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发布:2024/10/13 1:0:1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
1.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组卷:130引用:38难度:0.9 -
2.如图,这是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和听障儿童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到发出的“啊”,这是利用了( )
组卷:252引用:4难度:0.5 -
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下列关于人们听到的蝉叫声和鸟鸣声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187引用:22难度:0.5 -
4.如图所示,为保障藏羚羊顺利迁徙,在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某路段设有“禁止鸣笛”的警示牌。“禁止鸣笛”是通过什么途径控制噪声的( )
组卷:823引用:17难度:0.6 -
5.测量液体温度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1217引用:9难度:0.5 -
6.能用纸锅烧开水吗?小华带着疑问进行了如图的实验探究。她惊奇地发现:水真的能烧开!对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2243引用:20难度:0.5 -
7.如图所示,是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968引用:31难度:0.7 -
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
组卷:510引用:5难度:0.7 -
9.小组同学做对比实验,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相同杯子中分别放入适量的冰块和干冰块。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内物块均变小。甲杯内有液体出现,外壁有小水珠生成;乙杯内仍然是干燥的,外壁有一层薄霜生成。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2767引用:28难度:0.5 -
10.“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的枫叶呈现红色是因为它( )
组卷:1730引用:21难度:0.9
四.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
29.小明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最好在较 (选填“亮”、“暗”)的环境下进行该实验,便于观察蜡烛A的像。
(2)本实验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因为玻璃板具有透光性便于 。
(3)小明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乙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成像情况是 。
A.硬币成像在a处
B.硬币成像在b处
C.硬币成像在c处
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
(5)如图丁所示,表演“浇不灭的蜡烛”的魔术时,杯中的“蜡烛”是实际蜡烛通过玻璃板形成的 (选填“正”或“倒”)立的 (选填“虚”或“实”)像。
(6)小明想确定家中穿衣镜成像的反射面,他将笔尖紧贴镜面A,如图戊所示,发现笔尖的像与笔尖之间有一段距离,说明 (填“A”或“B”)是反射面。组卷:212引用:4难度:0.5 -
30.在观察小孔成像特点时,小董用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拼装在不透明的纸板上,如图甲所示,并将“F”字样纸板、带小圆孔的不透明纸板、半透明塑料板(光屏)依次置于光具座的A、B、C位置,使“F”正立面对小孔,如图乙所示。
(1)给二极管通电,随即在光屏上呈现出“F”的像,小董观察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图丙中的 (填序号),成像原理是 。
(2)若将“F”字样纸板向上移动,则光屏上的像向 方(填“上”或“下”)移动;若将图乙中“F”字样纸板和光屏调换位置,“F”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眼睛从右侧看过去,将“F”字样纸板在孔前沿顺时针旋转,则人眼看到光屏上的像是 (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
(3)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填“改变”或“不变”)。
(4)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的影响。设计了四种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丁所示,从图中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组卷:249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