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市高考生物押题试卷
发布:2024/10/27 12:30:2
一、选择题
-
1.下列关于新冠肺炎和SARS-CoV-2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8引用:1难度:0.7 -
2.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是绿色植物体两个重要的代谢过程,以下不属于它们共有的特征是( )
组卷:66引用:1难度:0.7 -
3.哺乳动物胰岛B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 )
组卷:29引用:4难度:0.7 -
4.研究叶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取匀浆或上清液依次离心将不同的结构分开,其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P1-P4表示沉淀物,S1-S4表示上清液。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502引用:30难度:0.6 -
5.细菌内某种物质在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戊代表生长必需的不同物质,①~⑤代表不同的酶。野生型细菌只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甲就能生长,而突变型细菌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甲、乙、丁才能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53引用:4难度:0.7 -
6.研究者观察到某一雄性哺乳动物(2n=24)处于四分体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特殊的联会现象,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四射体”,图中的字母为染色体区段的标号,数字为染色体的标号。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四射体”的4条染色体随机的两两分离,并且只有遗传信息完整的精子才能成活。以下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61引用:7难度:0.7
二、非选择题
-
19.植物在遇到不良环境影响时,会引起系列胁迫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这一程称为胁迫响应。而胁迫相关基因的转录与其启动子区DNA分子的甲基化修饰(DNA分子上连入甲基基团)密切相关。为研究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胁迫响应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1)ABA是一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起
(2)研究发现,拟南芥R基因编码的D酶能够切除某些基因启动子区DNA分子上的甲基基团,即DNA去甲基化,从而改变染色质结构,使
①科研人员以R基因突变体及野生型拟南芥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ABA进行处理,统计种子萌发率,所得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实验结果显示,
②研究发现NIC基因是胁迫条件下种子萌发所需的关键基因之一。科研人员检测了1.2μMABA处理后,拟南芥R基因突变体及野生型种子中NIC基因启动子不同区域的DNA甲基化程度,结果如图2所示。
(注:图中甲基化程度用数字表示,绝对值越大,表明甲基化程度越高。DNA中一条单链的甲基化程度用0~1表示,另一条用-1~0表示。)
图2结果显示,突变体NIC基因启动子的A、D区域
③结合上述研究,推测在种子萌发过程中,R基因突变体由于
(4)科研人员进一步选取不同拟南芥种子为材料验证了上述推测。
①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请选择a~f中的种子填入Ⅰ~Ⅲ处,在Ⅳ、V处填写正确的ABA处理浓度,选择检测指标g、h填入Ⅵ处。组别 种子 ABA浓度(µM) 检测指标 萌发率 1组 Ⅰ Ⅳ Ⅵ 80% 2组 Ⅱ 1.2 10% 3组 Ⅲ V 65%
a.野生型
b.R基因突变体
c.NIC基因突变体
d.基因突变体中转入含无甲基化修饰启动子的NIC基因
e.野生型中转入含无甲基化修饰启动子的NIC基因
f.NIC基因突变体中转入含无甲基化修饰启动子的R基因检测指标
g.NIC基因转录的mRNA
h.R基因转录的mRNA
②请解释表中各组实验的萌发率结果:组卷:74引用:2难度:0.5 -
20.鲑鱼(又名三文鱼)幼体在淡水河里生活1-5年后,再进入海水中生活2-4年育肥,成熟后,它们会溯河洄游到自己的出生地繁育后代。
(1)鲑鱼进入海洋后大量捕食鱼虾等小动物,肉质由白变红,这与其体内虾青素含量的上升有关。虾青素是由藻类等浮游植物合成的,沿着
(2)鲑鱼逆流洄游途中,有时需要跳起露出水面,才能跃上台阶,而熊经常等待在台阶上。熊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
(3)每年有40万条鲑鱼回到艾尔华河上游产卵,19世纪初期,美国在河流中下游建立艾尔华大坝和葛莱恩斯峡谷大坝,请分析这会对鲑鱼产生什么影响?
(4)科学家对河中的鲑鱼分布进行了调查,为了减轻对鲑鱼的影响,并未采用传统的
①水样中提取的eDNA可能来自水中动植物死亡后的组织细胞及各种排泄物,以及水中的
②eDNA技术具有高灵敏、低成本、无损伤、快捷方便等优点,应用前景广泛,但不能用于
A.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B.某种鱼类的食性分析
C.濒危物种的调查
D.准确判断物种的实时存在情况
(5)美国政府最终于10年前,拆除了这两座大坝。当时有两种拆除方案:
方案一:在一个月内,完全拆除大坝,以尽快恢复河流的生态系统。
方案二:在三年内,分阶段拆除、逐渐恢复河流并冲走大坝下积累的淤泥。请选择你认为合理的方案,并阐述理由组卷:37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