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018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12/7 5:30:3
一、单选题(共4题;共8分,每题2分)
-
1.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
组卷:840引用:66难度:0.9 -
2.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组卷:114引用:31难度:0.9 -
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77引用:75难度:0.9 -
4.人要区分回声和原声,两者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不能小于0.1s。如果原声和回声到达人耳间隔不到0.1s,回声就会同原声混在一起,从而加强原声。人对着障碍物大喊一声,要听清自己的回声,人到障碍物的距离最小需( )
组卷:72引用:1难度:0.7
二、填空题(共6题;共11分,每空1分)
-
5.声音的传播需要,真空不能传声。
组卷:66引用:4难度:0.9
五、综合题(共2题;共11分)
-
15.先阅读下面短文:
气温影响空气的密度,气温高,空气的密度小,声速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出现声音不一定由声源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较上层快,于是地面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会向上拐弯,拐到温度低、密度大的上方传播。
根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由所给材料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爱走温度、密度的路径。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的是: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因传播路径向(选填“上”或“下”)拐弯而传播到几里外的枫桥边。
(3)赤日炎炎,在沙漠中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到对方的叫喊,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声音传播时向(选填“上”或“下”)拐弯。组卷:250引用:6难度:0.3 -
16.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v
(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介质 v/m•s-1 介质 v/m•s-1 水(5℃) 1450 空气 340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 至 50 水(20℃)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1500 铁(棒) 5200
例如在5℃、15℃、20℃的水中时,声速大小不同,说明声速大小与
此外,声速大小可能跟
(2)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计算出海水深度为多少?组卷:73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