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安徽省黄山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语言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 1.按要求默写。
    (1)古人对“月”情有独钟。由杜子美《月夜忆舍弟》中“
     
     
    ”可知“月”能抒发思乡怀亲之情;苏子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又以“
     
     
    ”来表现对人世间的美好祝愿;“花间词”派代表人物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的“
     
     
    ”一句抒发羁旅的愁苦之情。
    (2)诗人常常用笔触使景物“活”起来,给人以动态的美感。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
     
     
    ”呈现了山林早晚景色的变化;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
     
     
    ”展现洞庭湖的月夜美景。

    组卷:22引用:1难度:0.5
  •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那人托地从树上跳将下来,拔出解腕尖刀,割断绳索,pī碎盘头枷,就树边抱住A放声大哭。A开眼看时,认得是B,叫道:“小乙,莫不是魂pò与你相见么?”B道:“小乙直从留守司前,跟定这厮两个。见他把主人监在使臣房里,又见李固请去说话。小乙疑猜这厮们要害主人,连夜直跟出城来。主人在村店里被他践,小乙伏在外头壁子缝里都张得见。本要跳过来杀公人,却被店内人多不敢下手。比及五更里起来,小乙先在这里等候,想这厮们必来这林子里下手。被我两弩箭,结果了他两个。”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魂pò
     

     

    (2)下列短语类型与“割断绳索”相同的一项
     

    A.阳光明媚
    B.调查研究
    C.美丽乡村
    D.克服困难
    (3)以上选段出自《水浒传》,其作者是
     
    ,选段中的A是
     
    (人名),B是
     
    (人名)。
    (4)通过选段内容可以看出B有何性格特点?
    (5)选段的情节,与前文在野猪林谋害林冲的情节相似,不同的是前文中林冲求情饶了董超、薛霸的性命,而这里被B一箭结果。作者在同一部书中写了不少类似的情节,相同之处见不同,各有所长分千秋。请你列举另一组相似情节,并简要分析其中的不同之处。

    组卷:11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55分)

  • 6.阅读回答问题。
    [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岳阳楼记》)[乙]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妒忌,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范仲淹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仲淹,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在谏故人耳。
    (节选自《过庭录》)(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增其旧
     

    予作文
     

    ③巴陵状 
     

    ④正患无隙以规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为众妒忌,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
    (3)请联系【甲】【乙】两文,分别概括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目的。
    (4)根据两段文字,概括范仲淹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组卷:5引用:1难度:0.5

三、写作(55分)

  • 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汪曾祺说,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
          同样的情境,一个人在花间,学会了思考;一个人在花间,会活成一朵花的样子。雨天,花是清澈明朗的姿态;晴天,花是光华灿烂的模样。无论如何,一个人也应该如此,在不同的环境里,拥有不同的心境,但不变的是如一朵花般怒放的信念。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联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活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②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请用“×××”代替。

    组卷:158引用:21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