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北京八中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本大题共5道,共18分。
-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智能交通自1973 年大力发展以来,早期因受限于通信手段,发展速度比较缓慢。1995-2000 年,随着数据传输速度突飞猛进的增长和位置服务技术、通信技术的突破,智能交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通信技术已经不再成为限制因素,此时智能交通系统发展主要受限于计算能力。2000-2010 年,智能交通技术全面推进,高清视频、智能分析研判等在城市交通领域得到全面应用。2010 年至今随着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智能出行等将会成为智能交通系统下一阶段技术发展的关键方向。随着城镇化、机动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面临拥堵、污染等一系列严峻挑战;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强劲增长,交通供求关系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尖锐。而道路基础设施和城市空间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仅仅依靠新建交通基础设施提高供给能力难以解决当前面临的严峻交通问题。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高现有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在破解城市交通问题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从数字化到智能化、智慧化,再到智慧网联,传统的交通运输业不断升级换代。信息化改造了以往传统公共交通模式,大数据则是引领了整个公共交通行业往精益化发展的新阶段。以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为例,500 亿条数据信息让公交集团能够更加优化资源、实现更符合市民出行需求的线网优化配置,同时对设备进行全寿命周期的跟踪管理,以保障司机和车辆的最佳状态。与此同时,通过分析用户的出行习惯,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加丰富的有关候车、实时路线轨迹等信息,乃至为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智慧化的交通不仅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更能助力城市公共交通提升运行效率。腾讯2019 年复盘了深圳改革开放40 周年灯光秀的热力图,发现8 万人集中返回,交通疏导一定是个问题。而利用LBS 技术和腾讯生态体系下产生的大数据连接交通管理部门,有效验证了城市现有公交线路规划的合理性,进行新公交线路的设计,实现对交通、人流的精准管理。
材料二
大数据应用的最核心功能之一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优化。从现实来看,因信号控制不合理导致的通行资源浪费和交通延误十分明显。就控制范围而言,信号控制可以分为单路口信号控制、干线协调控制(线控制)和区域信号协调控制(面控制)。在模型方面,当前国内外单路口信号控制从模型到应用已经成熟,干线协调控制也有大量应用型产品和案例,但区域协调控制技术应用案例有限。在系统控制软件方面,目前中国依然主要依靠SCOOT、SCATS 以及美国、西班牙等研发的系统,国内自主研发的软件应用很少。自20 世纪80 年代至今也在尝试建立适合中国混合交通流特性的控制系统。
对于视频识别技术的研究,由于其算法的复杂度以及目标行为的多样性等原因,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在国外已有成熟的智能视频监控产品,可以在监控系统中实现异常状态自动报警的功能。中国城市视频监控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以每千人拥有的视频监控数量作为指标,目前中国摄像头密度最高的北京市每千人拥有摄像头数量为59个,仅仅相当于英国平均水平的80%、美国的60%.而二线城市摄像头覆盖率更低。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二线城市的摄像头数量为5万〜10万个;三线城市则<5万个。就摄像头密度而言,三线城市的摄像头密度远远低于10个/千人。
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也是痛点之一。目前数据的碎片化所形成的分割,以及企业之间的壁垒等,容易造成一种“孤岛”现象,很多数据不能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要使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和服务模式更加智慧化、人性化,离不开共享数据。
材料三
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三号卫星经过在轨测试,空间信号用户测距误差达到0.5m,系统定位精度达到2.5m〜5m。除了加快编织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网络之外,我国正在同步开展北斗星基增强系统建设,形成全国“一张网”,可提供实时cm 级、mm 级高精度定位服务。
北斗系统应用目前已经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北斗车联网平台。截至2018 年,已经有500 多万辆营运车辆上线北斗系统,车联网平台通过提醒驾驶员超速与疲劳驾驶等信息,使得道路运输重大事故率和人员伤亡率均下降近50%.2017 年12 月,江西省首条智慧高速公路宁定高速公路建成试运营。在高速公路沿线利用北斗等技术,可对车流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同时整合报警手机定位、路况预判等功能,实现对交通事故的快速处置。2017 年3 月,北京公交公司基于北斗基础数据的大数据分析,对公交车发车时间进行调整。上海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立了智能公交位置服务系统,能够对公交到站时间进行精准预报,误差时间<1min,通过公交调度、实时信息采集,降低公交公司10%以上的运营成本。北斗智能支付方案要求每辆车安装北斗模块,手机安装APP 后即可使用支付服务,该模式相对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ETC)、车牌识别技术的支付场景可延展性更强。随着北斗系统应用的推广,力争把中国的ITS 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实时、准确、高效和可靠的综合性交通管理系统
(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智能交通”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智能交通的发展取决于通信技术、计算能力以及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
B.未来智能交通在解决“城市交通病”的问题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C.未来大数据可以改造传统公交模式,提供便捷、个性、精准的智能服务。
D.智慧化交通可以解决公共线路规划问题,精准快速地处理公共交通事件。
(2)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制约我国“智能交通”发展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主开发的软件应用不多
B.缺乏企业数据保护政策
C.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D.很多数据没有形成共享
(3)根据材料三,下列对“北斗三号”卫星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组建全球的北斗卫星网络。
B.提供实时高精度定位服务。
C.实现对交通事故快速处置。
D.减少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
(4)下列选项不属于“智能交通”服务的一项是
A.自驾车出行,使用高德地图进行路况导航。
B.出行时,使用二维码扫码提取摩拜自行车。
C.公交车站候车时,用手机查看公交车辆进站时间。
D.在地铁售票机上选择出发地和目的地,然后投币买票。
(5)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要说明未来智能交通在国家发展中的意义。组卷:4引用:2难度:0.6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24分。(一)(共19分)
-
2.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幕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取材于司马迁《史记》) ②李广非大将才也,行无部伍行阵,人人自便,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大敌则覆矣。太史公叙广最得意处,在为上郡太守以百骑御匈奴数千骑,射杀其将,解鞍纵卧,然此固裨将之器也。若夫堂堂之阵,正正之旗,进如风雨,退如山岳,广岂足以乎此哉?淮南王谋反,只惮卫青与汲黯而不闻及广。太史公以孤愤之故,叙广不啻口出,而传卫青若不值一钱,然随文读之,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
(取材于黄淳耀《史记评论》) ③太史公言:“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乐从广而苦程不识。”司马温公【1】则曰:“效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二者皆一偏之论也。以武定天下者,有将兵,有将将。为将者,有攻有守,有将众,有将寡。不识之正行伍,击刁斗,治军簿,守兵之将也。广之简易,人人自便,攻兵之将也。束伍严整,斥候详密,将众之道也。刁斗不警,文书省约,将寡之道也。严谨以攻,则敌窥见其进止而无功。简易以守,则敌乘其罅隙而相薄。将众以简易,则指臂不相使而易溃。将寡以严谨,则拘牵自困而取败。故广与不识,各得其一长。
(取材于王夫之《读通鉴论》)注释:【1】司马温公,即主持编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士吏治军簿至明 治:办理 ②然虏卒犯之 卒:士兵 ③然此固裨将之器也 固:本来 ④若夫堂堂之阵 若夫:至于 ⑤而传卫青若不值一钱 传:记载 ⑥匈奴畏李广之略 略:韬略 ⑦虽无功犹不败 虽:虽然 ⑧鲜不覆亡 鲜:少
(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
程不识严格要求部队的编制和行伍营阵的部署。
B.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士兵们也大都愿意跟随李广而挖苦程不识。
C.叙广不啻口出。
陈述李广(的事迹)脱口而出。
D.束伍严整,斥候详密。
约束部队纪律严明,侦察详细周密。
(3)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
②则敌乘其罅隙而相薄。
(4)黄淳耀认为“李广非大将才也”,你赞同这一看法吗?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加以说明。组卷:36引用:3难度:0.4
(二)根据要求,完成下题。(共5分)
-
3.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卫灵公》) ②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论语•卫灵公》)
③子曰:“其言之不怍也,则为之也难。”
(《论语•宪问》) 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以上三则语录中孔子对言语的看法,并选择其中一则,结合你的言语生活作简要分析。组卷:23引用:3难度:0.6
三、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
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
途中见杏花
吴融①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吴融:晚唐诗人,受政治局势影响,几度被贬,漂泊一生。②帝乡:指长安。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有枝红杏伸出墙头,正好被踟蹰在墙外路上的“行人”看到。
B.颔联的意思是说自己想“长得”赏花,又担心此处难以停留而遗憾。
C.颈联的文字中虽然不见有“花”字,却能使人感受到“花”的孤寂。
D.尾联借回忆起“帝乡”千万树杏花盛开,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2)下面诗句都有“蝶”,与“春浅香寒蝶未游”中“蝶”的形象特点相似的一项是
A.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B.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驾《雨晴》)
C.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菊花》)
D.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3)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化用了这首诗的首句。请简要分析,两诗由“一枝红杏”而引发的联想和感触有何不同。组卷:49引用:4难度:0.5
(三)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
-
12.作文
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在达成目标的征程中,有很多方面的因素都在发挥作用,比如信念、方法、策略以及反思等等。
请选择一个方面,将“_______的力量”补充完整作为文章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组卷:7引用:3难度:0.7 -
13.按要求写作。不少于700字。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代表党和国家,给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颁发勋章和奖章。核物理学家于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人民教育家于漪、防沙治沙的楷模王友德、“敦煌女儿”樊锦诗……他们胸前金灿灿的奖章,仿佛在向我们生动地讲述着奋斗者的故事,折射出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的精神,告诉我们平凡的人可以拥有不平凡的人生,平凡的工作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一枚奖章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有细节、有描写。将题目抄在答题纸上。组卷:10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