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1课 核舟记》2022年同步练习卷(4)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
-
1.指出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划线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组卷:53引用:1难度:0.7 -
2.选出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组卷:73引用:1难度:0.8 -
3.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54引用:1难度:0.7
三、文言文阅读。
-
9.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乙】 钱思公①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②,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③,卧则读小说④,上厕则阅小辞⑤,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⑥亦言:宋公垂⑦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欧阳修《归田录》)【注释】:①钱思公:即钱惟演,吴越王钱俶的儿子。②西洛:西京洛阳。僚属:官府的佐助官。欧阳修、谢绛等都曾是钱惟演的僚属。③经史:经书和史书。④小说:杂记类书籍.⑤小辞:指短小的诗词。⑥谢希深:即谢绛,欧阳修的朋友。⑦宋公垂:即宋绶,家富藏书,以读书敏慧强记著名。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②或遇其叱咄
③尝语僚属
④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
(2)下列句中划线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计日以还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B.弗之怠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C.而少所嗜好 峨冠而多髯者 (《核舟记》) D.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
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②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
③盖惟此尤可以思尔。
(4)【甲】【乙】两文列举的求学读书故事告诉我们组卷:14引用:1难度:0.5 -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游白水书付过①
苏 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②.浴于汤池③,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④百仞。山八九折,折⑤处辄为潭,深者缒石⑥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⑦,观山烧⑧,火甚。俯仰度⑨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⑩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注】①此文是作者远谪惠州时所作。白水:山名。过:苏轼第三子,名过。题目的意思是作者与儿子苏过同游白水山后写成此文交给苏过。②佛迹院:寺庙名。③汤池:温泉。④悬水:瀑布。⑤折:弯转。⑥缒(zhuì)石:用绳子系着石头向下。⑦倒行:顺来路往回去。⑧山烧:一说夕照景象,一说山火。⑨度:越过。⑩击汰:击水。汰:水波。掬:用双手捧取。珠璧:喻星月在水中的倒影。二鼓:二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食馀甘煮菜
②顾影颓然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和“折处辄为潭”中的“为”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B.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
C.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4)作者在这篇游记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组卷:121引用:4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