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发布:2024/10/26 15:30:2
一、文言文(36分)
-
1.默写。
(1)求之不得,
(2)
(3)金樽清酒斗十千,
(4)枯藤老树昏鸦,
(5)习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开学典礼上引用《论语》中的两句话来说明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两句话是:组卷:7引用:1难度:0.8 -
2.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问题。
【甲】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麟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丙】送陈经秀才序(节选)
欧阳修 然伊之流最清浅,水溅溅鸣石间。刺舟①随波,可为浮泛;钓鲂擉②鳖,可供膳羞。山两麓③浸流中,无岩崭颓怪盘绝④之险。而可以登高顾望。自长夏⑤而往,才十八里,可以朝游而暮归。故人之游此者,欣然得山水之乐,而未尝有筋骸之劳,虽数至不厌也。
【注释】①刺舟:撑船。②擉:刺。③麓:山脚。④岩崭颓怪:山峰险峻危峭。盘绝:曲折难行。⑤长夏:泛指夏季。
(1)【甲】诗作者是
(2)解释句中的加点词。
①四时俱备
②而可以登高顾望
(3)①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实是欲界之仙都。
②下列对【丙】文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所以不会感到身体劳累,即使多次游览也不会觉得满足。
B.却不会感到身体的疲劳,即使多次游览也不会觉得厌倦。
C.却不会感到身心的劳累,虽然多次游览也不会觉得满足。
D.所以不会感到身心疲劳,虽然多次游览也不会觉得厌倦。
(4)下列对诗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和【乙】文写的是春天景色,【丙】文写的则是夏天景色。
B.【丙】文和【乙】文中水的特点是清澈,【甲】诗中水的特点是寒冷。
C.【甲】诗和【丙】文观景角度是仰观俯察,【乙】文观景角度是近观。
D.三篇诗文写景的角度各有不同,但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
(5)从描写的景物看,【甲】诗选择了
(6)【乙】文末提到谢灵运,意蕴丰富,含蓄表达了作者组卷:41引用:3难度:0.5
三、综合运用(20分)
-
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去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之际,学校举行“读名著,学党史”活动。今年班级开展“植红色基因,传家国情怀”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小组学习任务。
(1)第一组:走进作品,补全读书卡片。读书卡片 书名 《红星照耀中国》 作者 ① 作品类型 纪实作品 作品简介 ②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客观地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B.作者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邓发、林伯渠、徐海东等。
C.作者跟随中国工农红军一起长征并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D.作者还深人红军战士和根据地老百姓之中,对共产党的基本政策、红军战士的生活等做了广泛的调查。
“红星”1:他面容瘦削,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红星”2: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
根据以上文段信息,写出这两位“红星”人物的姓名。
【甲】“红星”1:
(3)第三组:阅读分享,设计宣传海报。(参照下图,任选其一)
(4)结合名著,演讲“英雄”事迹。请完成一篇100字以内的演讲稿。
可结合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任选其一)组卷:27引用:1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6.同学们,美好年华,青春绽放。三年的初中生活总有一些温暖的记忆令你难以忘怀,总有一些美好的情感成为你珍藏心底的财富,总有一些成长的感悟启迪着你思考,总有一些梦想带给你前行的力量……那么,请将你的亲身体验和感悟写出来吧!
请以“我的青春里有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在空白处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2)叙事详略得当,情感真挚自然。500字以上。(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名、地名。组卷:30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