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四中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
发布:2024/10/28 19:30:2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
1.读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19~20题。
行星 质量(地球为 1) 体积(地球为 1)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赤道面与轨道面之间交角 地球 1.00 1.00 1年 23 时56分 23°26′ 火星 0.11 0.15 1.9年 24 时37分 23°59′
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 在”有关的是( )
①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组卷:1引用:0难度:0.60 -
2.读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1~2题。
行星 距太阳(地球=1) 质量(地球=1) 体积(地球=1)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地球 1.00 1 1 23小时56分 1年 火星 1.52 0.11 0.15 24小时37分 1.9年
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相似,主要表现为( )
①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相近
②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
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长度一样组卷:1引用:0难度:0.70 -
3.“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图1)和农业大棚上(图2)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农民可以自用,也可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即“自发自用、多余上网”。完成3~5题。
“光伏扶贫”中利用太阳辐射能( )组卷:1引用:0难度:0.50 -
4.“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图1)和农业大棚上(图2)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农民可以自用,也可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即“自发自用、多余上网”。据此完成4~6题。
华北地区“光伏扶贫”卖给国家电网电量最少的季节是( )组卷:1引用:0难度:0.40 -
5.图中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读图完成6~7题。
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组卷:1引用:0难度:0.70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0分)
-
29.“维持土壤活力,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是2020年12月5日“世界土壤日”的主题。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1是不同气候条件下(湿润、半干旱、干旱)土壤剖面示意图。图2是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示意图。
(1)图1甲、乙、丙土壤剖面中,对应干旱气候的是
(2)图 2说明
资料2: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某考察队到素有新疆“湿岛”之称的伊犁河谷进行土壤剖面采样调查,研究发现与同纬度的内蒙古草原相比,伊犁河谷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偏高。图3是两地的景观照片。
(3)试从气候、生物等方面,简单分析伊犁河谷土壤有机碳含量偏高的自然原因。
(4)在伊犁河谷森林和草场的交错带,考察队还发现了山脉的阴坡和阳坡有“阴阳脸”,这种自然现象的原因是
A.阴坡没有冰川融水,只适合草场
B.阳坡因开垦和放牧,只留下草场
C.阴坡因光照较弱,适合生长常绿阔叶林
D.阳坡蒸发强,土壤湿度较小,多为草场
资料3:图4是某学校学生在山区挖掘的土壤剖面。
(5)同学们选择了远离道路的坡地挖掘,原因是这里
①土壤肥沃
②地形适宜,工程量较小
③人为干扰较小
④植被类型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完成土壤剖面观察后,同学们将土壤分层回填,目的是
A.减少对土壤的破坏
B.增加劳动实践的强度
C.增加原土壤的肥力
D.丰富研究学习的内容组卷:20引用:2难度:0.7 -
30.读我国地震带与泥石流多发区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泥石流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2)图中显示地震带与泥石流多发区的分布有明显的相关性,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下列地区中形成泥石流的水流与其他三地不同的是
A.云南
B.广西
C.新疆
D.台湾
(4)近年来,长江上游地区泥石流加剧,其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5)我国地质灾害严重,除地震和泥石流外,地质灾害的表现形式还有哪些?组卷:43引用:6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