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章 我们周围的空气》2021年单元测试卷(53)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组卷:31引用:4难度:0.8 -
2.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用途错误的是( )
组卷:3引用:2难度:0.7 -
3.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1引用:3难度:0.9 -
4.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组卷:141引用:16难度:0.9 -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10引用:2难度:0.6 -
6.大气污染的危害有( )
①损害人体健康②影响作物生长③破坏生态平衡④导致全球气候变暖⑤臭氧层破坏组卷:5引用:4难度:0.8
二、填空题。
-
19.下列是实验室气体制取和性质检验的装置,请回答:
(1)请写出仪器名称:①
(2)若实验室里制取并收集一瓶O2,按气体从左到右流动,导管口的连接顺序是a→
(3)通过图D的实验可知CO2具有的性质是组卷:6引用:2难度:0.6
三、阅读题。
-
20.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雾霾、PM2.5、空气质量等词都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现实生活中,经常把雾与霾放在一起,统称为雾霾天气。简单的说,雾是湿的,即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霾是干的,即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霾本身就是污染物的积聚,雾未必是污染物,却是污染物的良载体。雾和霾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也略有不同,雾天中的能见度比霾天要差,对交通的影响更大;霾天气对身体健康影响更大。
当出现灰蒙蒙的天气时,我们还是很难严格区分哪是雾,哪是霾。因为往往会发生雾、霾交替或雾、霾混杂的天气,雾和霾有时还会“角色互换”,相互转化。
PM2.5并非雾霾的“代名词”,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同时PM2.5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并且不易被鼻腔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城市大气中PM2.5的来源和生成过程十分复杂,包括:各种燃烧过程,如煤炭燃烧、石油燃烧和机动车尾气等的直接排放;大气化学反应的“二次生成过程”。PM2.5对雾霾天气的形成有促进作用,雾霾天气又能进一步加剧PM2.5的积聚。
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实际上要依据空气质量分指数(英文缩写为AQI)。2012年3月国家发布的新空气质量评价标准,污染物监测为6项,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
AQI共分六级,从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直至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
面对雾霾这种恶劣天气,我们尽量做好自身防护措施。如:减少外出,若外出时戴口罩,外出归来后,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肌肤;减少户外锻炼;关闭门窗,避免室外污染物进入室内污染室内空气,诱发急性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注意饮食,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必要时要补充维生素D;行车走路要倍加小心,要减速慢行,遵守交通规则。
(1)对雾和霾说法合理的是
A.雾和霾一定都是污染物
B.霾天中的能见度比雾天要差
C.雾和霾有时会相互转化
D.雾霾天气是固、液共存的状态
(2)PM2.5对人体的
A.呼吸系统
B.神经系统
C.循环系统
D.泌尿系统
(3)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B.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C.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D.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4)下列是北京天气预报内容,可知这几天内属于重度污染的有日期 11.10 11.11 11.12 11.13 11.14 11.15 空气质量指数 39 139 208 198 279 302 组卷:6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