被分散开,那些他们认为的小说中的重要因素便被忽视了。他们并不明白,实际上故事是小说家为了抓住读者的兴趣而扔出的一根救生绳索。在人类身上,听故事的欲望是根深蒂固的,正如对财富的欲望一样。如今,注重刻画人物而非讲述故事已成为小说的一种倾向。诚然,塑造人物是很重要的。只有小说中的人物受到渐渐熟悉他们的读者的同情之后,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才会得到读者的关心。然而,弱化人物之间发生的事件而倾尽全力塑造人物,只是小说的一种写法。另一种写法的存在同样是合理的,在这种写法中,小说家只是单纯地讲故事,它的故事合情合理而且有条有理,对人物的塑造却简单、粗略。
《毛姆读书随笔》(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及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愿给年岁已高的诗人带来生活烦扰,这是“我”拒绝朋友将我引见给伟大诗人卡利斯托先生的根本原因。
B.在“我”的想象中,诗人的样子最好是穿着黑色的衣服,手中拿着宽边帽,具有自在和高贵的仪态。
C.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讲述“我”拜访诗人卡利斯托先生,却找错房子、认错人的经过,增强了文章真实性和感染力。
D.“不带笑意的眼神”“冷静的审视”等细节描写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写出了“我”心目中诗人桀鹫冷峻的气质。
(2)小说第⑬段不惜笔墨描写诗人的住所周围的环境和屋内的陈设,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文本二中,毛姆谈到了小说的两种写法,你认为《诗人》这篇小说属于哪一种写法?请结合文本,简述理由。组卷:3引用:2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小题共2小题,11分)
-
9.某校正举办“词语的积累与运用”学习活动,请你根据下面“孺子牛”一词的信息,概括出现代汉语词语的三个特征,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孺子牛”一词有两个意思,最初指游戏时被儿童牵着走的由大人扮成的牛,现在也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孺子牛”的这两个意思,前一个叫作本义,后一个叫作引申义,二者要区别开来。鲁迅在《自嘲》中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习总书记强调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的精神,这里用的都是引申义。如果说“孺子牛”的本义大致属于中性词的话,那么它的引申义就鲜明地表达了褒扬的态度。组卷:6引用:7难度:0.7
四、作文
-
10.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组卷:0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