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水口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9/20 16:0:8
一、选择题(3分/道,共30分)
-
1.下列属于物理现象中的电现象的是( )
组卷:15引用:1难度:0.8 -
2.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将一条厚薄均匀的铜丝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如图所示,铜丝环绕了整整30圈,则铜丝直径约为( )
组卷:796引用:4难度:0.8 -
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组卷:31引用:1难度:0.8 -
4.使用刻度尺进行读数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
组卷:105引用:1难度:0.5 -
5.甲、乙音叉的形状差不多,分别标有“256Hz”、“512Hz”字样,先后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它们,甲、乙两音叉相比( )
组卷:1605引用:20难度:0.5 -
6.在探究了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后,同学们提出放入回形针的数量可能与水的温度有关的猜想,为了验证这个猜想,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
组卷:240引用:9难度:0.9 -
7.如图,小华同学把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感觉到音叉在振动,这个现象说明( )
组卷:25引用:5难度:0.9 -
8.中国人发明的风筝(古称鸢)是世界上公认最早的飞行器之一,明代《询刍录》中描述:“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声如筝鸣”指的是( )
组卷:935引用:30难度:0.6
五、综合能力题(1分/空,共10分)
-
25.几个同学在玩荡秋千时,感到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于是对“哪些因素影响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提出下列猜想:(1)可能与秋千的摆长l有关;(2)可能与人和秋千坐垫的总质量有关;(3)可能与秋千摆幅(摆动时人离开中心点B的最大距离)有关。于是进行了如图实验,将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一小球制成一个摆,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摆长l/m 摆球质量/g 摆幅/m 摆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s 1 0.7 20 0.05 1.7 2 1.0 20 0.08 2.0 3 1.0 30 0.05 2.0 4 1.0 30 0.08 2.0 5 1.3 20 0.05 2.3
(1)实验序号3、4探究的是摆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跟 (选填“摆长”“摆球质量”或“摆幅”)的关系;
(2)从本次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摆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由 决定;
(3)本实验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
(4)摆钟是利用本实验的原理制成的。某一摆钟变慢了,要调准它,应将摆钟的摆长调 (选填“长”或“短”)。组卷:312引用:3难度:0.5 -
26.小明喜欢吹笛子,他发现按住不同的孔时,笛子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学习了声现象的相关知识后,小明意识到声音与空气柱的振动有关,他进行了实验。
【猜想与假设】
猜想1:空气柱发声的频率可能和空气柱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空气柱发声的频率可能和空气柱的长度有关。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明找到不同规格的吸管、虚拟示波器等器材进行探究。大家选择5根吸管,堵住其中的一端对着另一端吹气,用示波器记录声音的频率。将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吸管的长度和横截面就相当于空气柱的长度和横截面)。实验吸管 吸管长度L/cm 吸管横截面积S/mm2 频率f/Hz 1 10 5 3500 2 15 5 3146 3 10 8 3330 4 10 10 3112 5 20 5 2693
(1)分析表格中实验吸管1、3、4的数据,可知空气柱的 相同时,空气柱的横截面积越大,发声频率越 、音调越 。
(2)为了验证猜想2,应分析表格中实验吸管为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可知空气柱的横截面积相同时,空气柱越长,发声频率越 。组卷:13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