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7课 溜索》2019年同步练习卷(6)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基础知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山不高,口极狭,仅容得一个半牛过去。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气灌滇西的那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心下大惑,见前边牛们死也不肯再走,就下马向岸前移去。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转了多半日,总觉山低风冷,却不料一直是在万丈之处盘huán。
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fǔ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急转身,却什么也没有,只是再不敢轻易向下探视。叫声漫开,撞了对面的壁,又远远荡回来。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盘huán
fǔ
蓦地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3)“万丈绝壁”中“绝”的意思是
A.断绝
B.穷尽;完全没有了
C.独一无二的
D.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4)第三段从组卷:47引用:4难度:0.8
二、阅读理解
-
4.阅读《溜索》,完成后面题目。
揣摩文章语言特点。
(1)第1段:“首领也不多说,用小腿磕了一下马”,这里的“磕”能不能换成“打”?为什么?
(2)第5段:写峡谷的陡峭:“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绝壁”本来是静止的,作者却用了一个“飞快地”,这是化静为动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3)小说写汉子过溜索的动作,三次使用“小”字,找出来仔细体会“小”字的妙处。
①第一次:写精瘦的汉子“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
②第二次:“三个汉子一个一个小过去”
③第三次:“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岸边的汉子们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
(4)第2段:“铃铛们又慌慌响起来,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请从修辞的角度对这句话加以分析。
(5)第23段:“首领与两个汉子走到绝壁前,扯下裤腰,弯弯地撒出一道尿,落下不到几尺,就被风吹得散开,顺峡向东南飘走。万丈下的怒江,倒像是一股尿水,细细流着”请从修辞的角度对这句话加以分析。
(6)小说第6段写“我”在怒江峡谷前的紧张畏惧;第18-22段写“我”溜索的具体过程,纵观全文,是什么表现手法?“我”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7)小说中“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谈谈“我”的作用。
(8)怎样理解第3自然段“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中的两个“懒懒”?组卷:25引用:1难度:0.7 -
5.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干净
孙道荣 ①工头指指身后的中年人,对他说,经理,这是我们最好的水电师傅了,姓黄。他一定能帮你修好。
②他看了一眼,没见过,见过也记不得,工地上成百上千的工人,他哪能都记得啊。再说,工地上的工人个个都是灰头土脸的,连工头有时候都分不清谁是谁。他说,那好,黄师傅,我们走吧。
③岳父家的下水道又堵了,弄得家里水漫金山,臭气熏天。接到电话后,他赶紧让工头找个水电工,去帮他处理下。
④他打开了车门。黄师傅拎着一个皱巴巴的工具包,跟在他身后,犹疑地说,经理,我身上太脏,你告诉我地址,我还是自己骑车过去吧。
⑤没事,快上车,家里水管还在往外冒水呢,来不及了。他说。
⑥黄师傅扭扭捏捏地上了车,欠着身坐下,两只腿,紧紧地蜷缩在一起。也不知道是热的,还是紧张的,黄师傅的脸上,全是汗水,黄师傅用手背一抹,本来又黑又灰的脸,变得更花了。
⑦他从后视镜上瞄了黄师傅一眼,一踩油门,向岳父家开去。真是越急越乱,半路上,小车的后胎爆了。他无奈地将车停靠在路边。
⑧只能打的了。可是,这条路上几乎没什么出租车,偶尔经过一辆,还是有人的。他焦急地四处张望,不远处有个公交站,他走过去一看,线路经过岳父家附近。正在这时,一辆公交车,缓缓驶了过来。
⑨他和黄师傅,一起跳上了公交车。乘客不多,还有几个空座位。他找了一个双排的空位子坐下,正犹豫着要不要喊黄师傅过来坐,黄师傅已经在他前面的一个空位子上,坐了下来。他松了一口气。刚才在小车里,他就闻到了黄师傅身上很重的汗馊味。
⑩随着车子的颠簸,他微微打起了盹。虽然不必像黄师傅们那样日晒雨淋,但他这个项目经理,其实也是蛮辛苦的。车子里忽然嘈杂起来。是一个大站,上车的乘客很多。车厢里骤然挤了起来。“妈妈,好挤啊。”一个小女孩的声音。
⑪他寻声看过去,在他前方,是个四五岁的小女孩,被人群挤压到座椅边,一只手紧紧地拽着妈妈的衣角,倾斜的身子似乎随时会摔倒的样子。他有点迟疑,要不要站起来,给这对母女让个座。坐在前面的黄师傅,忽然站了起来,“小姑娘,你来坐吧。”
⑫小女孩的母亲看了看黄师傅,又快速瞄了一眼黄师傅坐过的座位,坚定地摇着头,“不好意思,我们马上就到了,我们不坐。”说着,一把拉住正准备往黄师傅的座位上坐的小姑娘,向后车厢挤去。黄师傅尴尬地站着,扭头看着小女孩,不情愿地跟着妈妈向后挤去。他和黄师傅的目光,不经意地撞在一起。黄师傅难为情地低下了眼帘,闷头又坐了下去。
⑬到站了。下车的时候,他惊讶地看见,小女孩和她的妈妈,还挤在车厢的过道上,她们没有下车。黄师傅拎着工具包,跟在他身后,向他岳父家走去。
⑭上楼的时候,黄师傅忽然自嘲地对他说,汗味太重了,连坐过的座位人家都不肯坐。他重重地拍拍黄师傅的肩膀,什么也没说。
⑮第二天,他就让工头在工地上,建了一个淋浴池。这笔经费,预算里没有,从来就没有过。他已经想好了,如果公司不肯出这笔费用,他就从自己的承包奖里支出。
⑯他觉得,自己做不成什么大事,但至少可以让自己的工人,能够干净一点、体面一点地走出去。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4年第8期(1)小说写了“他”的经历,也写了黄师傅的经历。请分别概括这两个人的经历。
(2)第⑨段中“他松了一口气”的原因是什么?
(3)第⑫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得很好,说说你的理解。
黄师傅尴尬地站着,扭头看着小女孩,不情愿地跟着妈妈向后挤去。他和黄师傅的目光,不经意地撞在一起。黄师傅难为情地低下了眼帘,闷头又坐了下去。
(4)小说以“干净”为题好在哪里?
(5)阅读以下两则材料,结合全文,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材料一】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爱因斯坦
【材料二】在河南太康县城,有家没有老板、不做买卖的粥店,有需要的人都可以进店免费喝上一碗。焦阳光是太康县的一名普通公务员,也是这家粥店的发起人,当初他开办这个爱心粥店,就是因为又一次送孩子上学时,看见环卫工人坐在冷风里啃干馒头。粥店每天能供应县城167位环卫工的免费早餐,包括粥、馒头和菜,花费在300元以内。因为粥店运行公开、透明,加入这个爱心平台的志愿者越来越多。
(据2014年12月16日央视网改编)组卷:116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