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奔牛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发布:2024/12/10 23:0: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2021年5月30日5时01分,我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引起世界关注,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551引用:38难度:0.9 -
2.每个人都应该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44引用:4难度:0.6 -
3.对容器口进行磨砂处理可提高容器的密封性。下列对容器口没有进行磨砂处理的是( )
组卷:24引用:3难度:0.6 -
4.下面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19引用:3难度:0.6 -
5.专家们在废水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若要对自然界中的水进行净化处理,其中可以杀灭病毒的方法是( )
组卷:218引用:4难度:0.7 -
6.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组卷:49引用:4难度:0.8 -
7.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组卷:365引用:6难度:0.8 -
8.下列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0引用:19难度:0.9 -
9.下列仪器:①量筒 ②试管 ③烧杯 ④燃烧匙,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
组卷:32引用:3难度:0.7
三、探究题(本题包含5小题,共35分)
-
28.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
(1)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用锌和稀硫酸制得“可燃空气”,他所说的“可燃空气”成分是
(2)1785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制枪管(高温条件)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实验示意图如图1所示。上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森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后人不断研究和改进该实验,现有某同学在水电解器中加入NaOH溶液,至充满管A和管B(NaOH不参与反应),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现象如图2所示。电解结束后将容器内所有液体倒入烧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OH在水中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b、实验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管A中气体与管B中气体的质量比为1:2
d、中间漏斗中液面会上升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电解水实验,测定两极逸出气体的体积,记录如下:请填写下列空白:电解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负极生成气体体积(mL) 8 16 25 34 44 54 64 74 84 正极生成气体体积(mL) 2 4 7 11 16 21 26 31 36 组卷:158引用:4难度:0.6 -
29.小明发现装有膨化食品的包装袋内都充有一定量的气体。他和同学对所充气体的作用及成分产生了好奇,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包装袋内填充气体的目的是什么?
【交流讨论】讨论后,同学们一致认为在膨化食品包装袋内填充气体的目的可能是:
(1)防止膨化食品在运输过程中被压碎;
(2)
探究二:包装袋内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包装袋内的气体为:
猜想1:氧气;猜想2:氮气;猜想3:二氧化碳;猜想4:二氧化硫;猜想5:空气。通过分析,大家认为猜想1是错误的,理由是氧气的化学性质
【查阅资料】
①镁能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物常温下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②镁也能与二氧化碳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黑色单质和一种金属氧化物;
③镁还能在氮气中燃烧,反应生成氮化镁(Mg3N2)固体;
④氮化镁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
请回答: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为
【进行实验】
实验一:抽取包装袋内气体一瓶,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不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小明据此推断只有猜想2成立。小红不同意此结论,理由是
实验二:另抽取包装袋内气体一瓶,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到木条立即熄灭,小组同学据此判断猜想1不成立,猜想2成立。
为进一步确认猜想2成立,小组同学进行了实验三: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另取一瓶包装袋内的气体,向其中伸入燃着的镁条,观察现象。 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生成物中有 ②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的蒸馏水中,并滴入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组卷:42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