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东高级中学、姜堰中学、沭阳高级中学三校联考高三(下)月考生物试卷(4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1.下列关于化合物的表述,正确的是(  )

    组卷:20引用:7难度:0.8
  • 2.参与Ca2+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是一种能催化ATP水解的酶,称为Ca2+泵,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1引用:3难度:0.8
  • 3.请据图分析下列有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7引用:2难度:0.7
  • 4.一个处于培养状态下的细胞株,处于细胞周期各时期的均有若干,其数量与时长成正比,已知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如表格所示(单位:小时):
    G1 S G2
    5 7 4 1 0.5 1 0.5
    现对该细胞株依次进行如下操作:①加入DNA合成抑制剂;②维持12小时;③去除DNA合成抑制剂;④维持12小时,⑤加入DNA合成抑制剂;⑥维持7小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3引用:5难度:0.6
  • 5.取某动物(XY型,2n=8)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有丝分裂周期后形成两个相同的精原细胞,将所得子细胞全部转移至普通培养基中完成减数分裂(不考虑染色体片段交换、实验误差和细胞质DNA)。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42引用:5难度:0.6
  • 6.HIV的RNA在人体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如图表示HIV在T淋巴细胞内的增殖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108引用:10难度:0.5
  • 7.人体造血干细胞中9号染色体上原癌基因ABL所在的片段,转移至22号染色体上BCR基因所在的区域,形成一个新的BCR-ABL融合基因,该基因的表达使造血干细胞出现增殖失控而导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2难度:0.6
  • 8.埃及斑蚊是传播某种传染病的媒介.某地区在喷洒杀虫剂后,斑蚊种群数量减少了99%.但一年后,该种群又恢复到原来的数量,此时再度喷洒相同的杀虫剂后,仅杀死了40%的斑蚊.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组卷:29引用:5难度:0.9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7分。

  • 25.肠道微生物对宿主健康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缺乏对特定菌株进行基因编辑的有效手段。科研人员尝试使用M13噬菌体作为载体,对大肠杆菌进行基因编辑。
    (1)M13噬菌体与T2噬菌体相似,能够侵染大肠杆菌,其蛋白质外壳留在菌体外,头部的
     
    注入菌体内,指导子代噬菌体的复制增殖。与T2噬菌体不同,被M13噬菌体侵染的大肠杆菌不发生裂解。
    (2)科研人员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特异性序列(sgfp )、Cas酶基因与利用特定方法得到的M13噬菌体的环状DNA进行重组,构建重组基因编辑质粒(pCG),如图1。

    ①构建pCG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
     

    ②以pCG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特异性序列(sgfp )经
     
    过程形成的RNA,会靶向结合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从而使Cas酶能够切割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3)科研人员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获得GS菌株。先用添加GS菌株的饲料喂养小鼠,一段时间后,将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小鼠用添加含
     
    的M13噬菌体和
     
    的饲料喂养,以筛选获得肠道微生物被基因编辑的小鼠。本实验对照组使用的质粒应当包括图1中的
     

    A.Cmr
    B.sgfp
    C.Ori
    D.Cas
    (4)为确认M13噬菌体作为载体对大肠杆菌进行基因编辑的可行性和特异性,科研人员检测肠道微生物的变化,结果如图2。
    ①图2中,标号为a、c的区域分别代表含有红色荧光的微生物和无荧光的微生物,b区域代表含有
     
    荧光的微生物。
    ②图3-1为实验组第0天小鼠肠道微生物的荧光情况,请在图3-2中标注该组小鼠第14天时肠道微生物的荧光区域编号。
    ③图2表明,实验组中M13噬菌体能
     

    组卷:83引用:5难度:0.6
  • 26.穆勒由于对辐射诱发基因突变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其中最为人称道的还是他设计出的一系列检测和保存基因突变的方法。
    (1)若果蝇的常染色体发生隐性致死突变,则此基因始终保持在
     
    (填“纯合子”或“杂合子”)中,在逐代的随机交配中,基因频率会逐渐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已知果蝇2号染色体上翻翅(A)对正常翅(a)为显性、星状眼(B)对正常眼(b)为显性,穆勒创建了突变体果蝇品系,部分基因分布如图1所示。A、B基因均具有纯合致死效应,两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交叉互换,这种品系的果蝇自由交配后代基因型为
     
    ,这种后代不发生分离的品系称为平衡致死系。

    (3)利用平衡致死系创立的2号染色体突变检测技术路线(如图2),可检测出未知基因突变的类型(如显/隐性、是否致死等)。
    ①若在F1代观察到新性状,则突变类型为
     
    (显/隐性、是否致死);
    ②若在F1代未观察到新性状,则取F1代翻翅正常眼个体随机交配,观察F2代的表现型和比例。
    若F2中新性状个体占
     
    ,则突变类型为
     

    若F2中未出现新性状,则突变类型为
     
    ,突变基因存在于F2表现型为
     
    的果蝇中。

    组卷:15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