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19 20:0:1
一、积累运用。(16分)
-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ㅤㅤ大明湖景色秀丽,素有“泉城明珠”之美_______(yù)。阳春三月,杨柳夹岸,莺啼宛转,应和着清风流水,酝酿生机,令人陶醉;夏时荷花映日,荷叶接天,山色空蒙,湖水澄清;秋天枫叶烂 ______(màn),层林尽染,金桂飘香,月满平潮,那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静谧而 ______(xiánɡ)和的夜;冬日则余晖斜照,暗香浮动,自成意境,若有瑞雪纷飞,大人和孩子们便喜出 ______(wànɡ)外。大明湖之美,真可谓目不暇接啊!
(1)以下对上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hè niànɡ yūn bì B.hé liánɡ yùn bì C.hè niànɡ yùn mì D.hé liánɡ yūn mì A.誉 曼 祥 忘 B.誉 漫 祥 望 C.誊 漫 详 忘 D.誊 曼 详 望
A.他说话总给人一股咄咄逼人之感,令人很不舒服。
B.在王老师的耐心讲解下,李菁同学逐渐就恍然大悟了。
C.运动会开幕式,舞台上的男生女生们都打扮得花枝招展,风采翩翩。
D.这次春游,一出发他们就各得其所,一点统一行动的意思也没有。组卷:33引用:1难度:0.5 -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63引用:2难度:0.7 -
3.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ㅤㅤ劳动创造价值,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没有劳动者的精心,就没有“中国制造”的精品;
(1)请你仿照上文画直线的部分,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2)请将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反问句。(不改变句意)组卷:15引用:2难度:0.5
二、阅读。(36分)
-
4.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ㅤㅤ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ㅤㅤ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ㅤ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ㅤ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ㅤㅤ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不亦说乎 说:同“悦”,愉快 B.饭疏食,饮水 饭:吃 C.一箪食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D.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快乐
示例:人不知而不愠。
A.相委而去。
B.三十而立。
C.学而不思则罔。
D.博学而笃志。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只有经历困苦和贫穷,才能变得有学问、有修养、品德高尚。
B.温故和知新不是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需要平时独立思考。
C.孔子认为“学”与“思”缺一不可,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其一。
D.“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当仁不让”都是从《论语》演化而来。组卷:22引用:2难度:0.5
四、阅读。(31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晒秋ㅤㅤ①蟋蟀一声紧似一声的弹奏声中,村庄日渐丰腴。从田野里飘出来的风挟裹着瓜果醇香,沿着那条深邃小路踢踏踢踏就走进了季节深处。天空一副了无心事的样子,像是被水濯洗过,清爽,干净,素衣猎猎。
ㅤㅤ②藏在岁月深处的镰刀被季节唤醒,在月光下被磨去斑斑锈迹。刺啦刺啦,刀刃紧贴着纹路细腻的石片,在月牙一样的磨石上面荡着秋千,渐渐闪出银色光芒。当月光开始在镰刀上打旋的时候,磨刀声停了。农人用粗壮的大拇指肚在刀刃上轻轻荡着,手上能感到刀锋的寒气,听得到刀刃触摸指纹沟壑的声响。镰刀磨成这样,干起活来才不会拖泥带水。收割庄稼,一下就是一大把。就是伸向天空收割云彩,也是轻轻一挥,就会揽下满怀五彩缤纷。
ㅤㅤ③一墙之隔的老牛梦呓般的咀嚼被打断,摆动着尾巴送走悠闲梦境,踱步走进季节的繁忙中。男人腰上插着两把镰刀,身后是老牛健壮的身影,像是要仗剑闯荡江湖。他们同步迈出农家小院,消失在牛铃铛摇曳的清脆中。院子里模糊的轮廓渐次清晰。先是挂在屋檐下的辣椒、黄豆,然后是堆砌的玉米、芝麻。女人推开房门,打着哈欠来到院子中央,扫一眼天空。太阳挣扎着,一点一点地蠕动着,光线从罅缝中迸出。仅扫一眼,女人便知晓今天是个大晴天。她把衣服掖了掖,撸起袖子,忙碌起来。
ㅤㅤ④水泥地上,原本灰白的颜色现在却是一片深沉。蒙在玉米上面的塑料布有一层细细的水珠,看来昨夜的露水确实不小。女人边抖动着塑料布边在心里盘算着,今天院子里的粮食怎么晒,地里的农活怎么做。心里想着,手脚不停歇,轻轻一脚就叩开紧闭的鸡笼门。早就欠着颀长脑袋的那群生灵争着从笼子里出来,挤在门口谁也不肯让谁。还是那只一身雪白羽毛、顶着红润鸡冠的占得上风,成功突围,趾高气扬地踱着步,一个跃身,飞到院墙上,抖搂着身上的羽毛,引颈放喉。
ㅤㅤ⑤村庄在激昂的呼唤声中彻底醒过来。女人此时已经把院子里扫干净了,灰尘,露水还有喧嚣,以及一夜的慵懒。水泥院子还需要再晾晒一下,要经过太阳的消毒才能把粮食铺在上面,不然容易返潮。趁着这个功夫,她还有不少事要做,一边呼喝着赖床的孩子,一边走向厨房。
ㅤㅤ⑥面团意气风发坐在锅中盆里,膨胀的面团都快要溢出来。这季节发酵,不加点温度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这种效果的。看到这盆发酵好的面团,女人心里很欢喜,如同这个沉甸甸的季节带给她的喜悦。屋子里,玉米、花生、芝麻已经堆得插不下去脚了,只好挪到屋檐下。还不止这些呢,地里还有,雪白的棉花还未来得及摘,长得快要撑破地面的红薯还需要个把月沉淀。满院子都是醇浓的果浆味。雪白的面团在案板上来回滚动。满身热情顺着胳膊汩汩流进面里。千揉百转之后,放进笼屉,按上锅盖,蒙上湿布,灶膛里塞上两根干硬的松木棒子,火舌一下子就伸出来了。
ㅤㅤ⑦女人快步走出厨房,秋阳已经在院子里铺上金色地毯。是时候了,她一伸手,先把那黄豆荚从屋檐下抱下来,几步走到院子的一边,胳膊轻轻一抖,豆荚就均匀地铺在了地上,无需再去翻动。满屋玉米也需要太阳猛晒。女人半蹲着身子,两手轮流捡起玉米,挥臂把它们掷出门。那些玉米棒子撞击在地面,尖叫着、蹦跳着,朝远处滚去。也有玉米粒从上面脱落,在院子里打着口哨。很快,院子就变了样,金色一点一点吞噬着冷凝。
ㅤㅤ⑧女人想起锅里的馍馍,急忙起身。还没到厨房,就有一股甜醇的面香迎了过来。掀起锅盖,腾起的水雾一下子把半个身子都罩住了。她揭起一个冒着热气的白馍,在手里左右倒着,朝坐在院子角落的孩子走去。
ㅤㅤ⑨田地里,男人和牛已经把那块泛着油光的黑泥地犁了一半。老牛不紧不慢,与男人默契,十分娴熟地在这块地上走出一条条笔直的痕迹。他们不是在犁地,是在翻阅大地这本厚重而古老的书籍。
ㅤㅤ⑩太阳已经跃上山头,薄雾慢慢消失,阳光徜徉在这雾霭中,给山岗和大地都披上金霞。晨霭另一头,女人提着沉甸甸的篮子走来。男人回过头,看着那个身影,扭回头,鞭子在空中扯一个清脆的鞭花,气沉丹田,喊出整个田野里最得意的声音:“嘚——”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1月17日)(1)本文围绕“晒秋”写了女人一早上的活动,细腻而真切。请用简单的语言按照顺序概括女人的活动。
起床——叩鸡笼门——
(2)品析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①结合语境,赏析第①段加点字词语。
蟋蟀一声紧似一声的弹奏声中,村庄日渐丰腴。
②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句。
那些玉米棒子撞击在地面,尖叫着、蹦跳着,朝远处滚去。也有玉米粒从上面脱落,在院子里打着口哨。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⑨段画线句“他们不是在犁地,是在翻阅大地这本厚重而古老的书籍”的理解。
(4)请从内容、手法、情感及结构作用等方面,对文章第①段进行简要评价和赏析。组卷:45引用:3难度:0.5
五、作文。(60分)
-
12.按要求作文。
人生的航程会激起朵朵“浪花”,这朵“浪花”可以是一件感人至深的往事,也可以是一件发人深省的小事,可以是一个勇于向命运挑战的强者,可以是今非昔比的小淘气,也可以是不甘沉沦的“丑小鸭”……
ㅤㅤ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生活中的一朵浪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组卷:9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