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京166中学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建党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做出了关键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均每年1000多万人脱贫,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脱贫。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饮水安全也都有了保障。无论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还是悬崖绝壁、大石山区,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
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贫困地区发展步伐显著加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社会事业长足进步,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千百万贫困家庭的孩子享受到更公平的教育机会,孩子们告别了天天跋山涉水上学,实现了住学校、吃食堂。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新改建农村公路110万公里,新增铁路里程3.5万公里。贫困地区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大电网覆盖范围内贫困村通动力电比例达到100%,贫困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许多乡亲告别溜索桥、天堑变成了通途,告别苦咸水、喝上了清洁水。110多万贫困群众当上护林员,守护绿水青山,换来了金山银山。
(取材于习近平的相关文章)材料二
讲述福建对口帮扶宁夏,使西海固地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电视剧《山海情》,成为2021年开年最受关注的电视剧作品。《山海情》以福建与宁夏进行的“东西协作”扶贫为背景,艺术性地呈现了宁夏西海固地区的移民们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最终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
宁夏西海固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还被联合国认定为不适合人类居住,是绝对的穷山僻壤。20世纪90年代的西海固生活有多难,《山海情》一开篇就进行了真切呈现。画面中,西北农村真实的年代感、丘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地域风情、坚韧炽烈的当地民风和挣扎求生的民生之艰让人身临其境。村民偷吃了扶贫项目的珍珠鸡种鸡,移民们从玉泉营平原逃跑,扶贫干部在火车上遭遇扒窃,种植蘑菇价格低到“菇贱伤农”……从引水困难、交通不便的基础设施问题,到村民不理解、不配合的心理因素,这种从物质到精神的多方面压力为脱贫攻坚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形形色色的麻烦在《山海情》中依次上演,而这些问题也正是真实扶贫工作中的难处。通过生活化表达,《山海情》寻觅到了脱贫攻坚题材的主旋律影视剧更接地气、更真实的摹写方式。
《山海情》展现的闽宁镇发展生产、易地搬迁、转移就业、发展教育、生态补偿等脱贫手段,是中国几十年脱贫攻坚工作的缩影和代表。小小闽宁镇,浓缩的是中国伟大脱贫事业的经验。《山海情》通过桩桩件件融汇在生活中的扶贫故事,以小见大地展现脱贫攻坚的中国智慧。
(取材于韩浩月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三
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民族的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2020年11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宣布,固原市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宁夏西海固地区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一代又一代西海固人渴望撕掉贫困标签的夙愿,如今得以实现。
西海固原来的贫困带有显著的社会特征和广义特征,所以,脱贫后的巩固拓展,要强调扶志和扶智,脱贫后的扶志和扶智已不只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物质条件匮乏的问题,而是要追求农民发展。与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扶志和扶智,不只是知识和文化的简单堆积和表面普及,改善环境条件、掌握自立技能、提高自尊水平、克服消极观念、升华情感体验、获取思想认知、享受精神境界、优化社会评价等等是更有效的扶志和扶智。从集中力量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全社会对三农认识和理解上的重大转变。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总要求,这个过程非常清晰地告诉人们:三农不只是三农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三农不该再是问题,而应是事业。
所以,西海固的脱贫要强调:脱掉的不只是“衣食不保”的那层“贫”,更要脱掉“心穷志短”的那种“贫”。要脱掉“心贫”,扶志和扶智很重要。谁目睹过西海固的昔日容颜,谁见证过西海固的今日巨变,谁就会自然而然与当地人一样产生一种共识:在西海固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实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扶志和扶智为主的扶心努力,始终具有重要意义。
(取材于罗进贵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我国脱贫攻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21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B.贫困人口的生活得到保障,收入提高显著,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C.贫困地区发展速度加快,贫困家庭孩子的辍学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D.贫困地区开通了铁路,并全部实现了农网供电和大电网通动力电。
(2)根据材料二,下列有关电视剧《山海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片讲述了宁夏西海固地区的人们由贫困走向美好生活的故事。
B.村民偷窃、移民逃跑的情节,体现了西海固地区脱贫攻坚的难度。
C.该片证明了主旋律影视剧只有通过生活化表达,才能更接地气。
D.闽宁镇采用了多种脱贫手段,浓缩了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经验。
(3)根据材料三,下列对西海固地区脱贫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宁夏西海固地区全部脱贫“摘帽”,完成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最艰巨的任务。
B.提供物质条件支持,追求农民的进一步发展,是西海固脱贫后要面临的课题。
C.由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转向,体现了全社会对三农的认识和理解的不断发展。
D.无论扶志还是扶智,都是扶心的重要举措,是为了帮助当地人们摆脱“心贫”。
(4)对上述三则材料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多处运用列数字的方法,通过具体数据的呈现,说明了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
B.材料二中“干沙滩”与“金沙滩”的对比,体现了西海固由不宜居住的穷山僻壤到寸土寸金的巨变。
C.材料二中电视剧《山海情》讲述的扶贫故事,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方式,展现了脱贫攻坚的中国智慧。
D.材料三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先抑西海固脱贫前的“苦瘠甲天下”,后扬当地脱贫后的乡村振兴。
(5)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述我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采取了哪些方面的措施。组卷:20引用:3难度:0.6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17分。
-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
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者,何也?是有三蔽焉。其尤蔽者,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材之得失无补于治乱之数;又或谓吾之爵禄足以诱天下之士,荣辱忧戚在我,可以骄天下之士,而其将无不趋我;又或不求取用之道,以为天下实无材。此三蔽者,可以论其失者,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盖其心非不欲用天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
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异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治国而国安焉。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审用之,则虽抱皋、夔之智,且不能自异于众,况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曰:“人之有异能于其身,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故未有有其实而不可见者也。”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马之在廐也。驽骥杂处,饮水食刍,嘶鸣蹄啮,求其所以异者蔑矣。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然后骐骥与驽骀别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
【甲】是知虽得天下之瑰材杰知,而用之不得方,亦若此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于是量其能而审处之,使大者小者、长者短者无不适其任者也。如是,则士之愚蒙鄙陋者,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况其贤能智力卓荦者乎?呼!后之在位者,盖未尝求其说而试之以实也,而曰天下果无材,亦未之思而已矣。
或曰:“古之人于材有以教育成就之,而子独言其求而用之者,何也?”曰:“天下法度未立之先,必先索天下之材而用之,如能用天下之材,则所以能复先王之法度,则天下之小事无不如先王时矣,况教育成就人材之大者乎?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也。”
(取材于王安石《材论》)(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特未知其故也 特:只不过 B.惟其遇事而事治 治:处理得好 C.求其所以异者蔑矣 蔑:微小 D.然后骐骥与驽骀别矣 别:告别 A.不患材之不众 人之有异能于其身 B.不患士之不欲为 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 C.而其将无不趋我 况其贤能智力卓荦者乎 D.尽其道以求而试之 古之人于材有以教育成就之 A.荣辱忧戚在我 他们的荣辱忧伤令我挂怀 B.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 这只是看到了锥子放在布袋里的情形 C.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 都能发挥他们的智慧,去尽力做一些小事 D.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也 这就是我只讲寻求和使用人才方法的原因
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
(5)下面三则材料中,哪一则最适合作为论据放在文中的【甲】处?请根据文章及所选材料的大意简述你的理由。
①弓所以为正者,材也。相材之法视其理,其理不因矫揉而直,此弓人之所当知也。
②六国合从,而辩说之材出;刘、项并世,而筹画战斗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谟谋谏诤之佐来。
③南越之修簳①,加强弩之上,而彍之千步之外,此天下之利器,决胜之所宝也。用以敲扑,则无以异于朽槁之梃②。
注释:①簳:小竹,可做箭。②梃:棍棒。组卷:39引用:4难度:0.5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37分。
-
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题杜甫画像
王安石
吾观少陵诗,谓与元气侔。
力能排天斡九地,壮颜毅色不可求。
浩荡八极中,生物岂不稠?
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①。
惜哉命之穷,颠倒不见收。
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
瘦妻僵前子仆后,攘攘盗贼森戈矛。
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
常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
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
伤屯悼屈止一身,嗟时之人我所羞。
所以见公像,再拜涕泗流。
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后之游。
注释:①雕锼:雕刻。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浩荡八极”两句的意思是说在洪荒天地之中,事物丰富繁多。
B.“丑妍巨细”两句说杜甫的诗写尽了世间百态,不见斧凿痕迹。
C.“瘦妻僵前子仆后”一句详细描绘了诗人杜甫一生的坎坷遭遇。
D.“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化用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
(2)“青衫老更斥”一句中以“青衫”代指人,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这一手法的一项
A.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B.昔日青衫遇知己(欧阳修《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二首》)
C.尚忆青衫陪众隽(陆游《书怀》)
D.青衫昔作督邮时(刘克庄《挽黄岩赵郎中二首》
(3)这首诗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结合全诗,简要概括。组卷:37引用:5难度:0.5
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
1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报道,焦虑的中国父母试图确定子女的天赋,这引发了基因检测热潮。一位家长说,经过基因检测,她的大儿子更擅长运动,于是决定放弃国际象棋,重点学习击剑;她的小儿子更擅长绘画,于是决定重点学习美术。
这则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组卷:5引用:2难度:0.1 -
11.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一条信息,或引发了你的感悟,或影响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奋,或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伪……
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组卷:137引用:10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