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西藏拉萨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在青年人中掀起一股新节俭主义的热潮,这折射出了青年人的新消费价值观念。新节俭主义是一种崇尚理性、独立人格、简约生活的消费理念,与传统节俭理念不同,具有不奢侈、不浪费、理性消费、享受生活等特征,坚持“省钱而不降品位”“省钱而不失时尚”“省钱而不减体面”等原则。“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不花,该花的钱一分钱不省”,既是新节俭主义者的鲜明写照,也是青年人消费观念和价值的真实折射,反映的是一种更为理性的消费意识和较强的理财能力,表现的是在满足一定物质需要之后的发展和享受需要。
新节俭主义经历了从物质短缺时的主动节俭到物资丰足后的奢侈、再到现在的物质丰富下的主动节俭,不再体现为物资短缺与人们生存需求的矛盾,而是体现为物质相对丰富与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辩证融合,是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的有机统一,是一种务实、适度、合理的消费,是对简约而不简陋、朴素而充实生活的追求。这种新潮流建立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上,可谓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消费理念。
新节俭主义为何在中国流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实现了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由于在一些工作中片面强调经济增长速度,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放松了精神文明建设,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抬头。当资源面临枯竭、人口红利不再、环境污染严重、道德开始沦丧,出现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的双重失落时,新节俭主义就成了人们消费生活的一种时代选择。其一,社会能源和个人收入都较为固定,可供支配的资源有限;其二,人的欲望太多甚至贪婪,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而这难以一一满足,必须有所取舍。其三,经济学的成本核算原理在消费领域的具体表现,就是以较少付出获得较大收益,以现有收入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合理需求。新节俭主义是青年人面对社会生活重压的务实选择。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节俭的论述,勤俭节约具有修身、齐家、治国的功能,关乎个人、家庭、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儒家的“过犹不及”、道家的“清静无为”、佛家的“向性中作”等,特别是儒家所倡导的克己、尚俭、节用、中道等观念,今天对我们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在中国哲学中,曾有著名的天理人欲之辩,提出过无欲、寡欲、纵欲、养欲、节欲等学说。节制是一种美德,这可谓是新节俭主义的中国哲学基础。中国是礼仪之邦,爱惜财物、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等思想和行为,对新节俭主义的形成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此外,新节俭主义还受国外极简主义、环保主义等社会思潮的积极影响。简约生活是新节俭主义的内涵之一,在这点上极简主义与新节俭主义非常相似。极简主义的核心理念是让事情变得简单易懂,它所追求的避免复杂、追求简单,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最为推崇的生活理念,与新节俭主义同向同行。环保主义作为一种保存、恢复和改善自然环境的意识形态,与新节俭主义反对浪费的理性消费本质相匹配,客观上对新节俭主义也起到了助推作用。
(节选自贺才乐《新节俭主义为何在青年中流行》)(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节俭主义是近年来出现于青年中的新消费价值理念,本质上与传统节约理念相同。
B.新节俭主义者理性消费、不奢侈、不浪费,以省钱为最高原则,但又注重享受生活。
C.新节俭主义是物质相对丰富与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辩证融合,是务实、适度的消费。
D.避免复杂、追求简单是极简主义为现代人推崇的生活理念,这是新节俭主义的源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述了新节俭主义的消费理念,以及其行为表现,指出新节俭主义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B.文章运用递进式结构从三个方面分析新节俭主义在中国流行的原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C.文章列举儒、佛、道家等关于节俭的论述,论述了新节俭主义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观点。
D.从新节俭主义受到国外极简主义、环保主义影响的角度,文章进一步论述新节俭主义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节俭主义者崇尚理性、追求独立人格,“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不花,该花的钱一分钱不省”。
B.新节俭主义是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的有机统一,建立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上。
C.新节俭主义在中国流行是经济转型中的时代选择,是青年人面对社会生活重压的务实选择。
D.新节俭主义以天理人欲之辩为哲学基础,与惜物、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等中华传统一脉相承。组卷:10引用:15难度:0.6 -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如果问时下最火的营销模式是什么?那么答案必定是“直播带货”。疫情期间,蓄力已久的直播经济更迎来爆发式增长。央视名嘴与“口红一哥”跨界合作,两个晚上就为湖北带货超亿元;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迎来直播首秀,化身推销员与网友互动;各级干部、农学院士出镜,不仅帮老乡打广告,也带动了扶贫产业发展……各方面的热情参与,让直播带货成为“宅经济”中一道亮眼风景。
直播带货改变了传统网络购物的模式,一方面是来自带货者自身的流量担当,另一方面是商品售卖模式的创新,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顺应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直播带货激活了线上消费“一池春水”,正在推动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成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突破。一些地方政府正着手推动直播电商与专业批发市场、传统商贸企业等融合发展,积极发展“线上引流+实体消费”新模式。
网络直播延续了互联网的优势,利用视讯方式进行网上现场查播,可以将产品展示、对话访谈、在线培训等内容现场发布到互联网上,利用互联网的直观、快速、表现形式好、内容丰富、交互性强、地域不受限制、受众可划分等特点,加强活动现场的推广效果。如今“直播+”模式的内容形态渗透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娱乐、购物、教育、出行以及社交、旅游等。直播带货、电商扶贫、在线教育……新型消费业态的生长拔节看似轻巧,其实都是厚积薄发的结果,其背后是中国几十年发展积累下来的市场潜能。从直播助农到直播售楼,从直播卖车到直播卖飞机,直播销售的边界不断扩大,线上消费的火热,可谓顺势而成。
(摘编自李慧《直播带货,流量取胜还是质量取胜》,《光明日报》2020年4月30日)材料二
(资料来源于上海浦东微热点大数据研究院《直播带货行业网络关注度分析报告》)材料三
随着直播电商的不断增多,行业市场也逐渐鱼龙混杂。直播带货在给消费者带来丰富消费体验的同时,虚假宣传、刷单乱象、引导交易、商品没有质量保证、售后服务不健全等问题也显现出来。中消协发布的《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显示,从直播电商购物流程中的宣传、直播、商品、支付方式、物流、售后等各节点满意度来看,消费者满意程度最高的是支付环节;满意程度最低的是宣传环节。据微热点统计,2020年6月,用户对直播间的产品质量问题最为在意,其中“产品质量不合格”问题的热度指数高达18.80,其次是直播购物过程中涉及“套路或刷单欺骗消费者”的行为,热度也较高,有17.74;“夸大和虚假宣传”问题也比较突出,热度指数为15.26。
由于直播带货属于新兴业态,涉及平台、主播和销售商家等不同主体,而且各个主体需要承担的责任义务也不尽相同,在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维权也增加了难度。此外,平台的多元化给直播带货提供了更多可能,但也加大了电商直播行业的管理难度。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孔祥智说:“直播带货等新型消费业态不少销售的是农特产品,面临着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不高和农产品供应链水平仍较为落后的瓶颈制约。由于农产品的包装、冷链、物流、仓储条件不足,不少产品在快递途中影响了保鲜和配送,产生了售后问题。”
(摘编自上海浦东微热点大数据研究院《直播带货行业网络关注度分析报告》)(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央视名嘴、董明珠、各级干部和农学院士……各方人士纷纷参与直播带货,可见电商直播涉及面广、受众多,成为一种效益可观的热门产业。
B.一些地方政府顺应电商经济蓬勃发展的趋势,着手推动直播电商与专业批发市场、传统商贸企业等融合发展,积极推动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C.2017年至2020年,电商直播市场规模已从190亿元增长至9610亿元,尤其2019至2020年增幅最大,可见近年来电商直播经济呈现出极强的爆发性。
D.2020年上半年,“直播+游戏”的热度最高,其次是“直播+教育”,“直播+购物”排在第五位,而早期兴起的真人秀直播、户外直播的热度指数远低于其他直播类型。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直播带货改变了传统网络购物的模式,一个重要因素是直播过程中主播本人的粉丝效应,另一因素是消费者较易接受这种新的商品销售模式。
B.网络直播催生了众多的新型消费业态,这一结果与我国多年发展积累的市场潜能密不可分,也与疫情之下“宅经济”的影响有关。
C.互联网直观、快速、表现形式好、内容丰富、交互性强、地域不受限制、受众可划分等特点,是网络直播加强活动现场推广效果的有力保障。
D.消费者在直播购物过程中,最为在意的就是宣传环节,可见很多主播都曾有过故意夸大商品性能甚至虚假宣传的行为。
(3)如何让电商直播走得更远更好?请结合材料三,给政府部门提几条建议。组卷:3引用:4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玉树的树
段青 清晨醒来,我打开微信,朋友圈里的一条消息映入眼帘:“连队活动室的大树死了!”后面还缀了三个“哭”的表情。
消息的发布者是玉树骑兵连的范指导员。不到几分钟,我看到陆陆续续有同事回复,曾经在连队任职的排长朋瓜说:“这棵树,真的不容易……”
看到这条消息,我不禁心头一紧,脑海中回想起去年8月去玉树骑兵连采访时听到、看到的和树有关的故事。
玉树藏族自治州处在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头,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可就是在这里,许多看似平常的事物在当地人眼中却极不寻常,甚至罕见,比如绿色,比如森林。因为树难成活,这里一直有着“树如玉贵”的说法,“玉树”也因此得名。
第一次走进连队大门,院内干净整洁,但绿化带内又是另一番景象:草坪上、树坑里,稀稀拉拉地生长着高低不齐、品种不一的杂草,看得出是很久没有修剪的结果。
“你们从来不除草吗?”我说出了心头的疑惑。
连队文书李智是个江苏小伙儿,皮肤黝黑,嘴唇发紫,高原阳光在他年轻的脸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已然看不出是来自江南水乡的小伙儿模样。他告诉我,这里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植物很难成活,所以营区里只要长出绿色植物,不管是什么品种,不论好看与否,大家就像对待宝贝一样,才舍不得除掉呢。
杂草都如此珍贵,更别说树木了。因为多处是永冻层和沙砾地,水分难储存,再加上空气稀薄、紫外线强烈,种活一棵树,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去年3月,连队在营区里种了300多株树苗,可5月份的一场大雪差点让树苗“全军覆没”;上等兵王刘勉特意从老家带来苹果树苗,精心呵护了个把月,孰料半夜一场大风把树苗吹跑了,他在营区里找了半天也没找着……
但是,官兵们不轻言放弃。在房前屋后种草植树,在温室菜园栽花点豆,是一代代骑兵连官兵坚持去做的事。多年来,他们也探索出一套成活率较高的植树法;先用火烤融冻土层,再深挖树坑,然后从草地拉回牛羊粪和腐熟土,填埋在坑里。树苗栽好后,再用棉絮和布料包裹起来保暖。慢慢的,营区里一棵又一棵树木成活、成行、成林、成故事……
活动室内的那棵柳树就是其中之一。一进屋,第一眼就能看到这棵树突兀地立在大厅中央。顺着树干抬头看,枝丫充满向上生长的力量,冲出屋顶以外,郁郁葱葱,将房顶很大一部分覆盖。
指导员给我讲了这棵树的故事。八年前,玉树发生特大地震,营房严重受损,需要重建营区。当时,老营区内的一片绿化带被规划到新建营房的地基内,连同这棵柳树在内的10多棵树面临被伐的命运。当得知这一消息,不少官兵落泪了,大家态度一致:“宁可不住新营房,也不砍伐一棵树!”
后来,上级修改了建设方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营区内的花草树木,但这棵柳树还是无法避免地被规划在连队活动室的场地内。因担心移植树木会致其死亡,建房时,官兵们专门在活动室的屋顶挖了洞,让树干从房顶穿出,给它留下足够的生长空间。不仅如此,活动室向阳的一面也换成了落地的玻璃墙,以便它吸收充足的阳光。
这棵柳树在连队一茬茬官兵的悉心照料下茁壮成长着。在官兵心中,它不仅仅是一棵“树”,更是与大家并肩战斗的战友,一同与恶劣环境、自然灾害抗争。枝繁叶茂的它,被大家称为“英雄树”,一直是官兵们心中的骄傲。
这样一棵“英雄树”怎么就死了呢?我忍不住发微信问范指导。他说,今年春天,这棵柳树迟迟不肯发芽。官兵们给它定时浇水、输营养液,天天盼着它重吐新绿,可还是不见动静。其实,每年春天树苗抽绿的时候,大家都会捏把汗,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些树能不能从过去一年风霜雨雪的考验中挺过来,谁也不知道它们要长到什么时候才算真正地成活。
我又询问范指导员这棵树的现状,他发语音告诉我,连队决定将这棵树继续留在活动室内,让它一直陪着大家。战士们还买来了装饰用的绿叶,缠绕在干枯的树干上,让它一年四季都“生机盎然”。“虽然‘英雄树’死了,但我们还是会一直种树不止!”手机那一头,他的语气里充满了豪气与坚定。
这棵树是坚强的,它在条件恶劣的青藏高原扎根成长多年,在大地震后劫后余生;这棵树是幸运的,它凝聚着一茬茬高原官兵的心血,虽然已经死去,却早已活成一道风景。
玉树,玉树,在这个树贵如玉的地方,有那么一些树,脚下踩着涂滩沙砾,枝上披着雨雪风霜,却依旧充满活力。还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战风斗雪、坚守岗位,努力播种着一方绿色,也耕耘着一片心田……
(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巧设悬念,以活动室的大树之死开篇,这是一棵怎样的树?树是怎么死的?为什么会引人欲“哭”?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对文书李智外貌的描写,突出了环境恶劣,为种树不易做铺垫,同时也反映了我军官兵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C.文章巧用过渡,如“杂草都如此珍贵,更别说树木了”“活动室内的那棵柳树就是其中之一”等语句,都具有明显的过渡作用。
D.文章写官兵“宁可不住新营房”的表态,意在表现他们高度的环保意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深扎根心中。
(2)文章除了写树,还写了草和人,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3)“英雄树”是文章的线索,请围绕线索简要分析文章的思路。组卷:3引用:3难度:0.5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9.读下面一则材料,请概括作者关于怎样防止“校园欺凌”的主要观点。不超过50个字。
学校是教育圣地,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不被允许的,学校必须正视并加以制止和预防欺凌事件的发生。学校要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优良传统教育,启迪和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和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爱憎观。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全方位、立体化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风采,占领主阵地,打好主动仗,奏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同时,组织学校巡逻队、观察点、信息员,增设报警电话和必要的防范装备,争取做到环环紧扣,步步为营,一处触网,全域皆动。一旦“欺凌”事件出现,情节轻微的由学校对“欺凌”制造者批评教育;情节比较恶劣,对被欺凌学生身心造成明显伤害的可请公安机关参与警示教育或对实施欺凌的学生予以训诫;屡教不改或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将实施欺凌的学生转送专门学校进行教育;涉及违反治安管理或涉嫌犯罪的学生欺凌事件,按照相关法律严格惩处。组卷:35引用:22难度:0.6
四、写作(6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没有一滴水能独自成为大海,也没有一个春天不拥有万紫千红。但若失去每一滴水、每一朵花的“我在”,大海也会干涸,春天终将无色。所谓“我在”,是“我在场”、是我在看、在听、在感受、在坚持。无论愿不愿意,你我都已被卷入这大历史的现场。历史流经我们,我们就要打上印记。
“我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请你面向青年读者,结合以上材料,为《中国青年报》的“青年先锋”栏目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以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完成写作;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真实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10引用:5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