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瑞宝小学六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一)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读一读,写词语。
-
1.读一读,写词语。
(1)春节期间,孩子们一听到鞭炮声便瞬间 fèi téng
(2)鲁滨逊的船在没有人居住的荒岛边qīng fù组卷:16引用:3难度:0.7 -
2.比一比,再组词。
候 盏 御 侯 缸 盈 组卷:2引用:2难度:0.7
三、选择题。
-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8引用:2难度:0.7 -
4.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15引用:2难度:0.7
六、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
11.粽子里的乡愁 ①异乡客地,愈是没有年节的气氛,愈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②端午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时刻。想到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也有说“粽”和“宗”谐音,寓意“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
③母亲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荤的豆沙粽、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为“子孙粽”。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
④我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早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助于消化。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几十年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早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
⑤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
⑥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福要靠自己修的。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最要紧。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
⑦如今,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嫩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
(1)下死不属于作者家乡端午节的风俗的是
A.布施乞丐
B.包粽子
C.吃粽子
D.扔粽子
(2)“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联系上下文,这句话中“美其名曰”的
用意在于
A.母亲觉得自己的粽子包得很富贵。
B.母亲祈愿吃了富贵粽的乞丐能够有福。
C.母亲善良、有爱心的表现。
D.母亲想让自己的粽子名字听起来有喜气。
(3)下列表述与“粽子里的乡愁”含义不符的一项是
A.对善良母亲的怀念。
B.对家乡过端午节包粽子、送粽子习俗的怀念。
C.表达对乞丐的同情。
D.现在身处异乡,无从体味家乡情味的失落。
(4)为节日赋诗是我国的文化传统,下面诗词句中描写端午节的是
A.玉颗珊珊下月轮
B.春风送暖入屠苏。
C.碧艾香蒲处处忙。
D.家家乞巧望秋月
(5)仔细阅读文章第④段,思考灰汤粽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6)你觉得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情结合短文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组卷:37引用:1难度:0.4
七、习作
-
12.同学们,你的家乡有什么风俗?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的一次风俗活动。写的时候,要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字数不少于400字。
组卷:9引用:2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