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京市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1)

发布:2025/1/5 8:30:4

一、积累与运用(47分)

  • 1.给加点字标音或看拼音写字。
    酝酿
     
     
     
     
     
     
     
     
     
     
     
     
     
    吝啬
     
    咄咄逼人
     
     
     
    lǎng润
     
    hóu咙
     
    liáo亮
     
    hōng托
     
    宽chǎng
     
    花bāo
     
    jié毛
     
    xī lì
     
    干sè
     
    草duò
     
    绿yīn yīn
     
    高miǎo
     

    组卷:3引用:1难度:0.8
  • 2.默写。
    (1)
     
    ,洪波涌起。
    (2)杨花落尽子规啼,
     

    (3)
     
    ,小桥流水人家。
    (4)“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5)《次北固山下》颔联“
     
     
    。”
    (6)《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7)《次北固山下》有一个对偶句,蕴含了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组卷:90引用:4难度:0.9

  • 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7引用:2难度:0.8

二、阅读理解.(30分)

  • 9.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甲文】
    春(节选)
    朱自清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⑤“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乙文】
    春至 (节选)
    思 果
          ①热爱生活的人,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挚而执著。一丝毫不起眼的绿,一抹微不足道的青,会使他眸子闪亮,盈满青春的光彩;心湖生辉,荡漾幸福的涟漪。春天对于热爱它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一股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
          ②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温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春意弥漫在洁白的云朵间,甜脆笑声穿梭于浩渺的九天。春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③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婉转清脆的鸟语,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红红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种子破土而出时拱动的力,树木拔节时喧响的节奏;春天是透明纯净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歌流溢的诗;春天是孩子脸蛋土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的秀美羞怯;春天是我们用汗水、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茬茬的希望、梦幻和理想。
          ④热爱春天,播种春天,采撷春天吧!用我们的言传身教去呵护春天、关心春天。用我们的心血去精心编织春天、灌溉春天。呵护关心春天的风吟鸟啼柳绿花红,编织灌溉春天的田园风光妖娆风情,让春天常驻我们身边,永驻我们心灵深处的爱心家园。
    (1)这两个文段在体裁上都属于
     
    ,但在表达方式上,甲文侧重于
     
    ,乙文侧重于
     

    (2)甲、乙两个文段都抒发了
     
     
    的情感,但乙文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
     

    (3)赏析: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4)“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此句前后能否颠倒?
    (5)乙文中第④段的“春天”还蕴含着另一层意思,请联系文章内容简要指出。
    (6)下面句子所描绘的图案,使你联想到课内外读过的古诗词中的哪些名句?(每小题写一句即可)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②春在果园,红杏流水,桃花漫漫,梨树夹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组卷:5引用:1难度:0.6
  •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寻春
    韩少华
          ①迎着早春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②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
          ③“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该上哪里去寻春呢?又寻春的什么呢?……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
          ④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着旷野走去。
          ⑤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
          ⑥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己来:虽说是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
          ⑦渐渐地,云雾中的山峰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眼一望……怎么?远处,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来时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春天,悄悄地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
          ⑧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许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竟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⑨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⑩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回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目,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间了。“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吧,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行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
          ⑪这一霎间,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
          ⑫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今朝腊月春意动”。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己的心去暖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诗云“燕山雪花大如席”,哪怕真是“大如席”的燕山雪花砸到热腾腾的胸膛上,也将立刻消融。如果谁的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连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锵作响;路旁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
    (选自《韩少华散文选》,有改动)(1)第⑤段“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这句话表现了“我”的什么愿望?
    (2)第⑦段“春天,悄悄地飞落在林边了”中的“飞”字用得好,为什么?
    (3)第⑨段和第⑩段都引用了“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其用意是否相同?为什么?
    (4)第⑫段“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这里的“春天”指什么?
    (5)根据提示,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写在下面横线上。
    径自寻春去了:心情急迫→看到衰草:
     
    →遥见草色:
     

    (6)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文题“寻春”的理解。

    组卷:236引用:3难度:0.1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