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5课 少年闰土》2023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10/18 5:0:1
一、填空题
-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正(zhēng zhèng) 供(gòng gōng) 仿佛(fó fú) 组卷:29引用:2难度:0.7 -
2.我会写。
rùn nián jì sì chú fáng zhān mào jǐng bù pái biǎn chù shēng cháo xùn 组卷:34引用:2难度:0.9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稀奇-- 伶俐-- 经历-- 盼望-- 允许-- 熟识-- 组卷:16引用:2难度:0.6
二、现代文阅读
-
9.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管贼么?”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huān)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他不咬人吗?”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1)片段中有些词语现在已不常用,请你换一个常见的词语来理解。
所谓:
素:
如许:
先前:
(2)体会第三自然段中加点的部分,说说整段话的意思是什么。
(3)读了此片段,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并说说自己的理由。组卷:29引用:2难度:0.6 -
10.课外阅读。
鲁迅的读书法 鲁迅先生酷爱读书,一生手不释卷,勤读不辍。他还非常关心青年们的读书情况,常撰文把自己的读书方法介绍给青年们。
鲁迅的视野极其开阔,阅读的范围很广。他主张“博识”,认为读书人应“放开肚量,大胆地、无畏地、尽量地吸收”古今中外各类知识。鲁迅曾写过一篇《随便翻翻》的短文,专门介绍了他称为消闲的读书“多翻法”。他认为“多翻”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帮助人们全面认识纷繁复杂的世界。
在种类繁多、观点不同的书籍中,不仅有毫无益处的,而且还有“毒品”或“麻醉品”。究竟怎样才能鉴别书籍的真伪或优劣呢?鲁迅主张用“比较法”,因为“比较是医治受骗的方子”。他编《伪自由书》《准风月谈》时,后面也附了别人的文章,以便于读者进行比较,帮助读者辨别真伪、是非、优劣。
怎样把书读活,使学得的知识融会贯通?鲁迅曾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实践经验总比看、听、空想确凿。“我先前吃过干荔枝,罐头荔枝,陈年荔枝,并且由这些推想过新鲜的好荔枝。这回吃过了,和我所猜想的不同,非到广东来吃就永不会知道。”因此他谆谆教导青年:“倘只看书,便变成书厨,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他希望青年们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1)短文中的“毒品”和“麻醉品”指的是
(2)用学过的成语、诗句或名言警句分别概括第二、三、四自然段的段意。
①第二自然段:
②第三自然段:
③第四自然段:
(3)将下列读书法与其作用用线连起来。多翻法 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比较法 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联系实际法 帮助读者辨别真伪、是非、优劣 组卷:23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