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13课 致大海》2021年同步练习卷(4)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4小题)
-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5引用:2难度:0.8 -
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60引用:8难度:0.7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组卷:37引用:5难度:0.6
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0分)
-
9.夜巷
苏金伞
小巷的记忆力最坏,
虽有纸糊灯刚走过,
马上又糊涂得如拢了藕的塘泥;
一只壁油灯,
抛下的黑影比光还多,
而且还有着消化不良症:
一辆豪华的马车驶入,
像细蛇吞下一头青蛙,
在肚里翻不过身来。
至于失眠倒是不会的。
也有足以炫耀的地方:星子多,
因为大街上的,
都被明灯赶到这里了;
就像:鱼被渔火赶入河湾。
1937年3月19日(有删改)(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展示的是三十年代中国乡村的夜巷。“夜巷”在诗人的笔下变成了一个人,这样的想象带给读者一种别开生面的感受。
B.诗歌前三句展现出一幅动态的画。纸糊灯被人拿着晃晃悠悠地从小巷里走过。随着橘色的灯光一点点向巷子深处移去,刚路过的地方再度被夜色笼罩。
C.小巷不仅“记忆力最坏”,它还患有“消化不良症”。因为小巷是一条细细窄窄的巷子,甚至不能让一辆马车调头。
D.诗歌的第一节紧紧扣住“夜巷”的“夜”字展开描述,如写走过小巷的“纸糊灯”,挂在小巷的“壁油灯”等,它们显示了黑夜里小巷的特征。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第一节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小巷的记忆力最坏”“糊涂得如拢了藕的塘泥”将小巷拟人化了。
B.诗人用很有意思的比喻,如“像细蛇吞下一头青蛙”,以形写神,写出了小巷的狭窄,读来使人过目不忘。
C.“鱼”代“星子”,“渔火”代“明灯”,“河湾”代“夜巷”,这些借喻产生了美妙的画面,诗歌结尾为暗淡的“夜巷”增添了一抹亮色。
D.诗歌最后一节用动态的事物描写比较静态的画面,动中有静,静中藏动,更加凸显出了小巷的安静、祥和与简陋。
(3)拟人化是本诗最显著的特色。请简要分析诗歌运用拟人手法的妙处。
(4)有人说,这首诗歌与作者童年时期的农村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你认可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组卷:1引用:5难度:0.6 -
10.普希金的《致大海》,以大海作为自由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与大海相通的自由精神。“致”,向对方表示(礼节、情意等)。可见,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大海以人的形象。请你以“致××”为题,运用拟人手法和第二人称,写一段抒情文字,300字左右。
组卷:8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