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能量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密切。下列应用中能量转化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天然气燃气炉
太阳能电池
水电站
电解精炼铜化学能→热能 太阳能→电能 化学能→电能 电能→化学能 组卷:71引用:4难度:0.7 -
2.化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22引用:1难度:0.7 -
3.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组卷:22引用:1难度:0.7 -
4.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基于反应事实的推理正确的是( )
酸的电离常数 反应事实(常温) C6H5OH⇌C6H5O-+H+ K=a ①C6H5OH+Na2CO3=C6H5ONa+NaHCO3
②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③CH3COOH+NaHCO3=CH3COONa+H2O+CO2↑H2CO3⇌HCO3-+H+ K1=b
HCO3-⇌CO32-+H+ K2=cCH3COOH+⇌CH3COO-+H+ K=d 组卷:33引用:2难度:0.7 -
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组卷:28引用:2难度:0.7 -
6.化学中常用直观、形象的示意图表示反应的进程,某反应过程如图(•表示O,
表示S,
表示催化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7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6分。
-
19.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相关成果于北京时间9月24日由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CO2的捕集、利用与封存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利用CH4与CO2制备“合成气”(CO、H2),合成气可直接制备甲醇,反应原理为:CO(g)+2H2(g)⇌CH3OH(g) ΔH=-99kJ•mol-1。
(1)若要该反应自发进行,
(2)已知:H2(g)的燃烧热ΔH=-285.8kJ•mol-1,CO(g)的燃烧热ΔH=-283.0kJ•mol-1。则CH3OH(g)的燃烧热ΔH=
(3)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对于合成气合成甲醇的反应,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CO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
D.CO、H2、CH3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
(4)T1℃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O和6molH2合成CH3OH(g),测得CO的物质的量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前5分钟内,v(H2)=
②T1℃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③10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
(5)T1℃下,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O、2molH2和3molCH3OH(g),此时反应将组卷:8引用:1难度:0.6 -
20.雌黄(As2S3)和雄黄(As4S4)是一对共生矿物,有“矿物鸳鸯”的说法。我国古代书画家曾用其作绘画颜料,因有抗病毒疗效,故在中医治疗中也有非常广泛的用途。
(1)基态砷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
(2)同主族元素N、P、As,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为
(3)雌黄可以转化为用于治疗白血病的亚砷酸(H3AsO3),亚砷酸在溶液中存在多种微粒形态,各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人体血液的pH为7.35~7.45,用药后人体所含砷元素的主要微粒是
②将KOH溶液滴入H3AsO3溶液中,当pH从11调至12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Ka1(H3AsO3)的数量级是
(4)工业含砷(III)废水常用铁盐絮凝剂处理后排放。其原理是:铁盐絮凝剂在溶液中产生Fe(OH)3胶体,表面积大吸附性强,且Fe(OH)3胶粒表面带有正电荷。通过实验测得不同pH铁盐絮凝剂对含砷(III)化合物的去除率如图2所示:
①铁盐对含砷(III)化合物的去除最佳条件是
②铁盐絮凝剂的组成为[Fe2(OH)n(SO4)(3-0.5n)]m,其在溶液中产生Fe(OH)3胶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③其他条件一定,溶液pH=9时,铁盐絮凝剂对含砷(III)化合物的去除效果比pH=5时效果明显要好,原因是组卷:11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