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ㅤㅤ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了一场名为“大唐风华”的博物展,参观者。此次展览的展品既有镂刻精巧的法门寺地宫珍宝,也有展现唐代风俗的壁上丹青,还有呈现胡风汉俗的三彩陶俑和多元共存的珍贵文物。每一件展品无不巧妙绝伦。回望大唐,不禁感(kǎi),那里不仅有羽扇纶巾、才华卓越的大唐诗人,有粗豪迈、持戈保卫社稷的英雄将领,也有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昂扬气象,汲取四方奇风异俗的博大胸怀。不仅大唐风华在过去对民族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在今天乃至未来也将发挥着重要的启迪和激励作用
    (1)文中加点字“犷”的读音正确的是
     

    A.kuǎng
    B.kuàng
    C.guǎng
    D.guāng
    (2)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
     

    A.嘅
    B.忾
    C.概
    D.慨
    (3)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连绵不断
    B.络绎不绝
    C.川流不息
    D.纷至沓来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大唐风华不仅在今天乃至未来发挥着重要的启迪和激励作用,在过去对民族文化也产生过深远影响。
    B.不仅大唐风华在过去对民族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在今天乃至未来也将发挥着重要的激励和启迪作用。
    C.不仅大唐风华在今天乃至未来发挥着重要的启迪和激励作用,在过去对民族文化也产生过深远影响。
    D.大唐风华不仅在过去对民族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在今天乃至未来也将发挥着重要的启迪和激励作用。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2.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
    ②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会感到陌生。
    ③但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一切都将化为美丽的风景。
    ④岁月不会倒流,前面永远是陌生的水域。
    ⑤这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那样漫长的岁月。

    组卷:7引用:2难度:0.5
  • 3.12月13日,是我国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铭记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激励同学们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学校举办了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的活动,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下列发言中,语言不得体的一句是(  )

    组卷:22引用:2难度:0.5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小园
    陆游
    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
    【注释】①此诗作于诗人被朝廷罢官的第二年-淳熙八年(1181)四月,当时陆游闲居在浙江山阴三山。②烟草:荒草。③柘(zhè):树名,其叶可养蚕。④阴阴:幽暗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第一句的意思是:小园野草茂盛、长势飞快,就像烟雾弥漫一样,很快便与邻居家的小园相接起来。
    B.本诗一、二句写景,描写的是小园春末夏初时节简朴但又宁静的秀丽风光。
    C.本诗三、四句写诗人卧读陶渊明的诗作,还没有读完便趁着微雨去田间锄地去了。
    这两句真实、生动地写出陆游晚年生活的忙碌、艰辛和劳苦。
    D.诗中描绘了故乡桑柘阴阴的田园风光和锄瓜插秧等农家生活。内中既有闲居生活的乐趣,更有无端被贬、壮志难酬的悲愤。
    (2)陆游曾谈到自己闲居山阴时的生活,有诗云:“研朱点周易,饮酒和陶诗。”可见,他的确喜爱读陶渊明的诗,请你简要说一说,诗人爱读陶诗的原因。

    组卷:12引用:2难度:0.5

四、名著阅读。(10分)

  • 12.《昆虫记》观分享,谈感受
    下面是某网上书店的宣传海报,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昆虫记》是如何体现海报中所宣传的“自然之真”和“人文之暖”的。

    组卷:59引用:7难度:0.9

五、写作。(50分)

  • 13.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我们觉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
    ㅤㅤ半岁时,江梦南因误用药物失聪,开始学说话的时候,从字、词到日常用语,她对着镜子学口型、摸着父母喉咙学发音,通过读唇语学会“听”和“说”。从小到大,凭借优秀的学习成绩,她成为家乡小镇上近年来唯一考上重点大学,最终到清华念博士的学生。
    ㅤㅤ请根据以上材料,挖掘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或者真实材料,以“绝不服输”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要求:字数在600字以上;书写规范工整;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组卷:11引用:5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