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天津市高考语文压轴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9分)
-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答 题。
《诗》云“如切如蹉,如琢如磨。”切蹉,追求完美;琢磨,追求卓越。人生于 世,无法干很多事,故切忌心浮气躁,每干一件事,便应发挥到极致。
比如作画,你必须坚持对大自然做长期静心的观察,才能让你的作品竹影扶疏,迎风摇曳;荷塘新叶,展露欲滴;兰蕙飘香,清芬可挹。一部《红楼梦》,为什么能 穿越历史的云河,传唱不衰?其中奥秘,全在于曹雪芹于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 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感动自己,①_____世人。创作的过程,有 ②_____的痛苦,也有追求完美的幸福。 ③_____,何止曹雪芹一人而已。一部《诗经》由远古的一滴繁露,淌成万世滥觞;一部《论语》被煲为心灵鸡汤,温暖一代又一代 人;还有那唐诗宋词,繁花满树,蓊郁了一个王朝的后花园。“盖文章者,经国之大 业,不朽之盛事。”古文人家,怀着对文字的敬畏,怀着崇高的文学使命感,怀着一 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从“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到“为人性僻眈佳句,语不惊人死 不休”,从烧画三千到毁诗八百,这都可见文人在文学创作上的精益求精。惟其如此_____,_____。
然而,当今社会,人们追求“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 品质。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震撼 退变 求全责备 B.震惊 蜕变 求全责备 C.震撼 蜕变 精益求精 D.震惊 退变 精益求精
A.他们就有了丰盈的人生,也有了传唱不衰的经典。
B.他们才有了丰盈的人生,才有了传唱不衰的经典。
C.他们才有了传唱不衰的经典,才有了丰盈的人生。
D.他们就有了传唱不衰的经典,也有了丰盈的人生。
(3)对选文中涉及文学常识及相关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曹雪芹“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B.《诗经》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C.《论语》儒家经典著作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D.杜甫诗仙为人性僻眈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组卷:64引用:7难度:0.6
二、(9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文化反映着城市的特质品位和形象风格,也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魅力所在。近年来,哈尔滨以“文化创城”为牵动,打造冰城符号,通过深度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文化韵味,培育出具有标志性的城市精神,展现出生机勃勃、大气厚重的文化新境界和文明新高度。
哈尔滨是一座音乐之城。19世纪末,歌剧、芭蕾、爵士乐等传入哈尔滨,与本地文化交融,诞生了中国最早一批音乐学院和交响乐团。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数以百计的业余合唱团定期、定点活动,音乐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2010年,哈尔滨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城”称号。音乐,是哈尔滨深入骨髓的文化印记,也是哈尔滨“文化创城”的发力点。2019年6月至10月,哈尔滨音乐厅、老会堂音乐厅等演出场馆及专业文艺院团,陆续推出136台264场国内外经典演出。
从2020年起,道里区提出打造具有冰城音乐文化特色的10公里“松花江文化旅游观光带”将东起中东铁路公园、西至松花江公路大桥的沿江10公里地带打造成一条集休闲活动、学习、展示于一体的文旅融合观光带。
(摘编自娄雪松《“文化创城”打造冰城符号,滋养一座城市》)材料二:
文化符号是记载人类发展历程的重要工具,文化是由多种多样、五彩缤纷的符号组合成的一个庞大的符号体系,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合理地选择并运用文化符号。对于文化符号的提取可以从当地文化、风土人情、民俗礼仪等方面入手,也可根据当地的文化传统深入挖据具有代表象征意义的符号。建筑本身就是凝结的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将恰到好处的文化符号运用到建筑设计中,赋予了建筑更多的精神文化内涵。城市文化符号包罗万象,如文字符号、色彩符号、图像符号、特色建筑等多种样态。城市文化符号是构成城市文化的最外层,当人们提及北京这座城市时,我们就会想到胡同、四合院、天坛、京剧等。法国作家雨果曾讲过,“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
位于黄河中游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在这座拥有浓厚文化的古城中有一条西大街,西大街的建筑体现的是仿唐建筑的风格,经过多年的岁月洗礼,现代人发现了西安西大街珍贵的文化内涵,将其进行新的改造,整个建筑立面的改造上延续着传统的历史文脉,对沿街原有的和新建的建筑都采用以唐风为主的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并下大功夫恢复了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城隍庙牌坊,大大增强了古城的历史特色。
建筑立面的设计也同样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手段,它通过色彩、形态、均衡、比例等造型元素,体现着建筑立面对城市文化符号的表达,建筑美不美观,好不好看,它需要经历岁月的检验,这些都是与建筑的色彩、形态、光影、结构等多种因素有关的,往往这些就是设计师们所要表达的。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历史需要不断地传承与弘扬,即通过对建筑立面的设计运用“象征”“引用”等表现手法来展现它深刻的寓意,在中国人的思想里那些缺乏高意的造型符号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那些蕴涵着丰富文化内涵、代表着城市文化的城市文化符号应用于建筑立面的设计中才有真正的深刻寓意。
一座城市的建筑立面体现着城市面貌的特点和视觉连续性,体现着城市文化特征,也可以说城市建筑设计的改造重点是对建筑立面的改造。在改造中,以尊重原有年代风格和特点为核心,保留结构,改变外观,将城市文化符号运用到现代建筑立面的设计上,不仅提高了使用价值,也提高了其艺术欣赏价值。在现代建筑立面设计中应按照形式类的法则,在大和谐中寻求小变化,以城市文化符号为设计手法进行改造设计,让现代建筑立面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感的实用艺术。
(摘编自李梅红《浅谈城市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立面设计中的应用》)材料三:
每天一份报纸,每月固定的《读者》和《知音》,这些许的文字信息需求,在小区门口的报刊亭就能实现。作为城市重要“文化符号”之一的报刊亭,承载着许许多多海口市民以及阅读爱好者的美好回忆。但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迅猛普及,这一原本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风景线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而正在逐渐消失,在第24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记者对海口市的多家报刊亭进行了实地走访。
“以前的报刊亭很多,相隔一公里就有一个,现在两三公里都不一定能见到一个,甚至有些新的小区周边乃至整条街上都没有一个。”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对报刊亭没有那么深的需求,但像他们这拨人都已经保持了30多年的阅读习惯了,每天一份报纸是必不可少的。
经营者也普遍反映生意不好做,读书看报的人越来越少,收入也就相应的少了很多。经营者章女士告诉记者:“原来一天从早到晚开门12个小时,现在能有4、5个小时就不错了,没有生意守着也白守,你看现在好多人都增加了很多‘副业’,要不然真没办法。”
每天在报刊亭购买报纸的人鲜而有之,记者蹲守海口某处报刊亭2个小时,才有一人路过购买一份报纸。市民李女士也表示,定期阅读的那些杂志和期刊,已经成了生活的部分了。“现在工作部比较忙,能闲下来阅读一下自己喜欢的书籍和杂志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虽然现在网络发达,很多人是手机不离手的,加上电商的出现也对传统书店和报刊亭等行业的冲击很大,但对于我们普通市民来讲,回家的途中路过报刊亭,买上一份读物很方便的,这对于我来说才是‘生活’。”李女士说,现在的报刊亭少了,没有以前那么方便了,但就算多走两公里也还是希望到店里翻一翻、看一看,这是一种情怀。
希望这一抹充满文化魅力的城市风景线不会消失,而是更好地为那些心存情怀的阅读爱好者们营造一个文化驿站、一个心灵港湾,也为这个城市,留下充满人情味的无限美好与遐想……
(摘编自《海口城市“文化符号”一报刊亭现状:经营难“副业”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哈尔滨着力打造冰城符号,提升城市魅力,有效地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境界和文明高度。
B.各种符号按既定规则组合在一起形成庞大的符号体系,形成了世界上各具特色的文。
C.作为城市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文化符号诸如文字、色彩等可成为城市的标志。
D.材料三以记者实地调查的形式报道海口文化符号--报刊亭的现状,比材料一更具权威性。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音乐作为哈尔滨城市文化的典型代表,历史悠久,演出常态化、多样化,而且深入市民内心,成为城市文化印记。
B.设计师在建筑立面中艺术化地表达各种造型符号,就能赋予建筑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展现这些符号的深刻寓意。
C.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造城市建筑设计的重点是对建筑立面的改造,城市文化符号又居于建筑立面改造的重要地位。
D.城市建筑立面体现着城市的文化特征,对城市建筑立面的恰当改造可以有效地提升建筑的实用功能以及审美价值。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四合院屋檐上雕刻的蝙蝠与寿字等,使北京四合院成为蕴涵着我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建筑。
B.徽派建筑,以白墙黛瓦,掩映于青山绿水之间,黛色又称青色,合在一起谐音为:清白。
C.旧时南京秦淮河两岸商铺林立,许多文人在乌衣巷、朱雀桥边尽显诗酒风流,一片繁华。
D.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举办,鸟巢、水立方传遍世界,这些建筑无疑成为北京的代表。组卷:14引用:4难度:0.6
三、(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余游四方,往往闻农夫细民倡情冶思之所歌谣,虽其辞为方言鄙语,而亦时有意义之存。其体不出于比、兴、赋三者。乃知诗者,出于心之自然者也。世之士多自号为能诗,而何其有意义者之少也!盖自诗之道分为门户,互合訾謷,意中各据有一二古人之诗以为宗主,而诋他人之不能知。是其诗皆出于有意,而所为自然者,已汩没于分门户、争坛坫①之中,反不若农夫细民倡情冶思之出于自然,而犹有可观者矣。又其甚者,务为不可解之辞,而用事则取其僻,用字则取其奇,使人茫然不知所谓,而不知者以博雅称之。以此为术,而安得有诗乎?此诗之一变也。
他山吴氏,年近八十矣,杖而访我于姑苏寓舍,因相与论诗。余曰:“君之诗宗何代乎?曰:“否。”“僻事以为奥,奇字以为古乎?”曰:“否。”“然则君之诗可观矣。”因出以示余。余为择别其合者若干首。他山晼晚②不遇,策杖行吟,时时惧其诗之不传,盖犹不能忘情于名者。余与世论诗多不合,而独喜他山所见略与余同,而他山顾欲得余言以为重。盖余昔读书山中,时当初夏,百鸟之噪于檐际者不绝也。一日黄鹂来为数啭百鸟皆喑已而争逐使之去复相与音鸣如故。余也方为黄鸟之远去,而他山犹欲争名于燕雀啁啾之间乎?他山曰:“吾以待之后也。”因书而归之。
(选自清•戴名世《吴他山诗序》)【注】①坛坫:古时盟会的场所。②晼晚:日将西,日将暮。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其辞为方言鄙语 鄙:轻视 B.盖自诗之道分为门户,互合訾謷 訾謷:攻讦,诋毁 C.然则君之诗可观矣 观:欣赏 D.因书而归之 归:赠给
A.而诋他人之不能知/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B.已汩没于分门户、争坛坫之中/师不必贤于弟子
C.而不知者以博雅称之/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D.因出以示余/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合理的一项是
A.一日黄鹂来/为数啭百/鸟皆喑已/而争逐使之去/复相与音/鸣如故
B.一日/黄鹂来/为数啭/百鸟皆喑/已而争逐使之去/复相与音鸣如故
C.一日黄鹂/来为数啭百鸟皆喑/已而争/逐使之去/复相与音/鸣如故
D.一日/黄鹂来/为数啭百/鸟皆喑已而/争逐使之去/复相与音鸣如故
(4)下列句子全都体现作者认为“他山犹欲争名”的一组是
①杖而访我于姑苏寓舍
②僻事以为奥
③奇字以为古
④然则君之诗可观矣
⑤他山顾欲得余言以为重
⑥吾以待之后也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⑤⑥
D.③④⑥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是戴名世为吴他山的诗集所写的序言,其中,作者也谈到诗歌创作的主张。
B.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农夫细民之歌谣,并将其定位为方言鄙语,认为其一无是处。
C.吴他山年近八十,过来拜访作者。作者与之论诗,觉得他的诗颇有可观的地方。
D.作者婉转地讽刺了吴他山与当世之人争名的做法。对此,吴他山是不予认可的。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务为不可解之辞,而用事则取其僻,用字则取其奇,使人茫然不知所谓。
②他山晼晚不遇,策杖行吟,时时惧其诗之不传,盖犹不能忘情于名者。
(7)作者在选文中提出了哪些与诗歌创作有关的见解主张?组卷:39引用:3难度:0.5
六、(10分)
-
8.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限36字以内)
在建的津门津塔将成为天津新的地标式建筑。津门的设计理念源于法国著名建筑拉德芳斯门。两座顶部相连的高楼构成巨大的“门”字型,象征着天津建设北方经济中心和世界港口大都市的包容与开放,津塔高336.9米,地上75层,地下4层,其外形设计则采用中国传统的折纸风帆造型,是现代建筑科技与中国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合,这组建筑将于2010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组卷:37引用:11难度:0.7
七、(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后浪”入选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后浪”,在当前大致是指90后、00后。这一代人多为独生子女,曾让人觉得“不着调”“太叛逆”,但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他们奋不顾身,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后浪”承担起了历史赋予他们的责任和使命,已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希望。
“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是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这是“前浪”对“启浪”的告白。时代的大潮滚滚向前,激荡的浪花属于每一个有梦想、有勇气、有担当的青年。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1)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2)“五四”青年节,校团委将举办以“时代青年,奋斗担当”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写一篇演讲稿,分享你的感悟与思考。
(3)以青年学生的身份给“前浪”写一封信,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27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