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2021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29引用:2难度:0.9 -
2.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354引用:6难度:0.8 -
3.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36引用:2难度:0.9
二、现代文阅读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新华社南京11月9日电(记者蒋芳) 9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张纯如青铜塑像前,南京各界人士脱帽默哀、鞠躬、献花,纪念、追思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当日,是张纯如去世14周年日。
张纯如是让西方世界了解南京大屠杀真相的著名作家,1997年12月,其写作出版的《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一书,曾震惊西方世界,在随后数年内再版十余次,迄今印数已近百万册,在国际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她还是《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的重要发现人之一。这两本日记与她所撰写的书籍一起,成为揭露侵华日军在南京实施暴行的铁证。
1995年的夏天,27岁的张纯如来到南京,寻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当时的她非常年轻,做事认真严谨,对细节敏感,身上有一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当年曾陪同她采访的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卫星说。
王卫星回忆,张纯如当时带来了一张20世纪30年代的南京地图,并装订在墙上,每天采访幸存者回来后,她将幸存者口述中所提到的集体屠杀地点、侥幸逃生路线一一勾划在地图上,同时与大量文字资料、历史档案进行细节比对。她当时使用的掌上录像机,记录下大量珍贵的历史画面,如今复制品还保存在南京。
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张纯如的言行启示今天的我们,把历史的真相告诉世人,是一种责任;与故意的遗忘者和可耻的否定者斗争,是一种勇气。我们会永远记得她为研究和传播历史所作出的努力和
贡献。”
(1)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2)联系全文,说说各界人士悼念张纯如的原因有哪些。
(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4)张纯如的言行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组卷:56引用:2难度:0.7 -
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正义的边界
鲍鹏山 ①孔子不提倡以德报怨,因为这样就等于取消了道德。但他也反对以怨报怨,因为这样我们就会堕落得与对方一样,所以,孔子的观点是以直报怨一一以公正来对待无良之人。
②可见,孔子既反对我们对坏人无原则的滥好,也反对我们对坏人无约束的报复。
③孔子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人而不仁,疾之己甚,乱也。”(《论语•泰伯》)对不仁的人,恨得太过分,是祸乱一一我们可以理解为:天下的很多祸乱,是由绝对道德主义者惹出来的。
④用不道德的手段去推行道德,就如同抱薪救火;用不道德的手段去惩罚不道德,又如同以暴易暴。
⑤举一个例子,53岁的山东省威海市退休女教师李建华遭遇入室抢劫,她在身中数刀的情况下与抢劫者斗智斗勇,最终,那个19岁的抢劫者精神崩溃、瘫倒在地,而李建华则拨打了 120急救电话,让他得到及时救治。
⑥这是很感人的事件。李建华老师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体现了人性的高贵和美好。但是,在媒体报道这件事后,却出现了争论,有不少人认为,对这样的歹徒,根本不需要同情和帮助。
⑦一个网友在网上的留言是:“假如我碰到这样的歹徒,我要扒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吃了他的肉,砸了他的骨,吸了他的髓!”这种极其残暴的心态,使我毛骨悚然,从不在网上留言的我,忍不住留了一句话:“你更像歹徒啊!”
⑧孔子做了鲁国大司寇,摄行相事,坚决推行“堕三都”,他的学生子路被鲁国执政季桓子任命为家臣,负责具体执行。可以说,堕三都的成败,关乎孔子在鲁国的政治生命。但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伯寮,竟然对季氏说子路的坏话,导致子路丢了职务,对堕三都的失败,以及孔子最终离鲁出走都负有相当大的责任。
⑨这样一个学生,后人把他称之为“圣门蟊塍”,意思是孔子门下的害虫。当时,鲁国的一个叫子服景伯的,对孔子说:“你的这个学生实在太不像话了,如果你允许的话,我有力量杀了他,让他暴尸大街。”
⑩孔子说:“如果我的道能够行得通,那是命;如果我的道行不通,那也是命。公伯寮能把我的命怎么样呢?”(《论语•宪问》)孔子断然拒绝子服景伯的杀人建议。
⑪公伯寮不好。但是,假如我们用杀掉他的方法来对待这样的人,我们就更不好了。用极端的手段来清除异己,还有比这更坏的行为和更坏的人吗?
⑫为什么孔子不赞成人们用极端方式来履行道德?为什么孔子反对用极端的手段来实现正义、维护道德?因为一切极端手段必定隐含着对某种价值的破坏。而且,极端手段所蕴含的破坏性,往往指向更原始、更基本的价值。
⑬正义,是有边界的。
(选自《读者》2018年09期)
【注】堕三都:指春秋时期鲁国孔子执政,毁坏三桓(鲁国公族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的私邑事件。堕(huī),通“隳”,毁坏。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全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2)文章第⑦段,作者认为网友“更像歹徒”,这是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3)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对不仁的人,恨得太过分,就是祸乱。因为天下的祸乱就是由绝对道德主义惹出来的。
B.李建华老师在特殊的时刻拨打电话救歹徒,虽然表现了人性的高贵和美好,但是也纵容了坏人。
C.孔子的学生公伯寮对季氏进谗言的行径遭到当时人们及后人的唾声,以至有人意欲杀之而后快。
D.孔子拒绝子服景杀公伯寮,他认为“道”能否行得通。取决于“命”。这完全是宿命论思想的体现。组卷:290引用:5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