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珠江中学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12/8 1:0: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选项,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 1.10月16日上午,党的二十大在北京隆重召开。我校同学高度关注会议盛况,听报告,谈感受,诉心声。通过收看开幕式,学习二十大精神,大家感慨万千,热议不断。“作为一名新时代中学生,我倍感骄傲和自豪,吾辈青年应把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结合起来,破浪扬帆,击楫勇进,满怀信心地走向未来!”“要敢于创新,提高动手能力,发扬创造精神,争做新时代心怀祖国、自强不息、有理想、有担当的好青年。”同学们关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
    ①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刻
    ②有利于拓展视野,增长见识,从小立志
    ③就能实现人生价值,获得他人的接纳认可
    ④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组卷:16引用:3难度:0.7
  • 2.公益广告“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的存在者,必定要过共同的生活。”对这两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组卷:13引用:4难度:0.8
  • 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收入结构不断改善,消费水平持续提高,生活质量稳步提升,以下是海珠区某社区居民对生活的感受。
    居民甲: 我们小区新设了蔬菜便民服务点,居民在家附近就能买到新鲜蔬菜,真方便。
    居民乙: 社区建了文化中心,还有免费的图书阅览室、亲子阅览室,周末可以去看看书,真舒心。
    居民丙: 以前小区周边违建密集,今年城管联合街道拆除了违建,现在住着可安心了。
    居民丁: 垃圾分类持续落实,小区合理设置了垃圾投放点,还配备了洗手池、夜间照明等设施,投放垃圾更加方便规范。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

    组卷:14引用:1难度:0.8
  • 4.在社会的舞台上,我们都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如图所示图片说明了(  )
    ①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立的
    ③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组卷:18引用:5难度:0.7
  • 5.社会信息化带给人们便利的生活,如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一部手机即可全部解决,“一部手机走天下”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出行时选择的方式。但正因为整个社会的治理、百姓的衣食住行等都将架构在软件、数据和网络之上,国家数据安全的脆弱性前所未有,国家和公民更容易遭受攻击,攻击的后果更为严重。材料旨在强调社会信息化(  )

    组卷:11引用:2难度:0.8
  • 6.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渗透率加深,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层出不穷且形势严峻。2022年9月2日上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审议通过,自2022年12月1日起实施。该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电信线路、短信端口、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互联网账号等,不得提供实名核验帮助等。这警示广大中学生平时要(  )

    组卷:59引用:3难度:0.8
  • 7.阅读漫画《刷分控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2引用:4难度:0.7

二、问答题(3小题,共50分)

  • 22.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积极预防违法犯罪,学会依法办事。
    【学习法律知识】
    (1)小岩在学习了“做守法的公民”一课后,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了新的认识,并把所学知识以结构图的方式展示出来,请你帮助他完成以下知识结构图。

     

     

     

     

     

    【观察分析建议】下面是小岩和同学们开展主题社会调查活动的调查数据(部分)
    调查主题 中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现状
    调查项目 参加公益活动
    遵守交通规则

    主动给老人让座

    旷课夜不归宿
    沉迷网络 故意损毁消防等公共设施 语言或暴力欺凌同学 结伙打群架 强行索要同学财物
    人数占比 95.7% 93.5% 98.6% 3.9% 14% 6.3% 13.7% 3.8% 3.6%
    (2)请你围绕调查主题,根据调查数据,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将以下自主探究活动步骤补充完整。
    调查数据反映的问题:
     

    产生该问题的原因:中学生年龄小,辨别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较弱;部分中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薄弱,缺乏规则意识;家庭与学校教育不到位,社会的不良影响等。
    为解决该问题的建议:
     

    组卷:16引用:1难度:0.2
  • 23.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广州某中学同学在全校开展“共筑网上美好精神家园”活动中,结合道德与法治课学习进行主题探究活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铸诚信之基
    以“诚筑文明、信助发展——携手共建网络诚信”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诚信建设高峰论坛于8月29日在天津举行。论坛期间发布了我国网络诚信发展年度报告——《中国网络诚信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在国家有关部委的积极推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网络诚信建设呈现出规范力度明显加大、诚信机制加快健全、宣传教育深入人心、社会实践丰富多彩、失信惩戒成效明显等五大特点,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不断夯实发展基石。
    《报告》指出,网络诚信发展是个动态过程,随着互联网新技术广泛应用,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网络诚信领域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挑战。一是算法滥用问题凸显,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二是恶意使用技术手段,网络诈骗花样翻新。三是利用平台垄断优势,开展不正当的竞争。四是流量变现急功近利,直播带货良莠不齐。五是资本“绑架”粉丝经济,网络“饭圈”乱象频发。
    ——《光明日报》(有删减)材料二:聚向善之力
    2元钱无限续杯,老人小孩可免费喝,被称为良心做生意的武汉“糖水爷爷”,日前登上网络热搜,但随之而来的是汹汹的质疑、谩骂、造谣等网络暴力。有人质疑“糖水爷爷”为何不戴手套,有人怀疑2元钱一杯卫生肯定“有问题”,有人造谣老人的“孙子是自闭症”“子女不孝、无依无靠”等,这些键盘上零散的冷言冷语,累积起来,成了“糖水爷爷”及其家人的不堪承受之重。为了平静生活,“糖水爷爷”放弃生意,不再出摊。
    其实,网上的各种质疑大多是无中生有、颠倒黑白。网络暴力者随意敲下的那些字词,不仅是对“糖水爷爷”的不尊重,更是无视法律底线,对他人生活的粗暴干涉与污蔑。
    网络文明,人人受益;网络污浊,人人受害。治理网络暴力,坚决不能手软。呵护网络表达的权利,廓清网络言行的边界,让网暴者为言行切实承担法律后果,才能构建起清朗文明、人人受益的网络生态环境。
    ——《人民网》(有删减)(1)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持续加强网络诚信建设。
    (2)在网络事件发生时,网民如何才能拥有一双明亮的“慧眼”,辨别网络信息,避免成为网络暴力的帮凶?

    组卷:24引用:1难度:0.2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