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陕西省宝鸡市千阳中学高考化学质检试卷(四)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碳中和”是指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对实现“碳中和”不具有直接贡献的是( )
组卷:20引用:1难度:0.6 -
2.反应C2H2+2CuCl→Cu2C2+2HCl可用于制备有机反应催化剂乙炔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7 -
3.300K时,反应
(g)+2Br2(g)
Br-光照-Br(1)+2HBr(g)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有关该反应ΔH和ΔS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9引用:1难度:0.6 -
4.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3引用:1难度:0.5 -
5.D-松醇(结构简式如图)对Ⅱ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功效(已知:当碳原子上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这个碳原子就称为手性碳原子)。下列关于D松醇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26引用:1难度:0.6 -
6.某兴趣小组设计用氯化钙溶液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实验,如图所示,结果实验时,均产生了与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的白色沉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0引用:1难度:0.5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5分。
-
18.现有HA、HB 和H2C三种酸。室温下用0.1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0.1mol•L-1的HA、HB两种酸的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随滴入的NaOH 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
(1)a点时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2)曲线I 上的c点对应的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已知常温下向0.1mol•L-1的NaHC 溶液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
①若测得此溶液的pH=1,则NaHC的电离方程式为
②若在此溶液中能检测到H2C 分子,则此溶液中c(C2-)
③若H2C 的一级电离为H2C=H++HC-,常温下0.1mol•L-1H2C溶液中的c(H+ )=0.11mol•L-1,则0.1mol•L-1NaHC溶液中的c(H+)组卷:94引用:5难度:0.5 -
19.我国科学者突破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中关键的一步是将二氧化碳在双金属固溶体氧化物催化剂ZnO-ZrO2下变成甲醇。由CO2制备甲醇过程可能涉及反应如下:
反应Ⅰ:CO2(g)+3H2(g)⇌CH3OH(g)+H2O(g)ΔH1
反应Ⅱ:CO2(g)+H2(g)⇌CO(g)+H2O(g)ΔH2>0
试回答下列问题:
(1)CO2和H2合成甲醇(反应Ⅰ)的反应历程如图甲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反应Ⅰ的ΔH1
(2)在一定条件下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H2和1.5molCO2仅发生反应工,实验测得不同反应温度与体系中CO2的平衡转化率的关系如表所示:温度(℃) 500 T CO2的平衡转化率(%) 70 60
(3)起始时n(CO2):n(H2)=1:10,维持恒压36MPa时,甲醇的选择性(生成甲醇所用的含碳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与总消耗的含碳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比值)、CO2的转化率、CO的选择性(生成CO所用的含碳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与总消耗的含碳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比值)随温度(T)变化如图乙所示。温度高于260℃时,随温度升高,CO2的转化率提高而甲醇的选择性降低。试分析其原因为
(4)另有科学者利用电解法将CO2转化为甲醇的原理如图丙所示,写出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组卷:13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