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二教育联盟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9/25 17:0:4
一、积累运用(37分)
-
1.古诗文名句默写。
(1)树树皆秋色,
(2)
(3)
(4)几处早莺争暖树,
(5)
(6)木受绳则直,
(7)
(8)千里之堤,组卷:2引用:1难度:0.7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广场上,国家公祭鼎铭文向世人 南京大屠杀史实,讲述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zhōng (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 了惨绝人huán ( )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南京的历史,人类的记忆。今天,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 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1)给加点字注音。
国殇
杀戮
(2)根据拼音写汉字。
初zhōng
惨绝人huán
(3)下列词语依次填入以上选段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A.聚会 回忆 创造 隆重 B.集会 回想 发动 庄重 C.集会 讲述 制造 隆重 D.聚会 讲解 制造 庄重 组卷:2引用:2难度:0.5 -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22引用:4难度:0.8
二、阅读理解(43分)
-
10.对比阅读。
【甲】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三峡诗韵
张兰琴 三峡有多长,诗就有多长;三峡有多久,诗就有多久。是三峡孕育了诗,是诗造化了三峡。
“船窗低压小栏杆,竟日青山画里看。”船行江上,凭栏伫望,滔滔江水奔涌而泻,危岩绝壁走马灯似的飞速逝去,好一番万水千山入画来的景象。三峡,不愧是一部硕大深邃的典籍,自有语言文字以来,它就( )着异彩。每一座山峦、每一道激流、每一团雾气,徜徉其间,都会使人陶醉生情,心驰神往,一种对山水的爱恋,会不期而至,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不是吗?眼前还是一片开阔的江面,转眼间一座陡壁压来,要与船迎面相撞,船却机灵地回头一转,出现了“山塞疑无路,湾回别有天”。诗来自生活,源于自然。它是自然的冲撞,灵感的迸发。如果没有“山塞”,就不会“有天”,灵感就在于此。
三峡两岸峭崖壁立,山势险峻,滚滚江水倾入峡谷,浪涛翻卷,奔腾咆哮。瞿塘峡全长仅8公里,是三峡最险峻的地方。在这样的峡谷里航行,峭壁参天,江涛拍岸,惊心动魄。人在船上,不经意间,轻舟便呼啸而过。
在三峡如若论诗,那就要数白帝城了。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大量诗篇,故白帝城又有“诗城”之美誉。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更是脍炙人口。杜甫来了,面对大好山河,写出“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的诗句,这位忧国忧民的诗人隐居白帝城一年多,写下了四百余首诗。历代文人在这块土地上与山水( ),与三峡结亲,写下了篇篇诗章。
三峡中有诗,也有画,诗情画意在巫山十二峰表露得完美无遗。它的朦胧不是某一个诗句能表述的,峡谷诸峰似近似远,时隐时现,忽明忽暗。在云气氤氲、雨线洒落中,俨然笼罩在朦胧的画意里,像墨泼山水画,像意象印象画,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目不转睛地观望神女峰,两岸峰峦叠嶂,一峰景色胜似一峰,分不出哪座为神女峰了。神女峰,也许远眺你“象外之外,景外之景”的万古空蒙,( )你的模糊低语,便更富有迷人的魅力。游人倘若较劲儿要分出彼此,不妨上岸去一睹神女的芳姿,那就见笑了。
其实,巫山十二峰个个迷人,是三峡风景线上最为壮观、最为秀美、最为奇妙的山水画廊。那断岸千尺的奇峰竞秀,是一幅活脱脱的版画;那云锁雾罩的万叠重峦,是一幅极佳的水墨画。
三峡,数万年与人类相伴,用一个美字、一个秀字、一个雄字怕托不起三峡厚重的历史,毕竟三峡承载了华夏文明中一个精致、灵动的单元,让所有看到它的人得到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略无阙处:
②沿溯阻绝:
③乘奔御风:
④清荣峻茂:
⑤林寒涧肃:
⑥飞漱其间:
(2)《三峡》中“
(3)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闪烁 周旋 聆听 B.闪耀 周旋 谛听 C.闪烁 盘旋 谛听 D.闪耀 盘旋 聆听
(5)“三峡中有诗,也有画,诗情画意在巫山十二峰表露得完美无遗”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6)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7)读完全文,谈谈你对标题《三峡诗韵》的理解。
(8)“三峡有多长,诗就有多长”,历代文人为三峡写下了篇篇诗章。读《三峡》和《三峡诗韵》,你能感受到古今文人对三峡怎样的相同感情?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组卷:12引用:1难度:0.5
三、写作(40分)
-
11.作文。
请以“这一次,我全力以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组卷:4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