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高考生物模拟试卷(二)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下列物质中,元素组成最相似的一组是( )
组卷:20引用:13难度:0.9 -
2.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
组卷:24引用:6难度:0.9 -
3.细菌紫膜质是一种膜蛋白,ATP合成酶能将H+势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科学家分别将细菌紫膜质和ATP合成酶重组到脂质体(一种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人工膜)上,在光照条件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30引用:15难度:0.9 -
4.哺乳动物受精卵的前几次分裂异常可能导致子细胞出现多核现象。经研究发现,受精卵分裂时,首先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纺锤体,之后二者夹角逐渐减小,形成一个统一的纺锤体。科研人员用药物N处理部分小鼠(2n=40)受精卵,观察受精卵第一次分裂,结果如图所示。以下有关实验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
组卷:50引用:2难度:0.7 -
5.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77引用:6难度:0.7 -
6.研究者连续培养乳腺癌细胞,取样测定拥有不同DNA含量的细胞数目,结果如图所示。长春花碱阻碍纺锤体微管的形成,从而阻断细胞分裂。若向乳腺癌细胞的培养液中长时间持续添加长春花碱,用相同方法测定每个细胞DNA含量与细胞数目,结果最可能是下图中的( )
组卷:25引用:4难度:0.7 -
7.将紫花、长花粉粒(PPLL)与红花、圆花粉粒(ppll)的香豌豆杂交得到F1.F1测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长(4831)、紫圆(390)、红长(393)、红圆(4783)。下列对F1产生配子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组卷:124引用:6难度:0.6
二、解答题
-
20.角膜环状皮样瘤(RDC)会影响患者视力甚至导致失明。图1为调查的某RDC家系图。
(1)此家系代代都有患者,初步判断RDC为
(2)研究发现RDC患者的P蛋白仅中部的第62位氨基酸由精氨酸变为组氨酸,据此推测患者P基因由于碱基对
(3)Cyclin D1是细胞周期调控基因,P蛋白能结合Cyclin D1基因的启动子,调控其转录。为研究突变型P蛋白是否还有结合Cyclin D1基因启动子的功能,设计了3种DNA探针:能结合P蛋白的放射性标记探针(A)、能结合P蛋白的未标记探针(B)、未标记的无关探针(C),按图2的步骤进行实验,结果如图3。
请将图2使用探针的情况填入如表 i、ii、iii处(填“不加”或“A”或“B”或“C”),完成实验方案。分组
步骤野生型P蛋白 突变型P蛋白 1 2 3 4 5 6 步骤1 不加 i ii 不加 同i 同ii 步骤2 A A iii A A 同iii
(4)P基因在HeLa细胞(宫颈癌细胞)中不表达。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稳定表达野生型P基因的HeLa细胞系(甲)和稳定表达突变型P基因的HeLa细胞系(乙),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各组细胞Cyclin D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如图4.实验结果说明
(5)综合以上研究,从分子水平解释杂合子患病的原因组卷:96引用:3难度:0.6 -
21.人肌红蛋白(Myo)是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生化标志物之一.为制备抗Myo的单克隆抗体,科研人员进行研究.
(1)科研人员以Myo作为抗原免疫小鼠,取小鼠的脾脏细胞与
(2)将得到的杂交瘤细胞接种到多孔培养板上,进行抗体阳性检测,之后稀释、培养、再进行抗体阳性检测并多次重复上述操作,多次重复该过程的目的是筛选获得抗Myo抗体
(3)双抗体夹心法是医学上常用的定量检测抗原的方法,具体原理如图:
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均能与抗原结合,这是由于不同抗体与同一抗原表面的
(4)研究人员获得三种抗Myo单克隆抗体,分别记为A、B、C.为检测它们之中哪两种适合用于双抗体夹心法,科研人员需要进行组卷:95引用:3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