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年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考语文适应性试卷(一)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以易解史,即是以易学思维来认识历史、评论历史。这是中国传统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班固作为封建正统史家的代表,他撰述《汉书》,“综其行事,旁贯‘五经’”,自觉以儒家思想作指导。而在儒家“六经”中,《周易》在班固心目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他以“六经”为诸子之源,而视《周易》为“六经”之首,“《易》的尊崇地位的确立,班固是立了功的。”正因此,《汉书》重视以易解史,成为汉代史学以易解史的重要代表。
    《汉书》深受《周易》及汉易时代天人一体思维的影响,以易学思维为依据,以历史学的形式对天人关系做出了新的探讨,从中表达了对于社会和谐的向往与追求。
          首先,“列人事而因以天时”。《四库全书》说:“《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汉书》在天人关系上,明确认为人事需要顺应天道。《律历志上》说:“《易》金火相革之卦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又曰‘治历明时’,所以和人道也。”班固明确认为,“列人事而因以天时”,这是孔子作《春秋》的旨趣,也符合《易》的精神。这里所引“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和“治历明时”,分别出自《革卦》的《彖辞》与《象辞》,前者以汤武革命之事发论,肯定其乃顺天应人之举,所以取得成功;后者字面含义是整治历法以明四时之序,意为治理国事需要取象历法。二者其实都是强调人事需要取法天道,也只有取法天道才能成功。
          其次,“财成辅相天地之宜”。人道仿效、顺从天道是促成人事的先决条件。如何仿效、顺从天道?《汉书》以《易传》为依据,提出了“财成辅相天地之宜”的思想。《汉书》的这一思想,集中见于《货殖传》的叙述,文中阐发了“育之以时,而用之有节”的思想,主张要顺应自然节气,养育积蓄万物,以足备功用。其中“后以财成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一语出自《泰卦•象辞》,这里“后”指圣人君主,“财”通“裁”,是讲如何调整和节制天下万物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问题。而“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一语出自《系辞上》,孔颖达随文疏曰:“谓备天下之物,招致天下所用,建立成就天下之器以为天下之利。”论述了物与用、器与利的关系,只有达到相互间的平衡,才能成就天人之间的和谐。
          再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汉书》不但强调天人、物我的和谐,而且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其一,“上下序而民志定”,肯定上下、尊卑秩序的建立是达成社会和谐的基础。这句话源于《履卦•象辞》,原文为:“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意思是说只有辨明上下秩序,百姓才能安定其志。其二,人主需“德配天地”,以德治民,以德服远。《汉书》强调君德的思想依然来自于《易传》。所谓“德配天地,明并日月”,语出《乾卦•文言》,原话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里所谓“大人”,当然是指统治者。《汉书》以《易》为据,希望统治者德配天地,从而实现社会和谐、万邦和谐的理想。
    (摘编自汪高鑫、陶有浩《<汉书>的以易解史》)(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班固认为《周易》是“六经”源头,在他心中《易》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他撰述《汉书》重视以易解史。
    B.班固首先提出人事需要顺应天道,认为这是孔子作《春秋》的旨趣所在,也符合《周易》取法天道的精神。
    C.《汉书》提出“财成辅相天地之宜”,主要是为了建立上下、尊卑的思想,从而达成社会和谐的理想。
    D.《汉书》中的天人关系包含天人、物我与人际关系,其追求的社会和谐则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先阐释“以易解史”的概念,然后由它是中国传统史学的显著特点引出《汉书》的“以易解史”。
    B.文章主体采用并列式结构,依次从三个层面论述了《汉书》以《易》为据、对天人关系作出的新探讨。
    C.文章第三段指出《汉书》“人事需要顺应天道”的思想与《易》的顺天应人、治历明时的精神实质相同。
    D.为论证《汉书》深受《周易》影响,文章通过大量援引《易》中的相关文句来印证作者的主要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书》主张遵循自然变化规律,讲求万物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平衡,体现了班固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追求。
    B.《汉书》肯定尊卑秩序的建立是达成社会和谐的基础,这一主张体现了班固的封建正统思想,需要辩证地看待。
    C.《汉书》以易学思维为依据,强调“德”的重要作用,与今天我们提倡的“立德树人”“德才兼备”有相似之处。
    D.《汉书》在儒家思想指导下,从新角度探讨天人关系,对《周易》及汉易时代天人一体思维有重要的影响。

    组卷:8引用:1难度:0.6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20年12月12日,为纪念《巴黎协定》五周年,进一步动员国际社会加强气候行动和推进国际合作,联合国及有关国家倡议举办了2020气候雄心峰会。2020年9月,中国首次提出了“2060碳中和”目标,与2030年碳排放达峰共同组成“30•60目标”。与此同时,欧盟、日本、韩国等主要经济体也在2020年相继宣布要在2050年前后实现“碳中和”,其他近110个国家也都做出了同样的零碳承诺,这意味着21世纪第三个十年绿色可持续经济低碳竞争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基调。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和国家对绿色项目的支持,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被倒逼在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等环节进行绿色升级转型。相比之下,绿色金融法律与相关政策配套有些滞后。2020年10月29日,《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通过,作为全国首部绿色金融法规,它为我国绿色金融法律与标准体系的完善迈出了重要一步。
    (摘编自刘锦涛《“全球绿色低碳经济之战”打响》)材料二:
          绿色贸易壁垒应用广泛,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欧盟提高了进口茶叶的安全及卫生标准,对其中农药残留检查极其严格,比原标准高出100~200倍。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科技水平,制定严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标准,而且其标准不仅针对最终产品,还要涉及产品的原材料、生产过程、包装、使用和废弃后对环境的影响等多方面。绿色贸易壁垒有善意与恶意之分。恶意绿色壁垒严重违背了WTO的基本原则,极大地破坏和扭曲了公平贸易的理念。这种壁垒应该受到世界范围的抵制和讨伐。善意的绿色壁垒,是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的积极响应。例如,《关于破坏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署,使原使用氟利昂的制冷设备、冰箱、各类化妆品等逐步退出市场。
    (摘编自邢飞龙《绿色壁垒拦路虎还是加速器?》)材料三:
          截至2019年底,我国碳强度比2015年下降18.2%,提前完成“十三五”约束性目标任务。但不可否认,实现2030年达峰目标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绝非易事。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建设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发展非化石能源、削减化石能源消费量。加大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力度,改变公众传统的消费理念和习惯,形成绿色低碳的消费方式等。而推动这些重大变革,离不开工信、交通、电力、金融、社会保障等部门共同努力。比如,在能源结构转换的过程中,可能会涉及煤炭采掘等高碳产业链中的传统产业工人的转移问题。一方面,要为这些传统产业工人提供培训的机会,帮助其顺利转岗;另一方面,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转岗困难的老职工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摘编自李莹《降碳减排需要各行业各部门拧成一股绳》)材料四:
          模拟研究显示,2021年~2030年期间,我国投资到新能源汽车产业、节能设备制造、新能源发电、绿色建筑、智能电网等绿色低碳产业总投资约8.5万亿元,累计拉动绿色低碳产业产值增加14万亿元,累计创造GDP增长约10.9万亿元,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约120万个。达峰行动带动的绿色低碳产业投入产出比为1.28(即达峰行动投资1元将带来GDP增加1.28元),高于传统基建产业(约1.20),略低于新基建产业(约1.30),有利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但与此同时在新发展格局下,出口明显减少,为了拉动经济,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模式必然会转为以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为导向的经济模式。这就意味着有可能需要增加更多电力,增加更多钢筋、水泥、玻璃、化工等产品消耗,也就意味着碳排放压力增大。另外,产业在国内转移将带来碳排放转移。本来要转移出去的高碳产业,有可能逐渐转移到中西部。
    (摘编自蒋洪强等《通过碳达峰行动构建新发展格局》)(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多数国家相继宣布“碳中和”或做出零碳承诺,意味着全球经济进入了以绿色可持续经济低碳竞争为主基调的新格局。
    B.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的不同,在贸易和环境问题上仍存在着矛盾,对绿色贸易壁垒仍有争议。
    C.2019年我国碳强度比2015年大幅下降,提前完成“十三五”约束性目标,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D.降低碳排放强度,是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靠生态环境部门的努力,还需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才能最终实现。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随着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国际社会通过建立订立国际协定及规则、发表宣言等形式形成了多国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的机制。
    B.《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是我国首部绿色金融法规,是我国为改变绿色金融法律与相关政策配套滞后做出的积极探索。
    C.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绝非易事,一方面传统产业工人需要转岗,同时新发展格局下短期内可能增加碳排放压力的风险。
    D.随着我国“30•60目标”的提出,我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加快,绿色低碳产业迎来了发展契机。
    (3)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中国实施“碳达峰行动”有哪些方面的重要意义?

    组卷:4引用:1难度:0.5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山地回忆
    孙犁
          从阜平乡下来了一位农民代表,参观天津的工业展览会。我们是老交情,已经快有十年不见面了。临走的时候,我一定要送点东西给他,我想买几尺布。他身上穿的是一种浅蓝的土靛染的粗布裤褂。这种蓝的颜色,使我想起很多事情,想起在阜平度过的三年战斗的岁月,使我记起很多人。
          那是个冬天,该是一九四一年的冬天,我打游击打到了这个小村庄,情况缓和了,部队决定休息一阵。我每天到河边去洗脸,河里结了冰,我登在冰冻的石头上,把冰砸破,浸湿毛巾,等我擦完脸,毛巾也就冻挺了。有一天早晨,我又登在那块石头上去,砸开那个冰口,正要洗脸,听见在下水流有人喊:“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
          这声音是那么严厉,我听了很不高兴。这样冷天,我来砸冰洗脸,反倒妨碍了人。心里一时挂火,就也大声说:“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
          我站在上风头,狂风吹送着我的愤怒,我听见洗菜的人也恼了,那人说:“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为什么不脏?”
          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象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十月严冬的河滩上,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的边沿,在寒风里,她抱着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这该是早饭的食粮。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我说:“我错了,我不洗了,你在这块石头上来洗吧!”
          她望着我,过了一会才说:“你刚在那石头上洗了脸,又叫我站上去洗菜!”
          我哭不的,也笑不的,只好说:“你真讲卫生呀!”
    “我们是真卫生,你是装卫生!你们一个饭缸子,也盛饭,也盛菜,也洗脸,也洗脚,也喝水,也尿泡,那是讲卫生吗?”她笑着用两手在冷水里刨抓。
    “这是物质条件不好,不是我们愿意不卫生。等我们打败了日本,占了北平,我们就可以吃饭有吃饭的家伙,喝水有喝水的家伙了,我们就可以一切齐备了。”
    “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女孩子望着我,“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
    “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八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我这样对她讲,当时觉得这样讲了以后,心里很高兴了。
    “光着脚打下去?”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
          我一时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问:“你说什么?”
    “说什么?”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不会求人做一双?”
    “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她端着菜走了,我在河边上洗了脸。我看了看我那只穿着一双“踢倒山”的鞋子,冻的发黑的脚,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
          第五天,我穿上了新袜子,我也和这一家人熟了。女孩子的父亲是个生产的好手,他正计划贩红枣到曲阳去卖。部队重视民运工作,上级允许我帮老乡去作运输,每天打早起,我同大伯背上一百多斤红枣,顺着河滩,爬山越岭,送到曲阳去。女孩子早起晚睡给我们做饭,饭食很好。一天,大伯说:“同志,你知道我是沾你的光吗?”
    “怎么沾了我的光?”
    “往年,我一个人背枣,我们妞儿是不会给我吃这么好的!”
          我笑了。女孩子说:“沾他什么光,他穿了我们的袜子,就该给我们做活了!”她问:“你们跑了快半月,赚了多少钱?”
          我们一同数了票子,一共赚了五千多块钱,女孩子说:“够了。”
    “够干什么了?”大伯问。
    “够给我买张织布机子了!这一趟,你们在曲阳给我买架织布机子回来吧!”
          没人反对女孩子这个正义的要求。我们到了曲阳,把枣卖了,就去买了一架机子。我们分着背了回来,累的浑身流汗。这一天,这一家人最高兴,也该是女孩子最满意的一天。以后,女孩子就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了:纺,拐,浆,落,经,镶,织。
          当她卸下第一匹布的那天,我出发了。从此以后,我走遍山南塞北,那双袜子,整整穿了三年也没有破。一九四五年,我们战胜了日本强盗,我从延安回来,在碛口地方,跳到黄河里去洗了一个澡,一时大意,奔腾的黄水,冲走了我的全部衣物,也冲走了那双袜子。黄河的波浪激荡着我关于敌后几年生活的回忆,激荡着我对于那女孩子的纪念。
          开国典礼那天,我同大伯一同到百货公司去买布,送他和大娘一人一身蓝士林布,另外,送给女孩子一身红色的。大伯没见过这样鲜艳的红布,对我说:“多买上几尺,再买点黄色的!”
    “干什么用?”我问。
    “这里家家门口挂着新旗,咱那山沟里准还没有哩!你给了我一张国旗的样子,一块带回去,叫妞儿给做一个,开会过年的时候,挂起来!”
          他说妞儿已经有两个孩子了,还像小时那样,就是喜欢新鲜东西,说什么也要学会。
    1949年12月(选自《白洋淀纪事》,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年版,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我”想给农民代表买几匹布,主要是出于对他贫困生活、粗陋衣着的同情,也有对他们一家当年给予自己帮助的感激。
    B.小说写到女孩子用水沤的杨树叶做早饭,后文又写“给我们做饭,饭食很好”,用对比写出人民群众对革命战士的深厚情谊。
    C.小说用词精当,毛巾“冻挺了”传神地写出环境的恶劣;“纺,拐,浆,落,经,镶,织”一字一顿,表现出女孩子的勤劳聪慧。
    D.小说用第一人称的笔法,回忆“我”与阜平一家人的故事,围绕“布”一一展开情节,叙述自然,读来给人一种真实的感受。
    (2)小说主体部分由大量对话构成,这一写法有何好处?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3)孙犁的“荷花淀派”小说总是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组卷:10引用:1难度:0.5

三、语言文字运用

  • 9.请结合材料内容,给语言经济学下一个简要定义。不超过75个字。
          语言经济学发展至今不过50多年,作为一个迅速拓展的研究领地,它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不过,学界对于它的研究对象问题已经有了基本的共识。
          对于语言本身产生、演变规律的研究,见诸语言学、考古学和社会学的文献相对较多,尤以语言学为主。语言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语言的内部要素(语音、词汇、语言)进行,特别强调遵循语言自身规律,把一切不属于它们研究对象的东西排除在外。而语言经济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是把语言作为研究素材,用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分析。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边缘学科,语言经济学强调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来研究语言。语言的形成、发展、传播、更新和消亡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演化过程,人们的经济理性选择在此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因此,对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语言经济学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或借鉴。语言经济学的研究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语言产生、演变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可以归结为语言的作用或者语言的经济势能,这也是语言经济学的时髦话题,目前这一方面的理论相对成熟。

    组卷:6引用:2难度:0.7

四、写作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1925年,王淦昌考上清华,选择了特别喜欢的化学。1926年,“大沽口事件”爆发,日军军舰炮轰大沽口。王淦昌问老师叶企孙:“科技救国,您觉得我读什么专业比较好?”叶企孙说:“物理。”王淦昌于是放弃了喜欢的化学,毅然转到了物理系,后来成了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奠基人。
          2020年,湖南农村留守女孩钟芳蓉在高考中取得湖南文科第四名的好成绩。网友纷纷祝贺她,同时建议她选择待遇高的经管类专业。钟芳蓉说,我从小喜爱历史和文物,我决定报考考古专业,中国考古也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潜心研究。
          上述材料给了你怎样的思考?班级计划举行以“个人爱好与国家需要”为主题的班会,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7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