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年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小升初语文试卷

发布:2025/1/3 11:30:3

一、积累运用。(36分)

  • 1.根据语境,把词语规范匀称地写在横线上。
    qīng fù
     
    nuó yí
     
    jīng huáng
     
    yán jùn
     
    lǐng yù
     
    kǒng  bù
     

    组卷:1引用:1难度:0.8
  •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       ”。
    (diào  dào)
     
    雪霏霏(yù  yǔ)
     
    信手来(diān  niān)
     
    乐(yú  yǘ)
     
    衣衫褴(lǔ  lǚ)
     
    见惯(kōng  kòng)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3.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见微知
     
     
    独出心
     
     
    蹈火
     
    然而止
    死得其
     
    精兵
     

    组卷:2引用:1难度:0.8
  • 4.把古诗句或名句补充完整。
     
    ,日久见人心。
    ②良药苦口利于病,
     

     
    ,不必法古;苟周于事,
     

    ④谁道人生无再少?
     
     

    ⑤天街小雨润如酥,
     

    组卷:1引用:1难度:0.6

二、阅读理解。(34分)

  • 13.阅读《缓慢的力量》,完成下面各题。
          (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当红作家麦家,颇有这样的风采。其长篇小说《解密》《暗算》,写了10年,一推出便震撼文坛。麦家曾说:“虽然我花了十年才写成一部作品,但相对于那些10年推出5部作品,到最后一部都流传不下来的人而言,我比他们更接近成功。”可见,缓慢是有力量的。
          (2)缓慢而有力量,然此功难持。浮躁难耐,繁华撩人,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没几年,人们觉得惬然快意。对于慢,则不屑一顾,以为慢慢吞吞就是窝窝囊囊,慢了无人可识君。他们信奉流星一划也耀眼,尽管闪得快,逝得也快;喜好昙花一现也风流,尽管开得快,败得也快。所以,持缓慢功夫,须得有大境界、大志向、大耐性的人才做得到。
          (3)“人民艺术家”老舍的写作就是“慢慢写”。舒立撰文回忆,这个“慢慢写”包含两个步骤:一是落笔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打腹稿”,深思熟虑、构思妥当后才动笔;二是落笔时斟酌再三,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要仔细推敲。为了“图慢”,他特地选择使用毛笔或蘸水笔写字,这样在写字时必须屡屡中断、频频蘸墨水才行。另外在字体上选择魏碑体,这种字的特点就是必须一笔一画地写,写得十分工整,很难写得快,由于这样“慢慢”地写,一天只写一两千字,但成功率几乎为百分之百,一遍就行,无需修改。他的稿篇篇都是那样的整洁、干净,堪称艺术品。
          (4)由此看来,快和慢是对立的统一。慢之力,在于目标如一,锲而不舍,滴水穿石,铁杵磨针;在于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慢工出巧匠,慢工出细活”,清醒的慢,不是故意的耍懒蹭滑,不是天生的愚笨迟钝,而是审时度势,顺理成章。众皆狂热躁进,你能清醒头脑,慢下来,便能独树一帜;众皆追名逐利,你能守住心灵,慢下来,便有独到的风采,现代人不能像无头苍蝇,嗡嗡乱撞,应把不定的思绪、焦虑的心情、复杂的生活,梳理好了再出发。清醒的慢,往往是快的起点。
          (5)慢是执着、坚定和沉着。京剧《空城计》中,扫街的老军慢慢吞吞,抚琴的诸葛亮慢条斯理,慢的情调和气氛,弄得司马懿心中无底,直叫大军后退四十里。慢中乾坤大,慢中滋味长。人生需快也需慢,遇事“急急风”,“过把瘾就死”,人生岂不太漆草?该得慢时且得慢,从容、悠然、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慢有情调,慢有精彩。
          (6)人生有快乐,也有“慢”乐。养些慢功夫和情趣,是人生应有之义。慢是一种厚重,积学储宝,厚积薄发,慢是一种品格,人沉酣,味醇厚,是精雕细刻的打磨打造。“慢”不是鼓励懒惰,不是倡导消极,不是拖延时间,不是降低效率,而是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平衡,在平衡里体会生活的意义。这样,和谐而舒适,进步得优雅,生活得惬意,有什么不好呢?
    (1)根据要求从文中找出成语写在横线上。
    A.比喻做事有恒心、有毅力:
     
     
     

    B.形容做事认真、细致、精良:
     
     
     

    (2)本文围绕“
     
    ”这一观点,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
    (3)文章第(1)段引述麦家的写作经历和体会是为了引出观点“
     
    ”;第(3)段引述老舍的写作经历和体会是为了说明“
     
    ”。
    (4)从第(6)段看,人们对“慢功夫”的误解有:
     
     
     
     

    (5)以下事例不能体现“缓慢的力量”的一项是
     

    A.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终于成就不朽名著《红楼梦》。
    B.莎莉文老师用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毅力,不急不躁地引导海伦•凯勒,使她终于弄懂了“水”的含义,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
    C.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D.中国科学家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前后经过400多天的连续传代培养、试验,最终培养出一条8厘米长的克隆鲫鱼。
    (6)你从“人民艺术家”老舍的“慢慢写”中受到哪些启发?
     

    组卷:26引用:2难度:0.4

三、习作表达。(30分)

  • 14.习作表达。
          本学期,我们至少进行了三次口语交际练习活动:同读一本书、即兴发言、辩论……请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动,自拟题目,把活动过程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写下来,注意写好活动的场面和人物的内心感受。字数500字左右。

    组卷:6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