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9/25 16:0:2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问题。
          行走是一种生命常态,或大好河山的游历,或事态人情的关注,或民族地域文化之熏染,以及现代意识之迸发。
          “我”以“我”为原点,从此时走到彼时,从此地走到彼地,用脚步衡量着成长的距离。认真地俯瞰着身处的这颗星球。“我”从晚袅袅,走到晨光熹微,目睹了日头流转,感受晨昏的概念;“我”从溪水涓的山谷,走到巍巍高山之diān(  ),曾经衣衫褴、⻛餐露宿,总算见识过坦途与荆jí(  );“我”从“秩秩斯干”的南山走到“山岛耸峙”的沧海,从李白漂流过的长江走到莫言笔下散发⺠族生命力的东北高密,书籍让我诞生了千钧之力,足以对抗人生的⻛⾬;我从目光懵懂,走到两bìn(  )霜白,驻扎过异乡,思念过双亲,返回了故土,最后一个人独享天伦之乐,内心渐渐从惘然、浮躁,变得充实、安宁。
          感谢行走,因为它是“我”看世界的重要方式的原因。他人亦通过“我”对于行走的表述看到了“我”。行走意味着心灵和精神的漂泊、驻足,也意味着更多层面见识和成长的自我获得。无知的年龄,“我”用异想天开的理论来装饰真理;后来啊,思想的维度因行走而变得深广。人生,至此沉淀。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A.晚
     

    B.
     

    C.褴
     

    (2)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汉字。
    高山之diān
     

    荆jí
     

    两bìn
     
    霜白
    (3)文段中画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千钧之力
    B.天伦之乐
    C.惘然
    D.异想天开
    (4)下列句子不是病句的一项是
     

    A.“我”以“我”为原点,从此时走到彼时,从此地走到彼地,用脚步衡量着成长的距离。
    B.“我”从晚炊袅袅,走到晨光熹微,目睹了日头流转,感受晨昏的概念。
    C.感谢行走,因为它是“我”看世界的重要方式的原因。
    D.后来啊,思想的维度因行走而变得深广。

    组卷:19引用:1难度:0.7
  • 2.妙招写美句。
          划着木船在河上行走,桨声清幽地掠过岸上的林带,树木蓊郁地生长,夕照使其仿佛成为一座金碧辉煌的圣殿。凋零的树叶四处飞舞着,有的去了水里,有的跑了一圈却仍然又回到树下。还有的落到了我的头顶,大概想与我枕着同一个枕头说梦话。
    ——迟子建《木器时代》作家迟子建巧妙运用了几种修辞⼿法,让写作对象有了画面感,有了情思。请分析语段的修辞⼿法,并运用其中的一两种,在下列写作对象中选择一个,进行生动的描写。(句式不限,4句以内。)
    校园的三角梅        中秋的圆月        山城的雾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3.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  )

    组卷:66引用:1难度:0.5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 9.⼩文和⼩语正在进行“城市书房”的项目式学习,请你根据材料,帮助他们完成以下任务。
    城市书房,宛如深夜灯盏      作为公共文化领域的一项重点改革任务,图书馆总分馆制的探索在各地先后落地,浙江嘉兴、广东东莞等地结合各自特点,建立起一整套体系。近年来,浙江温州对图书馆总分馆制进行了新的探索,大力推进城市书房建设,以其设计感强、环境优美、就近便捷、服务时间长等特色,赢得了读者的青睐。城市书房从浙江温州向全国延伸,上海嘉定、江苏扬州、河南洛阳、重庆南岸等地陆续出现城市书房的身影。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130余座城市在落地推进该项工作,已建成1300余家城市书房,引领公共文化服务新风尚。
    材料一:
    24⼩时无人值守
    ——图书馆的服务新理念
          “一段时间,我们接到一些读者来电,抱怨公共图书馆服务时间短。”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柳升高说,这也是城市书房最初建⽴的动因。开放时间有限、读者阅读需求无法满足是公共图书馆面临的共同难题,如何解决却让馆长们犯了难,如果单纯延长开放时间,延长到几点合适?如果全天候开放,偌大的馆舍运营成本怎么核算?曾对台湾诚品书店进行过调研的温州市图书馆决定复制一家24小时图书馆,为解决这一问题探路。无人值守、社区图书馆、24⼩时自助服务……当这样一家图书馆在温州街头出现时,立即引发了读者热捧,大家亲切地称之为“开在家门口的百姓书房”,24⼩时自助图书馆此后也有了新名字——城市书房。
          如今,城市书房建设在全国各地迅速升温,服务效能不断提升。举办阅读活动、开展文化交流,与书店、咖啡厅等合作,其以多种服务模式发展成为一个个公共阅读空间。(A)在重庆市南岸区,城市书房积极培育特色阅读活动,以“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元需求。在上海嘉定,城市书房被纳入图书馆总分馆体系,通过“文化嘉定云”推动了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线上服务的精准高效……
          “它改变了都市人的阅读方式与生活习惯,也激发了老百姓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通过扩大服务半径,采用人脸识别等新技术以及多种跨界服务⼿段,满足了读者多元化的阅读需求。”上海格物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符湘林说。城市书房的出现成为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补充,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消除公共文化服务盲点,创新当代图书馆总分馆模式,推进当代公共图书馆服务转型升级。
    材料二:
    ——激活城市书房生命力      好创意固然重要,但没有强大的执行力也只是“镜中月、水中花”。城市书房也是如此,想持久地为读者亮起深夜的那盏灯,需要有一整套有效的管理和运营方法。近年来,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的出台,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的提供单靠政府操办,难以满足人⺠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在保证公益性的前提下,以政府为主导,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成为弥补公共财政不足、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效的有效途径。在浙江温州,75家城市书房的场地、装修等费用全部由社会力量提供,日常管理则由志愿者维护。(B)
          “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模式不仅为政府解了压、松了绑,还带动了社会各界的力ᰁ,共同为城市书房助力,如:上海嘉定用450万元财政资⾦撬动社会资本1800万元;江苏扬州组织“最美阅读空间请你来设计”等活动,动员市⺠参与。
    材料三:

    ——长效发展的保障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各地将城市书房纳入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形成了一系列标准。(C)据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规划建设城市书房之初,扬州市文化部门从连锁快餐模式中受到启发,将市图书馆总馆作为“中央厨房”,专门成立了分馆管理部和图书配送中心,全市所有城市书房建设都实行统一业务建设标准,实现了管理与服务的“六统一”,即图书资源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工作人员统一培训、统一指导,服务流程统一规范、统一标准。在城市书房的运营中,其他城市也都结合各自实际,建⽴了相应的标准体系。如:温州建立了“七个统一”建设管理标准体系;河南洛阳强化建设管理“八统一”;重庆南岸区实施“五统一”;上海嘉定区实现“我嘉书房”与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的“五个统一”,还制定《公共图书馆服务延伸点准⼊标准》,规范了近450项使用规则、服务内容等。
    (1)任务一:思维导图填一填
    根据材料内容,请将“城市书房”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2)任务二:补充材料选一选
    下面的补充材料,你认为放到材料中(A)(B)(C)哪处最合适,并说明理由。
    补充材料:
          温州市第⼗九中学初一班学生是⿅城文化中心城市书房的志愿者,他们课余时间轮流在城市书房参与志愿服务,给图书上架、引导读者使用自助借还机,闲暇时还可以捧起喜爱的书籍阅读。
    (3)任务三:书房量表制一制
    重庆将进行“⼗佳城市书房”的评选活动,请你根据材料内容,帮助有关部门制定评选标准。
    “⼗佳城市书房”评选ᰁ表
    项目 星级
     
           
     
           
     
           
     
           
    (4)任务四:书房之忧帮一帮
    下面的链接材料是南岸知乎⽹友的心声,请你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给前往᯿庆南岸城市书房的读者提建议,制⽌这种行为。
    链接材料:
          我坐标重庆南岸,这里的城市书房变成了占座自习室,看书不是主要功能,都是各种考试一族在这里长期使用,环境不错,空调暖气俱全,又比较安静。经常看到人不在,座位上却堆满了各种私人学习用品。比如一张⼗二人的桌子,只坐了三人,其余座位均被自习人员占座,当有人来城市书房,看到此情况,只能无奈地走了。
    ——南岸知乎⽹友:谁懂我的心

    组卷:9引用:1难度:0.5

四、作文(55分)

  • 10.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写作。
    允许别人做别人,
    也允许自己做自己,
    一岁有一岁的味道,
    一站有一站的⻛景,
    跟着自己的心走就好。
          这段摘选自《人⺠日报》的话语,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与见闻;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也可以对这个话题发表见解。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在600字左右;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代替;⑤不得抄袭。

    组卷:4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