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四中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

发布:2024/10/28 19:30:2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 1.读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19~20题。
    行星 质量(地球为 1) 体积(地球为 1)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赤道面与轨道面之间交角
    地球 1.00 1.00 1年 23 时56分 23°26′
    火星 0.11 0.15 1.9年 24 时37分 23°59′

    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 在”有关的是(  )
    ①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组卷:1引用:0难度:0.60
  • 2.读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1~2题。
    行星 距太阳(地球=1) 质量(地球=1) 体积(地球=1)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地球 1.00 1 1 23小时56分 1年
    火星 1.52 0.11 0.15 24小时37分 1.9年

    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相似,主要表现为(  )
    ①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相近
    ②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
    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长度一样

    组卷:1引用:0难度:0.70
  • 3.“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图1)和农业大棚上(图2)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农民可以自用,也可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即“自发自用、多余上网”。完成3~5题。

    “光伏扶贫”中利用太阳辐射能(  )

    组卷:1引用:0难度:0.50
  • 4.“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图1)和农业大棚上(图2)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农民可以自用,也可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即“自发自用、多余上网”。据此完成4~6题。

    华北地区“光伏扶贫”卖给国家电网电量最少的季节是(  )

    组卷:1引用:0难度:0.40
  • 5.图中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读图完成6~7题。
    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组卷:1引用:0难度:0.70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0分)

  • 29.“维持土壤活力,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是2020年12月5日“世界土壤日”的主题。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1是不同气候条件下(湿润、半干旱、干旱)土壤剖面示意图。图2是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示意图。

    (1)图1甲、乙、丙土壤剖面中,对应干旱气候的是
     
    ;从土壤有机质积累条件考虑,在气候较寒冷的地区,
     
    土壤最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2)图 2说明
     
    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其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又会转化为
     
    质及简单的无机物。
    资料2: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某考察队到素有新疆“湿岛”之称的伊犁河谷进行土壤剖面采样调查,研究发现与同纬度的内蒙古草原相比,伊犁河谷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偏高。图3是两地的景观照片。

    (3)试从气候、生物等方面,简单分析伊犁河谷土壤有机碳含量偏高的自然原因。
    (4)在伊犁河谷森林和草场的交错带,考察队还发现了山脉的阴坡和阳坡有“阴阳脸”,这种自然现象的原因是
     
    (单项选择)。
    A.阴坡没有冰川融水,只适合草场
    B.阳坡因开垦和放牧,只留下草场
    C.阴坡因光照较弱,适合生长常绿阔叶林
    D.阳坡蒸发强,土壤湿度较小,多为草场
    资料3:图4是某学校学生在山区挖掘的土壤剖面。

    (5)同学们选择了远离道路的坡地挖掘,原因是这里
     
    (单项选择)。
    ①土壤肥沃
    ②地形适宜,工程量较小
    ③人为干扰较小
    ④植被类型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完成土壤剖面观察后,同学们将土壤分层回填,目的是
     
    (单项选择)。
    A.减少对土壤的破坏
    B.增加劳动实践的强度
    C.增加原土壤的肥力
    D.丰富研究学习的内容

    组卷:20引用:2难度:0.7
  • 30.读我国地震带与泥石流多发区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泥石流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2)图中显示地震带与泥石流多发区的分布有明显的相关性,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下列地区中形成泥石流的水流与其他三地不同的是
     

    A.云南
    B.广西
    C.新疆
    D.台湾
    (4)近年来,长江上游地区泥石流加剧,其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5)我国地质灾害严重,除地震和泥石流外,地质灾害的表现形式还有哪些?

    组卷:43引用:6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