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实验中学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发布:2024/12/17 1:0: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
1.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组卷:224引用:39难度:0.9 -
2.“宫、商、角、徵、羽”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五音,相当于现代7个音阶中的do、re、mi、sol、la,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 )
组卷:871引用:62难度:0.6 -
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06引用:16难度:0.6 -
4.如图是一种沙漠里能收集空气中水分的甲虫。清晨,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甲虫从洞穴中走出爬上沙丘,迎着风整个身体呈倒立的姿势,很快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背部凝结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顺着背部流入甲虫的嘴里。科学家利用该原理制造了沙漠集水器,实现沙漠淡水的补给,能让沙漠变成一块块绿洲。甲虫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蒸气,说明它背部的温度比外界气温( )
组卷:1504引用:27难度:0.6 -
5.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都一样,甲和乙玻璃管的内径相同,甲玻璃泡的容积比乙大。乙和丙玻璃泡的容积相同,乙的内径比丙细。由此可判断这三支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
组卷:2669引用:37难度:0.5 -
6.宠物狗狗正前方竖立着一面镜子,它正在欣赏镜中的自己(如图所示),假设狗狗不动,把平面镜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两块镜面仍然在原镜面平面内),则狗狗的头部通过左、右两面镜子( )
组卷:2920引用:51难度:0.6 -
7.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是( )
组卷:1612引用:28难度:0.8 -
8.小明在湖边树荫下乘凉,想到了所学的物理知识。其中合理的是( )
组卷:780引用:29难度:0.6 -
9.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论述,正确的是( )
组卷:759引用:14难度:0.8 -
10.刷脸是一种电子考勤方式,即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进行考勤。当工作人员站在机器前0.5一1.2m处时,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 )
组卷:83引用:5难度:0.9
三、实验探究题(作图2分,其余每空1分,共48分)
-
3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小英所在实验小组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cm。
(2)如图乙所示,小英将器材调至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光屏上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此时只将蜡烛向左移动,则光屏应该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继续进行成实像实验,小英拿来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她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选填“凸”或“凹)”透镜。
(4)小刚实验小组更换相关器材后顺利完成实验,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得到了如图丁所示的图象,线段MN为凸透镜成像的像距倒数()和物距倒数(1v)的对应关系。根据图象信息可该小组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cm。1u组卷:358引用:4难度:0.4 -
31.同学们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让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2)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若撤去光屏,人眼在图示位置
(3)接着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5cm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A”;再接着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8cm的位置,再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B”,由实验可知像“A”
(4)根据上述(3)的操作,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B”之后,张老师取下自己戴的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小李同学发现: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张老师所戴的眼镜是
(5)小王同学将透镜及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丙),做成像实验,记录每次成实像的物距u,像距v,物像间距L(u+v),绘出图线丁(以f为长度单位).由图可知,要想成实像,蜡烛与光屏的间距应满足L≥4f.经“百度”发现,物理学中,有一个凸透镜成像的“新概念”:放大率n==A′B′AB,结合丙、丁两图,可知当物距u=1.5f时,n=vu组卷:119引用:6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