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6-2017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一中高一(下)开学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9分)

  • 1.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学者从自己的学科出发,对此现象纷纷做出各自的解释,但是始终未获解决。现在生物学家也开始涉足这个问题,并从生物学的角度加以探讨,他们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
          我们经常说人的情绪多变,其实我们往往不是自己情绪的真正主人。在人体内,存在着许多调控我们情绪的化学物质,我们的喜怒哀乐受到它们的控制。比如说,有时候我们会莫名其妙地感到心烦,究其原因是一种叫做“梅拉多宁”的激素在作怪:如果这种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心情烦躁、沮丧等。更有甚者,梅拉多宁也是导致一种叫“冬季抑郁症”疾病的元凶。得这种病的人,在冬季尤其是阴霉、缺少阳光的日子里,容易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甚至做出极端行为。为什么生活中有些人那么快乐,令人羡慕?这又涉及到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多巴胺是神经元中传导神经兴奋的一种化学物质,当多巴胺传导顺畅的时候,大脑内部就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使我们产生快感。
          现在生物学家发现,大量的细菌寄生在我们呼吸道和消化道中,它们中的半数是中性菌,对我们既无害也无益,比如肠杆菌、酵母菌及肠球菌;约有10%是有害菌,如葡萄球菌、幽门杆菌等;还有约30%是有益菌,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对有害菌我们也不必担心,因为它们的活动严格受有益菌和中性菌的管制。
          别小看这些寄生在肠道内的小小细菌,它们对改变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方面,这些细菌影响人体的营养代谢,如果消化不良,会引起情绪异常;另一方面,假如人体的代谢紊乱,这些细菌会制造出硫化氢、氨等气体来毒害我们的神经,从而导致我们情绪异常,甚至做出极端行为。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当给猪投喂高密度的发酵乳杆菌时,猪不仅长得快,而且争食咬斗现象明显减少。这是因为猪的肠道内有益菌受到强化之后,对猪的神经有毒害作用的气体硫化氢和氨等的生成大幅度下降,于是改善了猪的行为。
          近年,人们情绪异常和行为失控的发生频率逐年升高,从肠道内细菌的生存环境看,导致这一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滥用。这些药物或化学物质进入人体会大量杀死肠道细菌,导致人代谢紊乱和消化不良,从而引发情绪异常和精神疾病。二是这几年生活水平提高后,部分人吃得太饱。由于摄入的过量高蛋白在人体内缺少有益菌或中性菌为其分解、代谢,它们会在杂菌的分解下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氨等对神经有毒害作用的物质。这些物质会破坏人体中起抑制冲动作用的五羟色胺的合成,导致人的情绪异常,产生过激行为。
    (1)下列关于情绪异常及其研究状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谓情绪异常是指情绪低落、沮丧、烦躁、发怒,乃至做出极端行为等。心情愉快则是人的正常状态,不属于情绪异常。
    B.人的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此前各个领域的学者虽然从不同的学科出发,提出了各种解释,但是始终未能解决问题。
    C.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人体内的一些化学物质会影响人们的喜怒哀乐,所以许多时候人们并非自己情绪的真正掌控者。
    D.与其他领域学者的研究不同,现在生物学家们另辟途径,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从而解决了情绪异常的防治问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有时候出现烦躁、沮丧等情绪,其原因是体内的激素梅拉多宁的分泌超过了正常的水平。这种情况更严重的例子就是冬季抑郁症。
    B.正常情况下人体肠道内的有益菌和中性菌会有效管制有害菌的活动,当有益菌和中性菌的数量大量减少时,这种管制就会削弱。
    C.残存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杀死大量肠道细菌,高蛋白物质就会被分解出大量硫化氢和氨等有害物质,导致人的情绪异常。
    D.如果给猪投喂高密度的发酵乳杆菌,猪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大幅度增加,那么硫化氢和氨等有害气体的生成就会大量减少。
    (3)下列判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即使人们不食用含有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的食物,而食用纯“绿色”食品,我们体内的肠道细菌也可能会导致情绪异常。
    B.只有当人体内多巴胺的量超过一般水平,神经兴奋在神经元中才能得到有效的传导,人的大脑才能产生化学变化,从而获得快感。
    C.肠道内的杂菌会分解高蛋白物质,产生硫化氢、氨等毒害神经的气体,这就是说,可以通过杀灭这些杂菌来预防或治疗情绪异常。
    D.近年来,某些人行为失控的现象屡有发生,看来控制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的使用也应该是解决此类现象的有效措施之一。

    组卷:48引用:11难度:0.9

二、古诗文阅读

  • 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题。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收会计之余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选自《古文观止》)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收会计/之余/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B.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收会计之余/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C.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收会计之余/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D.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收会计之余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瞻”是苏轼的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即年满十八岁时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B.“寡人”是古代帝王的谦称。谦称,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古代帝王的谦称还有孤、朕等。
    C.“元丰”,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D.“朔日”,指农历每月初一,这是根据月相来制定的。“壬戌之初,七月既望”,“望日”通常指农历每月十五。
    (3)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快哉”二字着墨,表面上赞赏迁客张梦得“自放山水之间”,实际上是借题发挥,寓有自我劝谕之意。
    B.文章先写江流之胜,再点明筑亭始末及命名由来。这种从大处着眼的笔法,使行文不同凡响,也是览观胜景而“快哉”的需要。
    C.前人认为开篇“谪居”二字,引起全文议论,其中,心中坦然,“不以物伤性”,而无往不快的思想,颇含人生的哲理。
    D.作者凭吊赤壁“流风遗迹”,联想到在赤壁这个地方发生的楚王宋玉论风、曹操孙权争雄的故事,既点明题目“快哉”二字出处,又使人生快意添上了怀古的内容。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2)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组卷:6引用:1难度:0.9
  • 3.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寄题刁景纯 藏春坞
    苏轼
    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年抛造物陶甄外,春在先生杖屦中。
    杨柳长齐低户暗,樱桃烂熟滴阶红。何时却与徐元直,共访襄阳庞德公。
    【注】①刁景纯:宋仁宗、英宗两朝任职馆阁,藏春坞是他晚年所筑居室号,坞中有石冈,种松,称万松冈。②陶甄:制作陶器、瓦器,借喻培育人才。③屦:古代用麻葛制成的一种鞋。
    (1)简要赏析诗句“春在先生杖屦中”的含义及蕴含的哲理。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结合有关内容简要分析。

    组卷:29引用:6难度:0.7
  • 4.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四句诗是:“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2)杜甫的《登高》一诗中的名句“
     
     
    ”,今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3)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以“
     
     
    ”写出了山间的春夏美景,让自己流连忘返。

    组卷:4引用:2难度:0.9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 11.如图是学生的学习流程图,请把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

    组卷:58引用:58难度:0.5

六、写作.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通往山顶的山路难行,一位健壮的男人,背着小包已是气喘吁吁。当他看到一个小女孩背着一个小孩,从旁边缓慢走过时,便很同情地对她说:“小姑娘,你背着他一定更累!”小女孩听到后,笑着说:“你背着的是包袱,可我背着的是我的弟弟!”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鲜明。

    组卷:9引用:2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