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发布:2024/8/5 8:0:8
一、积累运用(35分)
-
1.默写。
(1)经典诗文,让我们汲取力量。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 2)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组卷:36引用:3难度:0.5 -
2.阅读相关名著,完成题目。
【甲】ㅤㅤA想,别的都不打紧,忙进房去抢了一床被在手内,从床上把太公扶起,背在身上……又把母亲扶了,背在身上,才得出门,那时火已到门口,几乎没有出路,A道:“好了!父母都救出来了!”
【乙】ㅤㅤA道:“潘三哥是个豪杰,他不曾遇事时,会着我们,到酒店里坐坐,鸭子是一定两只,还有许多羊肉、猪肉、猪肉、鸡、鱼,像这店里钱数一卖的菜,他都是不吃的。可惜而今受了累。本该竟到监里去看他一看,只是小弟而今比不得做诸生的时候,既替朝廷办事,就要照依着朝廷的赏罚,若到这样地方去看人,便是赏罚不明了。”
(1)以上选段选自《
(2)“儒林”指的是
(3)A指的是组卷:25引用:3难度:0.5 -
3.根据语境,在横线处填上与“马”有关的成语。(选填两个即可)
马是古代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建功立业的战具,至今还流传着许多与之有关的成语。如:比喻富有经验,熟悉情况,称为组卷:27引用:5难度:0.9 -
4.请从下面给出的三个语句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将三副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只填序号即可)
①银花火树开元夜
②避恶遍插茱萸技
③几处笙歌留朗月
(1)元宵节上联:
(2)中秋节上联:
(3)重阳节上联:延年畅饮菊花酒 下联:组卷:5引用:3难度:0.7
二、阅读理解(40分)
-
11.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恰似故人归来
马从春 ①时光流转,四季更替。大自然是极守约定的,季节的风物可以早到,也可以姗姗来迟,但绝不会爽约。一夜之间,春风十里,恰似故人归来。
②前些日子,春雨连绵,天气异常寒冷。厚厚的冬装本已脱下,不料春寒料峭,冷意重又袭来。周末,躺在床上睡懒觉,但听窗外风声浩荡,抬眼处却明媚异常。推窗远眺,春风阵阵吹来,几声清脆的鸟鸣不时从风中跌落。
③春风,是春天的信使。春未归时,万物皆在等待,天空混沌,大地之上的一切都还在冬眠,昏昏沉沉。忽一日,季节的令旗一挥,十万春风南下,唤醒了一切。它们都在等待一名使者、一场仪式和一个叫醒耳朵、激活能量的链接,从而打开一段五颜六色的日子。
④给春天写信,铺展春风的信笺,可别忘了署上它的乳名。东风,该是最早的春风吧?《礼记•月令》曰:“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破冰解冻,虫鱼都开始活动起来,东风的威力可见一斑。
⑤春风上柳枝,又见一年柳色新。很多年前,贺知章郊外寻春,遇一老柳,柳树碧玉,数丈万千柳丝,于春风中翩然起舞。其实,春风悄悄地精心裁剪出的,岂止一棵柳树?彼时,在我的家乡,楚国最后的国都寿州,小小的报恩寺里,那两棵刚植下不久的银杏,也该被一缕春风催出扇面般的青嫩叶子了吧?只是贺老先生不曾到过寿州,否则,世间也会留存关于春风的不一样的佳句吧?
⑥一场春风带来的还有细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杜诗中的春天,细雨如丝,滋润万物,是否也滋润了诗人经过流离迁徙后在成都定居的生活?但我知道,一场春雨之后,青草会悄悄地拱破泥土,带来大地所需要的绿意。
⑦春风劲吹,玄鸟归来。玄鸟就是燕子,它有一身乌黑发亮的羽衣、一把剪刀似的燕尾,它能剪出一个叽叽喳喳的春天。“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燕子是有灵性的候鸟,春色归不归,它有发言权。我周末回乡下,母亲居住的老屋内听得到燕鸣啁啾。细察之,但见两只新燕口衔春泥,往来于堂屋梁上。母亲说,燕来家旺,休得惊扰。
⑧春风似故人,一年一度归。老友相见心底欢喜,万物皆应景而生辉。
(选自《解放日报》2023.4,有删改)(1)请简要赏析题目“恰似故人归来”的妙处。
(2)请赏析第③段划线句子。
(3)文章描绘了哪些春日景色,借助这些景色表达了什么情感?
(4)请简要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5)通读全文后,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组卷:9引用:1难度:0.5
三、写作(45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鲁迅在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中,懂得了正直与严谨;莫怀戚在田间散步时,懂得了责任与担当;史铁生从泼泼洒洒的北海菊花,懂得了母爱的深沉和生命的坚强;梁衡从奔腾不息的壶口瀑布,懂得了中华民族的柔中有刚、勇往直前……
生命就是在不断地经历和懂得中逐渐成长。请以“懂得”为题,写一篇文章,叙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组卷:191引用:37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