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宏立实验学校八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6/27 8:0:9

一、知识运用(10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疫情渐散,外出旅游成为大家共同的需求。当下,特种兵式旅游正成为一种新的cháo(  )流,“特种兵”们不追求了解某个具体的领yù(  ),不尚景区或名人的头,不流连于对文物珍玩的鉴赏,对于名胜古迹,他们只追求一个去过,五一期间便有驴友完成了五天登五岳的壮举。
    (1)给文段中加下划线字注音。
     

    ②头
     

    (2)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cháo
     

    ②领yù
     

    组卷:3引用:2难度:0.8
  •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符合语境义的一项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5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9
  •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

    组卷:107引用:2难度:0.7

四、综合性学习(6分)

  • 12.文明恩施,以“和”助力,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为地区发展的原则。请你参与“探究‘和’内涵,传承‘和’文化”综合性学习,完成下列任务。
    (1)请结合对“和”字字源的解说,用自己的话说说“和”字的本义。

    ㅤㅤ“和”字由“禾”与“口”组成。“禾”是“龢”的省略。“龢”的小篆字形为“”,这个字极妙:左边上面像间屋子,下面是一组编钟和一个排箫的象形,表示用编钟和排箫共同演奏乐曲时,各声部的乐音虽有不同,但主调协调一致。“口”则表示人们发表言论。
    由此推知,“和”的本义为:
     

    (2)“和”是一个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的字,渗透着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原则与智慧。某同学准备以“和”为主题进行演讲,请依据他确定的“中心”对下面的演讲内容进行排序,并且为每部分内容选择相应的名言或故事作为支撑,补全下面的演讲提纲。(填写序号即可)
    【演讲内容】
    甲:“和”体现顾全大局、国事为重的理想观。
    乙:“和”体现修身正己、推己及人的道德观。
    丙:“和”体现和睦孝顺、融洽和美的家庭观。
    【名言或故事】
    A.事父母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徐祯稷《耻言》
    B.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曾国藩《与鲍春霆》
    C.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赵王封他为丞相。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屡次故意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后来廉颇终于醒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共同辅国。
    【演讲提纲】

    (3)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和”,心不争也;“不同”,志各异也。你所在班级正在筹备“‘和而不同’适用于修身养性还是社会交往”辩论赛,请根据双方观点,为主持人写一段总结发言。
          正方观点:“和而不同”适用于修身养性。“和”是平和的心态,面对不同见解时能保持内心平静,不与人争高低输赢;“不同”就是理性看待、辩证分析别人的观点,不轻易改变自己的主张,保持鲜明的个性。“和而不同”是不被局限的主观能动性,体现着良好的个人修养。
          反方观点:“和而不同”适用于社会交往。“和”意味着自己能够与别人和睦相处,即将他人与自己置于同一高度,给予充分理解、尊重,不使别人陷于难堪的境地,不强制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不同”就是求同存异,保持个性。“和而不同”就是顾全大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组卷:1引用:1难度:0.5

五、个性表达(50分)

  • 13.按要求写作。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最好的“戏”与最好的“豆”,是“乐土”留给少年迅哥儿成长的印记。正当少年的你们,关于过去,关于未来,相信也有某段经历、某种感悟,让你的心灵里长出一朵“最好”的花,值得回味,值得憧憬。
    请按要求完成如下写作任务。
          任务一:请以“最好的______”为题,写一篇叙事类文章,写出自己的故事。
          任务二:总有一些经典人物的结局让人叹惋。请你以“最好的结局”为题,从下面的文学故事中选择一个人物形象,发挥想象,续写或改编人物的结局:
    A.卖炭翁
    B.桃花源中的村人
    C.《石壕吏》中的老妪
          要求:①自选一项任务写作,作文纸第一行请写出相应的标题;②符合文体特点,字数不少于65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及个人信息。

    组卷:2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