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上册《5.2 探究物质的密度》2023年同步练习卷(4)
发布:2024/8/31 14:0:8
一、选择题
-
1.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装着高度相同的水、盐水、煤油,则质量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6 -
2.一木块的体积是0.5m3,密度是0.4g/cm3,则木块的质量是( )
组卷:8引用:2难度:0.7 -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中可知,水温度从8℃降到2℃的过程中,其密度( )
组卷:408引用:6难度:0.9 -
4.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体积、质量关系图象,由图可知( )
组卷:7引用:2难度:0.9 -
5.平常说“棉花比石头轻”,实际上是指( )
组卷:2引用:1难度:0.9 -
6.某同学测出几个长方体的质量和体积,并求出了每个长方体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数据如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m/g V/cm3 m/V(g/cm3) 铁块1 79.0 10 7.9 铁块2 157.5 20 7.9 松木块1 6.0 10 0.6 松木块2 24.0 40 0.6 组卷:31引用:4难度:0.7
三、解答题
-
19.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如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物质 实验次数 体积
(厘米3)质量
(克)质量/体积
(克/厘米3)甲 1 10 18 1.8 2 20 36 1.8 3 30 54 1.8 乙 4 10 8 0.80 5 20 16 0.80 6 30 24 0.80
②分析表中实验次数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是不同的。
③分析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知密度大。组卷:7引用:3难度:0.5 -
20.旦增和达珍在做“探究密度概念的建构”实验时,得到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物体 m/g V/cm3 (g/cm3)mV1 铝块1 54 20 2.7 2 铝块2 108 40 2.7 3 松木1 108 216 0.5 4 松木2 10 20 0.5
(2)由上述实验我们引入了密度的概念。可见,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无关”或“有关”)。
(3)达珍注意到铝块1有一部分磨损了,那么磨损掉的一部分的铝块与完整的铝块相比,它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上述实验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中的 图线反映了铝块的实验情况。组卷:456引用:1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