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新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14课 平凡的世界》2021年同步练习卷(5)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简答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孙少安已经走到了双水村的村头上。
          这时他才发现,太阳也落山了。暮色中,村庄上空飘浮着一团一团的炊烟。凉飕飕的秋风夹带着五谷的香气,直往人鼻孔里钻。噢,只要人的心情好,就会倍感到秋天的傍晚有多么迷人!多么美妙!孙少安不由兴致勃勃从公路上转到了他那败落的砖场。
          一种突发的激动使他忍不住背抄起手,挺起胸脯,像巡视战场一样,挨个巡视了他的每一个烧砖窑。然后,他又揭开油毛毡,查看了每一件机器。他耳边似乎又响起了制砖机轰隆隆的声音;眼前浮现出熊熊的火光和蘑菇云一般的浓烟……
          好,一切都将重新开始;他要再一次在双水村发出他压抑了一年的吼声!
    (1)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他对这两位代表说出了最后一句话:“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
    B.屋里地上摆着好几堆腌好的咸菜,有腌萝卜、腌白菜、腌蚕豆……
    C.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D.“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的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组卷:9引用:4难度:0.8

二、名著阅读

  •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答。
          无论什么时代,无论哪一民族,作家的文学创作当以真动人、以善感人、以美育人,这是文艺永恒的魅力之所在。请从《红楼梦》《边城》《平凡的世界》中任选一部作品,结合小说内容,谈谈该作品怎样体现了“真”或“善”或“美”的艺术追求。
          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具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100字左右。

    组卷:9引用:5难度:0.7
  • 3.《平凡的世界》中说,“其实每个人都是不平凡的”。请以作品中的孙玉厚为例,简要说明他的不平凡。要求至少结合两件具体事例加以分析。

    组卷:1引用:2难度:0.7
  • 4.《平凡的世界》中人物孙少平最让你受启迪的精神品质是什么,试举两例说明。

    组卷:2引用:2难度:0.7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孙少安决定立刻到中学去找妹妹--他要给她留下五十元钱。
          是呀,亲爱的妹妹马上就要高中毕业,她已经长成大姑娘,尤其在穿着方面应该象个样子了。本来,他想自己到商店给兰香去买几件衣服,又怕不合身,就决定到中学去把钱送给妹妹,让她自己去挑拣着买一身好衣裳。给兰香把钱送下,就得赶紧搭车回去--他已经出门几天,心里惦记着家里那一摊场。秀莲一个人顾不来啊!
          兰香正在上自习。他把她从教室里叫到外面的大操场上。
          他先简单地询问了一下妹妹的情况。
          兰香说她什么都好着哩。
          他于是就掏出那五十块钱来给妹妹。
          可兰香却不接这钱。她不知为什么眼里突然涌上泪水,说:“我有钱哩……”
    “你哪来的钱!”少安见妹妹不接钱,有点生气。
    “我二哥每月给我寄十块……”
          孙少安一下子呆了。
          呀,他没想到弟弟一直给妹妹寄钱!
          他的喉咙顿时象堵塞了一团什么东西。
          他有些声软地说:“你二哥给的是你二哥的,这是大哥的,你拿上给你买一身时新衣裳,你看你这身衣裳都旧了……”
          兰香抠着手指头,突然扬起脸用泪濛濛的眼睛望着大哥,说:“哥,我知道你的心哩。现在分了家,你们那面有我大嫂哩。我不愿叫你作难。你不要给我钱。我不愿意大嫂和你闹架,我手头宽裕着哩……”
          孙少安的眼窝发热了。
          他接着又硬把钱往妹妹手里塞。兰香却调转身,手抹了一把眼泪,跑回教室里去了……
          孙少安手里捏着五十块钱,呆呆地立在空荡荡的中学操场上,一颗伤痛的心象是泡在了苦涩的碱水里。
          ……他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走出原西县中学的。他也不知道自己是怎样从原西县回到石圪节公社的……
          在石圪节下车后,便神情恍惚地向双水村走去。
          一路上,那无声的哽咽不时涌上他的喉咙。他的胸口象压了一块石头。多么痛苦啊!他记起,那年因为扩大自留地在公社批判完后,他就是怀着这样痛苦的心情,从这条路上往村子里走。那时的痛苦一切都是因为贫困而引起的。可现在,他怀里揣着一卷子人民币,却又一次陷入到深深的痛苦之中!
          生活啊,这是为什么?贫穷让人痛苦,可有了钱还为什么让人这么痛苦?
           过了罐子村,在快要进双水村的时候,孙少安实在忍不住了。他突然从公路上转入一块庄稼地,找了一个四处看不见人的土圪崂,一下子扑倒在土地上,抱住头痛哭起来!
          山野悄无声息地倾听他的哭泣。落日将要沉入西边的万山丛中,圆圆的山包顶上,均匀地涂抹了一层温暖的桔红。有一群灰白的野鸽从蔚蓝色的天空掠过,翅膀扇起一片嗡嗡的声响。不远处的东拉河边,传来黄牛的一声低沉的哞叫……
           好久,孙少安才从地上爬起来。他拍掉衣服上的灰土,又抹下头上的布帽擦去了脸上的泪痕,然后无精打采地卷起一支旱烟棒,蹲在地上静静地抽起来。他脸色灰暗,看上去像刚刚生了一场大病。
          一直到太阳完全落山以后,他才从地上拾起那个黑人造革皮包,拖着两条无力的腿,慢慢向村中走去。
          拐过一个山峁后,他猛地立在了公路边上。
          他看见了他的砖厂!那里,制砖机在隆隆响着,六七个烧砖窑的炉口闪耀着红光;滚滚的浓烟象巨龙一般升起,笼罩了一大片天空。
          一股汹涌的激流刹那间漫上了孙少安的心头。他疲惫的身体顿时象被人狠狠抽打了一鞭,立刻振作起来了。
          是的!不论怎样,他还得在这条新闯出的道路上顽强地走下去;一切都才刚刚开始,他的心不能乱!这么大的事业,如果集中不起精力,搞倒塌了,那后果不堪设想!
          决不能松劲!他还应该象往常一样,精神抖擞地跳上这辆生活的马车,坐在驾辕的位置上,绷紧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吆喝着,呐喊着,继续走向前去……
          孙少安迅速地卷起了一支旱烟卷。
          他鼻子口里喷着烟雾,扯开脚步匆匆地向他的砖厂走去;他远远地看见,头上拢着白羊肚子毛巾的妻子,已经立在一堵蓝色的砖墙旁等待他了。
    (节选自《平凡的世界》第二部)(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写孙少安决定立刻到中学去找妹妹给她留钱,这一情节表现了少安对妹妹急切表达关爱的心情。金钱虽然不能完全衡量爱,但能表达爱。
    B.“一下子”“顿时”等词语强化了孙少安复杂的心情,此刻既有得知少平给妹妹寄钱时的震惊和懊恼,更有作为大哥不能对家庭承担责任的愧疚。
    C.兰香最终没要少安的钱,抹着眼泪跑回了教室,是因为她担心分家后大哥再帮助自己,会引发哥嫂之间的矛盾,这表现了她的自尊懂事和通情达理。
    D.小说写少安到一个无人之处抱头痛哭,可以看出他已经习惯了隐藏情绪,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所有的压力都在独自承受,是一个朴实又坚韧的年轻人。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运用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细节等描写手法塑造了孙少安这一人物形象,写他在新的时代遇到的新问题,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B.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方式叙述故事,便于表现少安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短句成段的行文方式,有利于突出和强调作者要抒发的感情。
    C.小说最后一段对孙少安的描写表现了他在经历痛苦悲伤之后的充新振作,妻子出现的画面暗示了他的生活将会越来越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D.小说的语言清新细腻,生动地表现了那个时代农村青年的艰苦生活,以及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作者的抒情和议论,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3)文中说:“贫穷让人痛苦,可有了钱还为什么让人这么痛苦?”孙少安贫穷时和有钱后的痛苦各是什么?请结合书中相关内容和文本加以概括。
    (4)文中画波浪线的写景文字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组卷:7引用:2难度:0.5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 遥
          当田晓霞换好衣服来到隔壁的时候,孙少平、矿上的宣传部长和安检员,都忍不住笑了。晓霞穿的是男人的工作服,衣服太大,极不合身,显得像孩子一样。她在墙上的镜子前照了照自己的模样,也忍不住笑起来。
          等上下井的工人们都走完以后,他们最后一罐来到地下。晓霞立刻震惊地张大了嘴巴。当走到大巷灯光的尽头,踏入无边的黑暗之中后,她不由得紧紧抓住了少平的衣袖。接着便是过风门,爬滑溜的大坡,上绞车道。少平一路拉扯着她,给她说明旁边的设备,介绍井下的各种情况。她只是一直惊讶地张着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现在,他们爬进了工作面旁边的回风巷。本来,接连通过的那些巷道就已使她震惊不已,而没想到还有这么令人心惊胆颤的地方!
          她紧紧抓着少平的手,和他一起弯腰爬过横七竖八的梁柱间。这时候,她更加知道她握着的这只手是多么有力、亲切和宝贵。热泪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和汗水一起在脸上漫流。她也不揩这泪水——黑暗中没有人会看见她在哭。她为她心爱的人哭。她现在才明白,他在吃什么样的苦,他所说的沉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掌子面一茬炮刚过,顶棚已经支护好了。正在攉煤的工人也暂时停下来。他们知道这是来参观的,因为班长亲自带路,还跟着矿上的领导和安检员,知道参观的是个“大人物”。
          少平几乎是半抱着晓霞,艰难地从溜子槽上爬过掌子面,好不容易来到漏煤眼附近的井下材料场。他们这才又直起了腰。
          现在,晓霞的衣衫已经被汗水湿透了,脸黑得叫人认不出来她是女的。
          直到现在,她还紧张得没说一句话。是的,她反应不过来这就是井下的生活,这就是她亲爱的人长年累月劳动的地方!①她眼前只是一片黑色:凝固的黑色,流动的黑色,旋转的黑色……
          现在,已经是深夜两点钟了。按原来说好的,少平不再上井送她。那么,他们就要在这儿分手告别——就在此刻!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此时此刻,真有一番生离死别的滋味!
          黑暗中,她再一次紧紧握住了他的手。她愿自己的手永远留在这只手里而不再放脱。
    “我就不再上去了。”他说。
    “我还要来大牙湾……”她说。
          宣传部长和安检员在旁边等着她。他放开了她的手,他目送着他们离开材料场。
          一直到巷道拐弯处时,她又回过头来,在一片漆黑中徒劳地寻找他的身影。她看见远处有灯光在晃动。她无力地举起自己手中的矿灯,摆动了几下——这是最后的告别……
          晓霞不知道自己是怎样上井的。当她洗完澡回到招待所,躺进干燥而舒适的被窝里,就像刚刚从雷鸣电闪的暴风雨中走回来。脑子里一片空白,只有不尽的黑色在眼前流动着……
          第二天一大早,太阳还没有从远方的地平线上露脸,她就坐进大牙湾矿那辆唯一的小轿车离开了这里。矿上前来送行的领导在车窗外挥手道别,但她根本没有在意那几张殷勤的笑脸。
          她泪眼朦胧地告别了大牙湾。大牙湾的一切都深藏在她心中。别了,大牙湾。我说过,我还要回到这里来。这里有我梦中都思念的那个人。任何堂皇的地方,怎么能和这里相比?②我最喜爱的颜色也将是黑色,它蕴含着无穷的炽热、耀眼的光明……
          汽车飞驰过绿色的山野。晓霞在铜城南郊飞机场大门前下了车。候机室的大厅极其宁静,稀稀落落的旅客迈着四平八稳的步子,在售货柜前悠闲地踱来踱去,挑挑拣拣买东西。有几个人坐在舒适的皮沙发里,静静地望着大厅天花板上的枝形吊灯。扩音器里放出轻柔的音乐,一位新近走红的女歌星正用沙哑的嗓子娇声嗲气唱一首流行歌曲——
          假日里我们多么愉快,朋友们一起来到郊外,
          天上飘下毛毛细雨,淋湿了我的头发,…………
          田晓霞竟不知所措地在光洁如镜的水磨石地板上呆立了片刻。眼前这样的场所本来是她极熟悉的,现在倒有点陌生了。她耳朵里还轰隆隆地响着溜子的转动声,眼前仍然流动和旋转着一片黑色……
          她在候机室的大厅里呆立了片刻,才慢慢地回到了眼前的现实中。这里太宁静了,静得叫人有点心慌。半小时后,她坐着这架飞机冲上了碧蓝的天空。飞机进入水平飞行以后,她解开安全带,侧过脸从舷窗望出去,只见下面一片白云在翻腾。在那卷奔跃的白色浪潮的远方,她似乎看见他从地平线那边向她走来,黝黑的脸庞,露出两排整齐坚实的白牙齿微笑着,双脚踩踏白云彩大步地向她赶来……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晓霞体验井下生活,经历了由兴奋到震惊到胆颤再到感动的心理过程,这使她更加深入地走进了孙少平的世界。
    B.田晓霞上井后,依然沉浸在井下的情景之中。虽然她离开了大牙湾,但是这里的一切已深深地留在了她的心里。
    C.小说引用一段歌词,营造了舒适祥和的环境,与井下的艰难危险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煤矿工人的乐观主义精神。
    D.小说展现了田晓霞和孙少平爱情的多重障碍,不仅有迥异的工作环境的差距,更有悬殊的社会地位的差距。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田晓霞和孙少平的活动为线索,采用了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等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B.孙少平和田晓霞两人身份反差巨大,作者以此来表现他们对超越世俗纯真爱情的执着追求。
    C.对煤矿井下情景详细、真实的描述,反映了作家创作需要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和人生体验。
    D.小说结尾描写了田晓霞在飞机上的幻觉,使小说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有了浪漫主义色彩。
    (3)小说两处画线部分都写到了黑色,请分析它们在田晓霞心中的不同内涵。
    (4)现实主义提倡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客观细腻地描写生活,真实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请据此简要分析田晓霞在井下参观情节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组卷:10引用:2难度:0.5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快过端阳节了,头上的太阳热烘烘的。山鸡和野鸡清脆的叫唤声,不时打破这梦一般沉寂的世界。大地上的绿色已经很惹眼了。大部分秋庄稼刚锄过一遍草,庄稼地中间的苜蓿盛开着繁密的紫红色的花朵。向阳的山坡上,稀稀拉拉的麦穗开始泛出了黄颜色。路边灰白的苦艾丛中有时猛地会窜出一只野兔子,吓得田福军出一头冷汗。
          他一边走,一边揪了一把苦艾凑得鼻子上去闻。这苦涩而清香的艾叶味,使他不由想起小时候的端阳节,他和福堂哥总要一大早就爬起来,拔好多艾草,别在门上,别在全家人的耳朵上,然后再揭开喷香的粽子锅……唉,从那时到现在,不觉得几十年就过去了。记得文化革命开始时,他刚三十出头,正是风华茂盛之时--结果这好年华白白地浪费掉了。前几年虽然恢复了工作,但也等于仍然在油锅里受煎熬。直到不久前“四人帮”被打倒后,他才好像一下子又变年轻了。只要国家有希望,工作就是把人累死也畅快!他多年来一直处在实际工作中,因此非常清楚十年文化革命所带来的灾难性破坏是多方面的,不可能在朝夕间就消除。他常想,作为一个基层领导干部,必须在他的工作范围内既要埋头苦干,又要动脑筋想新办法。当然,眼下最重要的仍然是农民的吃饭问题。现在看来,没有大的政策变化,这问题照样解决不了。那么,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最起码先不要把人饿死……临近中午的时候,田福军才走到这个叫土崖凹的小村子。
          田福军被队长引到家里吃午饭。队长的一孔土窑像个山水洞一般黑暗,大白天进去竟然看不清家里有几个人。他坐在烂席片炕上向生产队长询问村里的情况。队长的老婆在锅灶上做饭。不久他才发现,这家人六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大点,都挤在门圪崂里惊恐地看他。孩子们几乎不穿什么衣服,也分不清男女,一律剃着光头--大概是怕生虱子。午饭端上来后,田福军拿起一个玉米面馍。他刚准备吃,发现这黄馍上沾些黑东西。他一下从炕上站起来,走到后炕头上揭开锅盖。他看见,锅里只有两个玉米面馍,其他都是糠团子。他的喉咙顿时被堵塞了。
          田福军把自己碗里的玉米面馍放进锅里,用手去拿糠团子。他手刚一抓,这团子就被他捏成了一把碎渣子。他顺手拿起锅台上的铁铲子,把这堆渣子铲在自己碗里,然后浇了两勺熬锅水,回到炕上埋下头吃起来。队长一家人吓得连一句话也不敢说。两个大人和六个孩子都眼睁睁地看着他吞咽那碗糠水饭。
          他还没有把饭碗放下,门里突然闯进来一个老汉。田福军还没有反应过来,这老汉就双膝跪在队长的脚地上,一边向炕上的他磕头,一边嘴里连哭带喊:“青天大老爷!快救救我一家人的性命……”
          田福军慌得一把掼下碗,跳下炕来扶起老汉,问他:“什么事?什么事?”
          老汉连哭带说:“我一家三口人四天都没吃一颗五谷了!快饿死了……”
    “一颗粮也没了?”田福军问。
    “就是的……”
    “口粮哩?”
    “扣了!”
    “为什么扣了?”
          这时,队长开口说:“他家的小子出门盲流了,公社和大队命令要扣口粮。我们也不敢给……”
    “我娃也是饿得不行了,才出门的……”老汉哭着说。
    “走,我到你们家去看看!”田福军立刻扶着老汉出了队长家的门,队长本人也紧撵在后面来了。
          田福军进了这老汉家,看见炕上睡着一个老婆婆,已经饿得奄奄一息了。他弯下腰问话,这老婆婆连眼皮都抬不起来,更没力气给他回答。在窑墙根下,还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合住眼靠墙坐着,脸上已经成了青黄色。她见来了生人,勉强用手托着墙站起来,绝望地望着他。
          田福军目睹这惨状,泪水汹涌般从眼睛里淌出来了。他哽咽着,狠狠揪着队长的肩膀,说:“快去盘粮食!”队长愚蠢地嗫嚅说:“公社和大队领导不让给他们分粮,我……”
    “浑蛋!”有教养的田福军忍不住破口大骂。他一把扯住队长的衣服,拉着他即刻就去盘粮食。
          当田福军和队长一人扛一口袋粮食回来时,这一家三口人都爬蜒着跪在门口,哭成了一堆……
          三天以后,遵照田福军的指示,后子头公社把二十几个大队书记都召集在了公社来开会。
          会议一开始,田福军劈头就问:“你们哪个队有断了粮的家户?有多少户?缺多少粮?”
          他的问话刚完,许多支部书记都哭开了。他们纷纷叙说各自队里的不幸状况。看来除过个别村,大部分村子都有许多缺粮户,有的只能维持一两个月,有的当下就揭不开锅了。
          问题相当严重,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后子头公社今年可能要饿死不少人。不是说这些队没一颗粮食,所有的大队都有“战备粮”。但这些粮食是准备未来打仗吃的,上面规定,任何情况下都不准动用--动用这粮食就等于犯法!
          此刻,田福军无法顾及个人的后果--他不能看着把人饿死。他当即决定,立即打开各队的粮库,尽快把粮食分发给缺粮户。战备粮空缺下的数目,以后逐渐再补上--这样就可以看作是借粮,而不是分粮。反正不管怎样,他已经严重违犯了禁令。他想,为此就是把他押到法庭上,他也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的喉咙顿时被堵塞了”通过写田福军当时的感觉,表露出作为基层领导的他发现百姓生活艰难情况后的难过和愧疚之情。
    B.看到田福军和队长扛着粮食回来时,老汉一家人哭成了一堆,这既是因为感到暂时有希望了,更是对他们的帮助充满了感动。
    C.队长一家人吃糠团子,生活极其困难;老汉一家人缺少口粮,家中老人已奄奄一息,这些都反映了当地百姓生活的艰难状况。
    D.小说写田福军考察村中百姓生活状况后决定开仓放粮,战备粮空缺下的数目以后再补,旨在表现他一心为民,不顾个人得失。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写快到端阳节时,山鸡和野鸡鸣叫、苜蓿盛开、麦穗泛黄的乡村景色,交代了时间和地点,赋予了人物活动的空间。
    B.文中“合住眼靠墙坐着,脸上已经成了青黄色”的细致描写,生动地表现出了女孩子因为过度饥饿而产生的绝望心理。
    C.小说词语选用准确,“门里突然闯进来一个老汉”中“闯进”一词写出了老汉行为的鲁莽,让读者体会到当时民风粗犷。
    D.文章多次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展示了当时农村百姓生活的艰难,为塑造田福军的形象作铺垫,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3)小说在叙事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4)路遥在另一部作品《人生》中曾说过:“人生,其实无非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关对错,仅仅在于我们能否有勇气在矛盾中作出选择并勇敢承担一切后果。”请结合这句话的内涵,分析文中田福军这一人物形象。

    组卷:26引用:6难度:0.7

四、微写作

  • 21.在《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位“内心强大”的人,写出其“内心强大”的表现。要求:写出人物姓名,150字左右。

    组卷:71引用:4难度:0.6
  • 22.名著《红岩》《平凡的世界》中塑造了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形象,请选取其中一位,结合原著内容,谈谈阅读这一党员形象的现实意义。要求:符合原著,条理清晰。150字左右。

    组卷:10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