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江西省抚州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

  • 1.科学家们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执着的探究精神,古希腊著名的物理学家
    发现了浮力原理;他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这句话的依据是他发现的
    原理。

    组卷:12引用:1难度:0.8
  • 2.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如图所示,在太空抛物实验中,宇航员王亚平将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轻轻抛出,冰墩墩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抛出后,冰墩墩沿着原来抛出的方向匀速前进,是因为冰墩墩具有

    组卷:6引用:1难度:0.7
  • 3.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力的知识。刹车时用力捏闸,是通过
    来增大摩擦的;刹车后,车轮停止转动,自行车继续向前滑行,此过程中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为
    (选填“滑动”或“滚动”)摩擦。

    组卷:23引用:1难度:0.6
  • 4.如图所示,小海用自制的重垂线来检查宣传画是否挂正,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特点;尖锤静止受到的重力和拉力是一对
    力。

    组卷:30引用:1难度:0.8
  • 5.小海在超市购物时,用1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着重100N的购物车在水平地面上前进10m,用时10s,则购物车的重力做的功等于
    J,推力做的功等于
    J。

    组卷:21引用:1难度:0.6
  • 6.谷爱凌在第24届北京冬奥会上收获了2枚金牌和1枚银牌,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如图是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项目比赛中从空中下落时的场景,此过程中谷爱凌的动能
    ,重力势能
    (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组卷:11引用:1难度:0.8
  • 7.高铁站台上的工作人员总是提醒“请站在黄色安全线外排队候车”,这是由于当列车驶过时,安全线与列车之间空气的流速比安全线外空气的流速
    ,越靠近列车,空气压强越
    ,也就越危险。(选填“大”或“小”)。

    组卷:446引用:8难度:0.8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8分,每小题7分)

  • 20.小海同学用装有沙子的柱形带盖塑料瓶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猜想假设】
    小海根据以下三个常识,做出了三个相对应的猜想,请将猜想1补充完整
    常识 猜想
    常识1:轮船从江里驶入海里,船身会上浮一些
    常识2:人在水中越往深处走,觉得身体越来越轻
    常识3:大小相同的木块和铁块,木块漂在水面,铁块沉在水底
    猜想1:浮力大小与液体的
    有关
    猜想2: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3:浮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设计实验】
    小海确定了测量浮力的方法:用弹簧测力计先测出塑料瓶(带沙子)的重力G,接着将其浸入液体中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对它的拉力F,可计算出塑料瓶所受的浮力F。其测量原理利用了

    A.F与G是相互作用力
    B.F与F是相互作用力
    C.F、F和G是一组平衡力
    D.F与G是一对平衡力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海同学依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分析交流】
    (1)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是
    N;
    (2)通过分析A步骤和
    (填字母)步骤,可以验证猜想1是正确的;
    (3)通过分析C和D的实验数据,可以验证猜想2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4)若要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可以在塑料瓶中
    后再进行探究;
    (5)利用图中数据,可求得盐水的密度为
    kg/m3(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

    组卷:19引用:1难度:0.4
  • 21.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实验器材: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弹簧测力计、钩码及细线若干(每个钩码重0.5N,杠杆每小格长5cm)

    【进行实验】
    (1)小海同学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杠杆在如图甲所示位置静止,此时杠杆
    (选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海应将杠杆右端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2)接着,小海在杠杆支点O位置两边分别挂上数目不等的钩码,通过移动钩码位置,并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记录有关数据;
    (3)改变两边钩码的数量,按照(2)步骤再进行多次操作.
    【评估交流】
    (1)实验中使杠杆保持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2)指出该同学操作中存在的错误:

    【分析论证】
    纠正错误后,小海重新实验,得到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动力F₁/N 动力臂l₁/cm 阻力F₂/N 阻力臂l₂/cm
    1 1.0 10.0 2.0 5.0
    2 1.5 10.0 1.0 15.0
    3 2.0 10.0 4.0 5.0
    (1)小海多次改变力和力臂进行实验,目的是:

    (2)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用字母表示):

    (3)小海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如图丙所示,保持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点位置不变,当弹簧测力计由a位置逐渐向b位置倾斜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组卷:33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