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 三峡》2021年同步练习卷(7)
发布:2024/11/21 13:30:2
一、选择题。
-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95引用:2难度:0.8 -
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120引用:1难度:0.7 -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431引用:3难度:0.9 -
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65引用:1难度:0.9
二、翻译。
-
5.课内古文加点字词解释
①至于夏水襄陵:
②晓雾将歇:
③盖竹柏影也:
④负势竞上:组卷:246引用:4难度:0.6
三、填空题。
-
6.解释加点字意思。
沿溯阻绝(
夕日欲颓(
互相轩邈(组卷:11引用:2难度:0.8 -
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沿溯阻绝(
(2)晓雾将歇(
(3)蝉则千转不穷(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组卷:9引用:2难度:0.8 -
8.写出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
①略无阙处
②沿溯阻绝
③晓雾将歇
④念无与为乐者组卷:8引用:2难度:0.7 -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至于夏水襄陵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负势竞上组卷:17引用:3难度:0.8
四、课内阅读文言文课内检测。
-
10.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空谷传响:响
(2)互相轩邈:邈
(3)盖竹柏影也:盖
(4)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许:组卷:12引用:3难度:0.7 -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组卷:7引用:3难度:0.8
四、课内阅读。
-
1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沿溯阻绝(
③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④绝𪩘多生怪柏(
(2)翻译下面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第一段中三峡的山具有怎样的特点?
(4)课文结尾写“渔者歌”有什么作用?组卷:0引用:1难度:0.6 -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加点的词。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③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3)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B.沿溯阻绝 绝𪩘多生怪柏 C.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D.故渔者歌曰 莲,花之君子者也
(5)文末引用“渔者之歌”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组卷:26引用:4难度:0.6 -
14.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三峡》节选自《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组卷:44引用:2难度:0.7
二、课外类文阅读。
-
43.阅读文段,完成各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湍/绿潭
B.哀转/久绝
C.虽乘/奔御风
D.常有/高猿长啸
(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天蔽日(隐瞒)
B.良多趣味(确实)
C.绝多𪩘生怪柏(山峰)
D.哀转久绝(消失)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已而之细柳营
D.策之不以其道
(4)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描写水势盛大,又用“□□□□,□□□□”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7)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组卷:200引用:3难度:0.8 -
44.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1)班开展了以“生活因阅读而精彩”为主题的语文学习活动。
请你参与,完成下面任务: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夕日欲颓(tuí) 飞漱其间(sù) B.互相轩邈(miǎo) 牧人驱犊 (dú)返 C.行拂(fú)乱其所为 彀(gòu)弓弩 D.箕畚(běn)运于渤海之尾 学诗谩(màn)有惊人句 A.晓雾将歇 歇:消散。 略无阙处 阙:同“缺”,缺口 B.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共同 一起 互相轩邈 轩邈:往高处远处伸展 C.空乏其身 空乏:使(资财)缺乏 浑欲不胜簪 浑:简直 D.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军:军队 且焉置土石 且:况且
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隔,不能通航。 (《三峡》)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波浪就像飞奔的骏马。 (《与朱元思书》)
C.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译:他们发起怒来,诸侯们就都会害怕;他们安定下来,战争就会停息,天下太平。 (《富贵不能淫》)
D.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北面,没有山冈阻隔了。 (《愚公移山》)
(4)下列对古诗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作者在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思家忧国的深挚感情,也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时刻关心,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B.《周亚夫军细柳》中“上自劳军”是一个过渡句,由对戍边驻军概况的介绍过渡到皇帝亲自去军队犒劳慰问,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C.《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一文,通篇设喻说理,行文有气势,语言犀利,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D.《记承天寺夜游》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个“闲”字包含了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组卷:16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