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华侨中学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1/17 21:30:2
活动一:“悦”读文学经典。(15分)
-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ㅤㅤ历史不可“穿越”,却能在文学经典中得以再现。人生路上我们会在回忆性散文、传记中“遇见”许多人,他们陪我们走过一段或长或短的路,我们或开心或忧伤,而那些温暖的陪伴 juān( )刻在我们的记忆里,时时给我们力量。有一种陪伴是抛开偏见,比如藤野先生细心为鲁迅修订讲义,处理匿( )名信事件;有一种陪伴是默默地支持和鼓励,比如朱德母亲节衣缩食,供儿子读书,晚年仍不辍( ) 劳作支持儿子参加革命;有一种陪伴是携梦同行,比如在夏天zào( )热、冬天严寒的旧棚屋里,皮埃尔•居里和玛丽•居里一同dān_______精竭虑追寻“镭”。通过学习文学经典,使我们深深地被这些人物身上的美好品质所打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匿
②不辍
(2)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juān
②zào
③dān
(3)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进行修改并把正确语句写在答题卡中对应的横线上。组卷:10引用:1难度:0.7 -
2.著名学者胡愈之高度评价《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
组卷:25引用:1难度:0.8 -
3.请从《红星照耀中国》中选择一个人物,为他写一篇小传。要求写出人物的主要经历,人物的个性特点以及你对他的评价,100字左右。
组卷:6引用:1难度:0.7
活动五:掌握有效方法。(11分)
-
9.从古至今,出声诵读一直是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常用的走进文学经典的方式之一。请你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朗读有助于记忆吗ㅤㅤ①说到朗读,我们常常会想起小学生早上的晨读课,大家一起举着书本大声诵读课文的情景想必人人都经历过。然而,这种朗读的方式真的有助于学习吗?是否朗读能让我们加深记忆呢?
ㅤㅤ②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最基本的智慧之一,联结着我们的过去与现在。一切经验都要经过编码、储存和提取才能形成完整的记忆过程。
ㅤㅤ③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背古诗为例,“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知道了这是一句古诗,但这只是一个感觉记忆,大概只能保持0.25~2秒。如果我们想记住它,将感觉记忆转化为更长时间的记忆,就要对它进行编码。编码的过程带有很多个人色彩,有些人可能会根据诗句内容来想象画面加以记忆,有些人可能会根据诗句读音来加以记忆,如果没有转化为长时记忆,那么记忆的死敌——“遗忘”马上就会将它带走。
ㅤㅤ④短时记忆有两种编码方式: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通过图象依次呈现B,C,P,E,V,F几个字母后,再要求被试者按照顺序进行回忆。结果发现,视觉呈现条件下,发音相似的字母,如B和V,容易发生混淆;而形状相似的字母,如E和F之间很少混淆。这说明听觉也是很重要的编码方式。由此看来,边看边读是一个双编码的过程,既区别了语音也区别了语义,对信息进行深加工,更有助于记忆的巩固。
ㅤㅤ⑤一般而言,朗读在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过程中充当了刺激物的角色。在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记忆的信息上,也更能帮助我们记住它。不过,要实现终生不忘,还需要不断重复,及时巩固,而不要等到已经崩溃后再去修补。
ㅤㅤ⑥关于如何改善自己的记忆力,除了朗读这种深加工之外,还有一些简单易学的方法。
ㅤㅤ⑦利用大脑觉醒状态的时间规律,不失为一种记忆的好方法。大脑的觉醒状态是指大脑的兴奋水平。早在19世纪,心理学家就已经发现,上午11点到12点之间的记忆效率最高,下午6点到8点效率最低。当然大脑觉醒状态的时间规律也会随个体生理机能的状态不同而产生差异。
ㅤㅤ⑧朗读是加深记忆的有效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关于记忆规律,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有待我们继续探索和发现。
【材料二】
【材料三】
ㅤㅤ①形成长期记忆的关键要素是付出注意力。如果你对周围的世界关注度不足,大脑根本不会把你体验到的感觉存储下来。大脑通过连接神经细胞形成长期记忆。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越强,你的记忆就越鲜明。神经连接的大网将所有感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段记忆:某个场景看起来是什么样子,摸起来是什么感觉,闻起来是什么气味。但是,如果你没有付出注意力,外部信息甚至没有进入你的短期记忆,那么你的大脑自然无法形成长期记忆。
ㅤㅤ②科学家做了一项实验,让几百位受试者在没有导游带领的情况下自行游览了一座教堂。游览过程中,受试者需要依据指令记录一些细节,例如“教堂中十字形的平面结构”,或者重观察“宏伟的入口上方欢迎你的青铜天使”。一部分受试者携带着配有摄像头的iPad或手机,他们需要按指令拍摄照片,另一些受试者什么都不带。游览结束后一周,所有受试者都需要接受突击测试,研究者会询问他们在游览过程中理应记得的一些细节。结果发现,不带相机的受试者在10道题里大约能答对7道,而带了相机的受试者得分更接近6分。二者的区别细微却不容忽视。
ㅤㅤ③从事这项研究的心理学家坦普尔顿表示“相机会让人分心,让我们无法专注于当下的体验,所以记不住那些本应专心欣赏的东西。现今无所不在的智能手机就像是插入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巨大干扰源”。
(1)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验发现,视觉呈现条件下,发音相似的字母容易发生混淆;而形状相似的字母之间很少混淆。这说明听觉也是很重要的编码方式。因此,老师在上课时适当板书,有助于学生记忆。
B.朗读之所以有助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是因为在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记忆的信息上,更能帮助我们记住它。
C.早在19世纪,心理学家就已经发现,上午11点到12点之间的记忆效率最高,下午6点到8点效率最低,但并不是对所有情况都适用。
D.如果你对周围的世界关注度不足,大脑根本不会把你体验到的感觉存储下来。那么,只要付出了注意力,你的大脑就会形成鲜明的长期记忆。
(2)请你根据材料二总结出两条有意义的结论。
(3)现在有8个词语:后座、麻雀、呼呼、傍晚、爸爸、学校、宠溺、回头。请你根据材料中的相关知识,说说要采用什么方式才能更好地记住这8个词语?并写出这么做的理由。组卷:11引用:1难度:0.3
活动六:书写生命华章。(60分)
-
10.品读经典,我们有了更多走进文人雅士、亲近自然山川的机会。文学经典的阅读也让我们更有勇气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实,去反思当下、回归自身,思考个体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ㅤㅤ请你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ㅤㅤ本领大,实力强的人常被称为“牛人”,如苏轼、鲁迅、托尔斯泰等。
ㅤㅤ每个人心中的牛人各不相同,可能是名人,也可能是亲朋好友、老师、同学,甚至是你自己……
ㅤㅤ请以“牛人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ㅤㅤ要求:补全题目;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组卷:6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