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23 5:0:2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_____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_____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_____,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烂熳(màng) 绯红(hūi) 发髻(jì) B.烂熳(màn) 绯红(hūi) 发髻(jí) C.烂熳(màng) 绯红(fēi) 发髻(jí) D.烂熳(màn) 绯红(fēi) 发髻(jì) A.罂花 成群结队 油光可见 B.樱花 成群结队 油光可鉴 C.樱花 成群建队 油光可鉴 D.罂花 成群建队 油光可见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45引用:3难度:0.5 -
3.默写填空。
(1)国破山河在,
(2)
(3)陶渊明的《饮酒》用问答的形式表明内心清净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组卷:2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60分)
-
10.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中国古亭的历史沿革ㅤㅤ①亭是体现中国建筑特征的一种代表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亭就是中国古典建筑意匠的一个缩影。
ㅤㅤ②许慎的《说文》中讲:“亭,亭也,人所停集也。凡驿亭、邮亭、园亭,并取此义为名。”亭的历史十分悠久,一直可以上溯到商周以前。但是亭字的出现,却相对较晚,大致始于春秋战国前后。
ㅤㅤ③春秋战国时期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地的小堡垒,称为亭障、亭燧,为“伺候望敌之所”。后来秦汉中央集权政府把它扩大到各地,成了维持地方治安的基层行政单位,同时也是职司的所在地。
ㅤㅤ④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纵情山水、投身自然成为时尚,亭的性质也逐渐跟着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供人游览和观赏的亭。例如著名的会稽山阴兰亭,最初是一座带有邮驿性质的路亭。为了能够更好的观赏四周的湖光山色,它曾被太守移到了湖滨,后又被起筑在山巅,以便极高尽眺。这样兰亭由实用性的亭转向了观赏性的亭。
ㅤㅤ⑤隋唐以后,亭便成了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建筑物。按《大业杂记》中记载,隋炀帝榆林行宫建有“翠微亭”等十二座山亭,纵广均二丈有余。在唐代的一些宫苑中,亭不仅是苑中的重要景观建筑,而且在数量上也远远超过了其他类型的建筑。
ㅤㅤ⑥到了宋代,亭的建造更为普遍,功能和用途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宋史.地理志》中可以知道,宋徽宗利用景龙江水在平地上挖湖堆山,人工造园,园中置亭颇多,并运用“对景”“借景”等手法,把亭和人工山池相结合。由此可见此间筑亭,已经不再是晋唐那样纯粹的因借自然山水形胜,而是把人的主观意念,把人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追求纳入到建亭的构思之中,开始寻求寓情于物的人工景观的组织了。
ㅤㅤ⑦亭发展到明清时期,造型、性质和使用内容等各个方面都比以前大为发展,不仅在形式上极尽变化,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屋顶精华,即便是同一平面形式,由于建筑意匠和处理手法的不同,也会从艺术形象中体现出不同的性格和风貌。在重视亭的造型的同时,对建亭的位置选择,以及周围环境的配置也都十分讲究,非常注意亭与其它建筑之间的关系,而且在风景区和园林中,亭的意境的创造,已成为刻意追求的目标。人们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寓情于物,移情入境,把主观的情感融汇在客观的筑亭造景之中。所以,可以这样说,明清时期的筑亭,在建筑的艺术与技术两个方面,都已经达到了十分纯熟而又臻于完善的境地,进入了中国古典亭榭发展的鼎盛时期。
(1)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亭是一种有着多种用途的建筑,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驿亭,邮亭,园亭等。
B.在春秋战国时期,亭发挥了很大作用,既可以伺候望敌,又可以维持地方治安。
C.亭在唐代一些宫苑中成为重要的景观,而且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建筑。
D.晋唐时期,人们筑亭还是纯粹借助自然山水,没有将亭和其它人工景观结合起来。
(2)第④段举兰亭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3)“亭就是中国古典建筑意匠的一个缩影。”所谓意匠,就是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阅读第⑦段,说说中国古亭是如何讲究意匠的。组卷:12引用:3难度:0.4
三、作文。(60分)
-
11.阅读下面这首小诗,按要求作文。
ㅤㅤ人生就像小溪/我们都有自己的方向/我们会在春天遇见/就像树会长大/草要发芽
ㅤㅤ请以“方向”为题,写一篇作文。
ㅤㅤ要求:
①文体不限;
②写出真情实感,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要出现与本人有关的真实信息。组卷:6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