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中考道德与法治一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20分)
-
1.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_____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 )
组卷:7引用:5难度:0.8 -
2.下列对于近一年来有关时事政治的表述,你认为正确的有( )
①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实现这一目标任务的国家
②我国首颗也是全球首颗晨昏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三号E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③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实验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
④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顺利将3名航天员翟志刚、景海鹏、聂海胜送入太空组卷:0引用:1难度:0.7 -
3.下列对于近一年来有关时事政治的表述,你认为错误的有( )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公布
②《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印发
③《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北京联合宣言》发布
④2022年1月1日,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正式生效组卷:0引用:1难度:0.8 -
4.2021年江西省“新时代好少年”林心悦,就读于景德镇市特殊教育学校,她出生在农村低保家庭,因先天性耳聋身体也不像常人那样,但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在学习中要比健全学生付出更多艰辛和努力,在家里更是独揽家务活,体贴懂事,孝顺父母,成为师生眼中的优秀少年。林心悦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自强助力青春成长,要有坚强的意志
②生命是坚强的,守护生命就能变得坚强
③唯有挫折,才能成就生命的精彩
④尽孝在当下,应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组卷:31引用:3难度:0.7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13.☆仰望法治星空
情境2021年7月21日,中央网信办决定即日起启动“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大力整治网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问题乱象。其中特别提及,严禁16岁以下未成年人出镜直播。
(1)请对以上情境进行点评。
情景2021年2月22日下午,在重庆无人机逼停单轨列车,个别放飞者负有重大责任。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禁止下列危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行为:在地面或者高架线路两侧各100米范围内升放风筝、气球等低空飘浮物体和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对这些行为,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从法律角度对上述事件进行评价。材料 体现的观点 2021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 ① 第一条为了防止食品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② 组卷:6引用:1难度:0.3 -
14.☆关注国家发展
材料一: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一中“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句话的理解。
材料二: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于2021年2月25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减贫理论也是研究前沿。在脱贫攻坚实践中,中国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既是取得脱贫攻坚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所在,也是为全球减贫贡献的中国智慧所系。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脱贫攻坚精神,是由为脱贫攻坚作出贡献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农村广大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志愿者等,在脱贫攻坚战中书写锻造而成的。
▲摆脱贫困,难;巩固脱贫成果,更是不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这个起点,擦亮着奋斗的底色,凝聚着迈向更好生活的力量。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材料三:济宁市政府在工作报告中对2022年的工作进行了梳理与规划,以下文段来源于济宁市政府工作报告。
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建平台、育主体、优生态、创品牌,让创新创造活力在济宁大地竞相迸发。坚定不移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百亿产业、百亿园区、百亿强企“三百”工程,经济总量加速突破,发展质量加速提升,位次排名加速前移。坚定不移推进文化“两创”,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办会规模、国际影响力、国际传播力实现更大突破,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建设全国一流文化名市。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倾力绘就美丽济宁新画卷。坚定不移推进城乡共同富裕,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努力让群众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普惠的教育、更优质的医疗、更可靠的保障。
(3)依据材料分析2022年为实现我市重大发展,造福广大市民,我市决定在哪些方面发力?组卷:2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