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大庆一中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5/7 8:0:9
一、信息类文本阅读(满分共17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在移动互联网经过10多年发展之后,人类社会将迎来新一轮的网络迭代升级。虚拟世界由于现实世界的深度托举而“变实”,现实世界由于虚拟世界的深度嵌入而“更活”,无论是从虚到实,还是由实入虚,元宇宙将满足用户更加真实的体验。
元宇宙作为一个新风口,不是横空出世,而是经过思想观念和科技创新的长期酝酿,并且有着现实基础作为支撑。1981年,美国数学家弗诺•文奇出版小说《真名实姓》,构思了一个通过脑机接口进入并获得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1992年,美国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深化了文奇的创意,在小说《雪崩》中提出了元宇宙的雏形,一个平行于真实世界的赛博空间,体验者戴上耳机和目镜,就可以通过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
从现实性来看,元宇宙是现实世界的数字孪生体,现实世界的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都可复制到虚拟世界中。因此,元宇宙的时空动力学机制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元宇宙建构了一个把互联网、硬件终端和用户有机整合起来的、全覆盖的虚拟现实系统。
从应用角度看,元宇宙将实现游戏、社交、娱乐、办公等行为方式的升级,已经被投资界认为是前景十分广阔的赛道,未来将是数字经济创新和产业链延伸的新高地。
从技术侧看,元宇宙吸纳了信息革命、互联网革命、人工智能革命的最新成果,特别是包括游戏引擎在内的虚拟现实技术,向人们展示出建构与现实世界平行的全息数字孪生世界的可能性。元宇宙将引发信息科学、量子科学、数学和生命科学的互动,改变科学分析范式,推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作用、交叉融合。
元宇宙发端于游戏行业,但必将超越游戏向更广阔的空间扩展。一方面,围绕游戏打造的元宇宙基础设施和体系架构日渐成熟;另一方面,游戏与现实边界开始模糊化并走向消融。元宇宙正在形成其独特的构造,按照Beamable公司创始人的说法,有7个方面:体验、发现、创作者经济、空间计算、去中心化、人机互动、基础设施。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下,虚拟演唱会、在线会议和教育等虚拟空间活动不断涌现,人们可以随时进行身份切换,穿梭于现实与虚拟世界中,工作学习,社会交往,购物旅行。
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并正在成为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也将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当前,因为移动社交已趋于成熟,增长空间有限,同时面临一系列数据问题、产品推广和政策限制,有必要提前布局下一代社交网络,而掌握元宇宙将会产生更长的用户时长。有鉴于此,一些大公司积极布局元宇宙,也是顺应移动互联网迭代升级的必然之举。
(摘编自徐浩然《元宇宙离我们有多远》)材料二:
在人们眼中,“元宇宙”一方面承载了“科技向善”的崇高使命,另一方面也成为“一夜暴富”的“财富风口”。在主流哲学探讨中,“虚拟世界”始终是被警惕和防范的对象。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曾提出一个思想实验:假设有一台机器,只要走进去就可以在它营造的虚拟世界中享受最大的欢愉和乐趣,而留在现实中就要摸爬滚打,承受失意和痛苦。在他的课堂上,面对机器给予的极大诱惑,学生大多选择了留在现实世界——相较于可以互相替代的虚拟世界,无可替代的现实世界承载了人们更多的期待。
讽刺的是,尽管哲学和文学都以一种“现实中心主义”告诫人们以警惕和冷静的态度面对“元宇宙”和虚拟世界,但这一概念还是吸引了大批拥趸,并被赋予了崇高意义:发展元宇宙已然被拔高到“科技向善”的层面,它被认为可以改变世界,是实现人类无限可能的重要举措。
有英美学者清楚地指出了种种“赋魅”背后的意识形态因素:“科技公司开始谈论他们的使命,而他们的使命总是被夸大:改变工作的未来,连接全人类,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拯救整个星球。这些公司非常公开地、相当狂热地担心各种形式的世界末日灾难……显然只有科技企业亿万富翁才能将我们从中拯救出来。”
的确,无论元宇宙的蓝图绘制得如何理想,但这些科技公司也始终是一个资本实体。它们打造种种意识形态幻象,都旨在让人们相信,眼花缭乱的虚拟世界代表了人类的未来。然而,资本实体本身却无比清醒地借助于这种意识形态幻象攫取现实中的利益。事实上,无数炒热“元宇宙”概念的掮客也是如此,他们既是被“收割”的韭菜,也试图充当收割他人的“镰刀”。
当然,这种对意识形态的症候阅读绝不意味着拒绝技术进步。或许有一天,“元宇宙”会融入现实,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如今人们已习惯于在互联网上冲浪,在游戏中社交。但这样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迭代必须遵循科技发展的规律,它与宣扬“科技向善”和“改变未来”的资本主义科技巨头的个人英雄式意识形态无关,也注定无法通过“炒概念”和“炒热钱”得到实现。
(摘编自贝雅夫《元宇宙叙事:“科技向善”的意识形态神话》)(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真名实姓》只是初步构思了一个虚拟世界,《雪崩》则尝试体验一个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
B.元宇宙可将现实世界的生产方式、社会结构等诸多方面复制到虚拟世界中,构建全覆盖的虚拟现实系统。
C.罗伯特•诺齐克的学生大多能够拒绝虚拟世界的诱惑,而选择留在需要承受失意和痛苦的现实世界。
D.那些科技公司积极宣扬“科技向善”和“改变未来”使命,目的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生活方式的迭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下虚拟空间活动不断涌现,数字经济的市场空间和应用前景更为广阔。
B.资本实体清醒地借助元宇宙攫取利益,而炒作“元宇宙”概念的人获取利益的过程是被动的。
C.材料二中作者认为元宇宙具有崇高意义,而引用英美学者的话是要揭示“科技向善”的真相。
D.两则材料都认为元宇宙将引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且对其发展前景持乐观的态度。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材料二所说的“意识形态的症候阅读”对象的一项是
A.全球首家将“元宇宙”概念写进上市招股书中的公司Roblox 在纽交所上市,首日股价就上升了54.4%。
B.以网络技术研发为主营方向的字节跳动公司投资元宇宙概念公司“代码乾坤”,融资金额近1亿人民币。
C.国内首个景区元宇宙研究中心落户张家界,借助元宇宙概念探索疫情之下旅游业向数字化转型的道路。
D.某网红博主靠元宇宙概念卖课,吸引了众多的网友,网络课程“元宇宙第一课”就卖出了150万元。
(4)根据材料一,给“元宇宙”下定义,不超过40个字。
(5)我们该如何面对当前的“元宇宙”热潮?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组卷:6引用:3难度:0.5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满分共21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草原日出
【英】多丽丝•莱辛①
那年冬天,每晚睡前,他都对着枕头里面大声喊:“四点半!四点半!”直到确信脑袋已抓牢这三个字,才安然入睡,仿佛一片安眠药突然降临。他脸朝着闹钟的方向,这样醒来后第一眼便能看到它。
早晨四点半,分秒不差,他得意地按下将要响起的闹铃。再躺这最后一秒吧!不,他弹跳而起,如鱼跃水面。冷啊!真冷啊!
出门,带上猎枪和狗。天亮前他得赶完四里路。他在疾行,狗在探路。它们没有经过训练,自由散漫,有时会玩失踪,但却是他最好的同伴。为了几枪射击,他要赶很长的路,有了它们路上就不枯燥了。
他在田埂上跑起来,大步慢跑,扎实前进。这方法是他观察土著人学会的:上身的重量交替落在两脚上,保持慢速、平衡运动,这样不会疲乏气短。当血液从腿部冲上胳膊,他对身体的得意和骄傲油然而生,直到他不得不咬紧牙关,关住那股想大声歌唱的强烈欲望。
草原。第一只鸟在他脚边醒来,接着一群鸟冲向天空,鸣叫着宣布新一天的开始。他终于抑制不住,发出狂野的喊叫,然后野兽似的狂奔,他在疯狂中忘我地歌唱生命的愉悦和青春的奢华。
突然,他想起了什么:我15岁啦!15岁啦!这话对他来说很新鲜,他满怀兴奋又若有所思,开始用手指感受走过的岁月,像数着鹤卵石,每一块既独立又离不开彼此,每一块都闪烁着奇异的光芒。这就是他:在这片土地上生长了十五年的男孩。陪伴他的有这缓缓的河水,还有这充满挑战的空气:夏日正午,它闷热难耐;冬天早晨,它凛冽刺骨。
没有什么他不能做到!他觉得自己将来的生命是伟大而神奇的,完全是他自己的:“世上所有大人物都曾像我现在这样小,所以我也能成为大人物。只要我愿意,我能把世界变成我想要的样子;只要我愿意,我能改变世界上在发生的一切。这一切都取决于我,取决于我现在的决定。”
他的嗓音充满了紧迫性、真理性和非凡的勇气。他又大声唱起来,歌声沿着河水旁的峡谷回荡,他停下来等待回声,然后又唱:“歌唱吧!这就是他——只要愿意,他就歌唱,这个世界必须响应他!”
他等待回声。那些新鲜的想法又回来了,如同有人在回应他、鼓励他,峡谷充满了细软的回声,在小河旁的岩石间来回撞击。突然,传来一种陌生的回声!那声音不是他的,也不是鸟儿的欢唱,也不是流水的叮咚……
他从疯狂中清醒了。他呼唤猜狗,狗没有出现。他孤身无援了,不久前他在这里看见一头豹。他不由得握紧了枪,四处张望。灌木丛的尽头,那块憔悴的岩石旁,一只受伤的怪兽,遍身黑毛,黑毛下是片片粗肉……在一团流动的黑压压的东西的围攻下,这些肉正渐渐消失!一头公鹿,喘着气低声尖叫。
他朝它跑去。地上全是蚂蚁!又大又壮,对他视而不见,急匆匆地向那公鹿奔去。他屏住呼吸,怜悯和恐惧攫住了他:那公鹿倒下了,抽搐着……
他忽然想到可以朝它射击,早点结束它的痛苦。他端起枪,又放下。使他放下枪的是渐渐膨胀的愤怒、痛苦和抗议:如果我没来,它就会这样死去,我干吗要干涉?这样的事情在灌木丛中随时都在发生。活着的东西在痛苦中死去,这是生命的演变规律。他把枪央在膝间,四肢里痛苦翻涌,他喃喃自语:我阻止不了,我无法阻止,我无能为力。
事情就这样,无法改变。
关于命运和未来的认识就这样首次闯进他的生活,“是啊,这就是生命!”生命消逝的那刻,他无法采取任何仁慈的行动!他明白了:这片他生活了十五年的草地是辽阔无垠、无法变更、残酷无情的,人们随时都可能给动物的头颅绊倒,戒者珠碎小生灵的骨架。他感到痛苦、恶心和愤怒,又为坚忍克己的新认识感到几丝满足。他提醒自己:蚂蚁也要吃东西啊!他泪流满面。
公鹿越来越小,最后只剩下一堆白骨,在阳光下泛着白光。哦,是的,太阳刚刚升起。为什么!这短短的几分钟,事情就发生了巨变?他站到骨架前:它趴在矮树丛下。要不是还残留着几小块粉红的软骨碎片,人们会觉得它已在这里躺了多年。骨架四周,妈双衔着肉,断淅撤退。有几只蚂蚁竟直起身子盯着他,眼里泛着贪婪的光。
“滚开!我可不是你们的早餐,无论如何都不是!”
他弯下腰,触摸着头颅上的孔穴:那原本是鹿的眼睛!他想起活鹿那水汪汪的眼睛,觉得难以置信。早晨,也许就一小时前,这小生灵还骄傲地踏着大地,抖着犄角,甩着尾巴,嗅着清晨的空气,像国王那样漫步在充满自由的灌木丛中;每片草叶为它生长,比净的河水供它饮用。
但是,谁能意料一头健步如飞的公鹿会被一群蚂蚁困住呢?
他好奇地蹲下去,发现它的后肢关节处断了,断裂的骨头相互徒劳地抵触。可能死前它的后肢就受伤了,然后一跛一跛地误入了蚂蚁巢。应该是这样!那么是谁伤了它呢?是它摔了一跤?是它与同类争斗中受了伤?是土著人扔石头伤了它?
他想象土著人朝一头公鹿扔石头时,另一幅画面出现了:他看见自己,某个早晨,兴奋地向一头若隐若现的公鹿射击……他无法面对这画面,他只是个小男孩。他低着头,面带愠色,拒绝承认是自己射伤了它。
他确实累了,脚步沉重,懒得注意脚下的方向。当他看见自己的家时,不禁皱了皱眉,有些事情他必须彻底弄明白。那只小生灵的惨死让他耿耿于怀,他没有完全放开。这件事伏在他的心底,让他不得安宁。
他想:明天早晨,我要避开所有人,再去那片灌木丛,好好地想一想。
(有删改)
【注】①多丽丝•莱辛:英国女作家,20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继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代表作《金色笔记》等。
(1)下列关于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男孩在清晨的草原上狂奔、喊叫,忘我地歌唱,此刻他眼里尽是大自然的美好,这强化了他自以为“无所不能,没什么做不到”的幻想。
B.男孩发现蚁群围食公鹿时,想要开枪射击结束鹿的痛苦,可举枪之后又放下枪,矛盾的动作行为也体现了男孩矛盾和痛苦的内心世界。
C.蚂蚁给人的感觉通常是勤劳、渺小,男孩眼中的蚂蚁却与此大相径庭。蚂蚁围食公鹿令男孩恶心,蚂蚁在男孩眼中始终是贪婪丑陋的。
D.“草原日出”既指自然中新一天的开始,也暗指小男孩天真的认识开始发生变化,同时也有“无论怎样,太阳都照常升起”的哲学意味。
(2)下列关于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始时男孩狂奔、歌唱,是对自己身体得意骄傲的外化,是他相信自己无所不能的表现,与下文他面对公鹿之死感到无能为力形成对比。
B.第三段写狗“没有经过训练,自由散漫,有时会玩失踪”,为后面写男孩“呼唤猎狗,狗没有出现”的情节做铺垫,同时突出小说主旨。
C.小说整体使用第三人称叙述,男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则使用第一人称。人称灵活转换,既使内容客观真实,又能直观地揭示人物心理。
D.小说语言简洁明了、生动活泼,运用比喻、反复、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灵活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3)《草原日出》是多丽丝•莱辛“成长小说”系列中的一篇。文中男孩的成长轨迹通过他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得以呈现。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4)请简析小说“留白式”结尾的艺术效果。组卷:18引用:3难度:0.5
六、语言文字应用(满分共17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垃圾分类是①_______,减少了垃圾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致病菌的含量,有利于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减少了垃圾处理的水、土壤、大气污染风险。垃圾分类提高了废品回收利用的比例,减少了原材料的需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②_______,垃圾分类能助力焚烧处理做得更好,可起到减量、减排、提质(改善燃烧工况)、提效(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依据《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生活垃圾分成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类,③_______:剩菜、剩饭等餐厨垃圾,电池、重金属等有毒有害垃圾以及废纸、食品袋等其他垃圾。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2)请概括上文中垃圾分类的好处。组卷:0引用:3难度:0.5
七、作文(满分共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论语》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方志敏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1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