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广东省新高考地理试卷(选择性)

发布:2024/6/8 8:0: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进入21世纪,长江下游跨江桥隧建设发展迅速。有研究统计,2000年长江下游公路跨江桥隧通道仅4条,2008年为9条,2016年增至17条。图示意这三个年份长江下游两岸部分市县距江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的车辆,到达对岸所需平均时间的变化。完成9、10题。

    与2000-2008年相比,2008-2016年期间长江下游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量均表现为(  )

    组卷:25引用:0难度:0.50
  • 2.进入21世纪,长江下游跨江桥隧建设发展迅速。有研究统计,2000年长江下游公路跨江桥隧通道仅4条,2008年为9条,2016年增至17条。图示意这三个年份长江下游两岸部分市县距江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的车辆,到达对岸所需平均时间的变化。完成9、10题。

    由图中信息可判断,长江下游南岸市县比北岸市县(  )

    组卷:24引用:0难度:0.50
  • 3.露点温度是指气压不变、水汽无增减情况下,未饱和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如图所示的是 2020 年 11 月 18—19 日吉林省某气象站记录的一次较强降水过程相关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此次降水过程呈现的天气变化依次是(  )

    组卷:50引用:0难度:0.50

二、非选择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音河流域位于盛行西风的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地区。巴音河在宗务隆山以南形成了大面积的冲洪积扇;2015年12月,当地对该区域巴音河出山口长约4km的河道进行了硬化。图a示意巴音河冲洪积扇及周边地区地理环境特征;图b示意图a中P1、P2两点之间的水文地质剖面。

    (1)分析图a中布赫特山西南麓山前区域发育较大面积沙丘的主要成因。
    (2)如图b所示,巴音河河道所在区域地下水含水层明显较厚,且在河道以南出现地下水溢出。请从地质构造角度,分析形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
    (3)指出巴音河出山口段河道硬化对其下游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组卷:58引用:3难度:0.5
  •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本海背靠亚欧大陆,冬季其西部沿岸海城常有海冰形成。洋流系统对日本海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具有重要影响。在寒冷的末次冰期最盛期(距今约21-18千年),日本海几乎与外海分隔。在随后气候转暖过程中,于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再次变冷,日本海西部近岸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显著降低。距今约8千年以来,日本海西、中和南部海城的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才呈现同步增强特征。如图示意日本海位置及其现代洋流分布状况。

    (1)分析在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日本海西部近岸海域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显著降低的原因。
    (2)有人认为现代对马暖流形成于距今约8千年,但也有人并不认同。基于所给材料,请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组卷:101引用:4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