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年北京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高考生物诊断性试卷(11月份)

发布:2024/12/29 2:0:2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列叙述中可以正确区分出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的是(  )

    组卷:16引用:3难度:0.8
  • 2.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8引用:6难度:0.8
  • 3.同一个生物体内的细胞存在着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但所有体细胞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都是相同的,其原因是(  )

    组卷:10引用:4难度:0.7
  • 4.将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立即合成的RNA分离出来,分别与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DNA进行分子杂交,结果发现这种RNA只能与T2的DNA杂交形成杂种链,而不能和大肠杆菌的DNA杂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42引用:6难度:0.7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 11.阿特拉津是含氮的重要的除草剂,在自然环境中降解非常缓慢,因此对土壤和地下水中阿特拉津的去除需要筛选出高效降解菌,从而使其能够应用于污染土壤和水体的生物修复。
    (1)由于阿特拉津的
     
    作用,在污染的土壤中可能含有目的菌。
    (2)降解微生物的筛选(图1所示):将采集土壤10g分别接种于含阿特拉津(浓度为5mg/L)为唯一氮源和唯一碳源的培养液100mL中,室温下进行水浴振荡培养,振荡培养的目的是
     
    (答两点)。当培养液浑浊后,取10mL接种入相应的新鲜富集培养液100mL中,以同样条件连续转移培养。将最后一次培养液按照同样比例接入含阿特拉津(提高浓度至20mg/L)的相应富集培养液中继续培养,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无机盐培养基作为
     
    实验,来证明含有阿特拉津的培养液的作用。

    (3)阿特拉津降解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图1所示):采用
     
    进行分离,待平板长出
     
    后,选择生长较好的菌落通过
     
    进行纯化,并将获得的微生物纯培养接种于
     
    培养基中,4℃保存备用。
    (4)阿特拉津降解微生物的降解能力测定:将保存的菌种接入阿特拉津20mg/L唯一碳源的
     
    培养基中
    培养,每24h采样一次,测定培养液中
     
    ,计算降解率。如图2所示,随时间的延长,阿特拉津浓
    度不断下降,实测到培养液的OD值
     
    ,说明该菌以阿特拉津作为菌体生长的
     

    组卷:31引用:4难度:0.7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 12.乙肝病毒(HBV)的基因X是乙肝病毒复制和扩散所必需的基因,在乙肝慢性化和肝癌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如图是乙型肝炎病毒的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过程,图中所示PUCori为质粒复制原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是低等真核生物,除了具有细胞生长快,易于培养,遗传操作简单等原核生物具有的特点外,又具有真核生物表达蛋白质后进行的
     
    等功能。毕赤酵母菌的质粒带有Zeo基因(博来霉素抗性基因)可作为基因工程中的
     
    基因,用PCR方法扩增X基因序列,此过程需要
     
    酶的催化,并分别在上下游引入
     
    酶切位点。
    (2)双酶切目的基因X与载体,可避免
     
    ,再用
     
    酶可构建得到HBVX蛋白毕赤酵母表达载体。将毕赤酵母经山梨醇处理成
     
    细胞后,把该表达载体导入毕赤酵母细胞内,可先用
     
    进行筛选后再进行基因X的检测和鉴定,采用
     
    技术,用
     
    做探针,若结果显示了杂交带,表明目的基因X进入了毕赤酵母细胞内;经过
     
    技术结果显示含有重组毕赤酵母可以分泌表达X蛋白。

    组卷:24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