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3-2014学年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二(下)暑假化学作业(7)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硝酸被称为“国防工业之母”是因为它是制取炸药的重要原料.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性质不相对应的一组是(  )

    组卷:69引用:11难度:0.9
  • 2.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16引用:8难度:0.7
  • 3.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如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 NH3与浓盐酸挥发的HCl气体反应产生了NH4Cl固体
    B 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 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
    C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 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
    D 干燥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3是一种可溶性碱

    组卷:119引用:10难度:0.7

二、非选择题

  • 10.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某校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A为注射器,B为两端长短不等的U形管,C是装有NaOH溶液的烧杯,D处是绕成螺旋状的铜丝,K1、K2是止水夹。
    (1)实验时,为在D处收集到NO,以便观察颜色,必须事先在A中吸入一定量的空气。然后
     
    K1(“关闭”或“打开”),打开止水夹K2,从U形管左端注入稀硝酸,当看到
     
    时可以确定U形管中空气已被赶尽,关闭止水夹K2
    (2)然后给装置B微微加热,在装置D处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如何证明D处聚集的是NO而不是H2
     

    (4)实验现象观察完毕,关闭止水夹K1,打开止水夹K2,在重力作用下,U形管右端的红棕色混合气体被酸液压入NaOH溶液中吸收,消除了环境污染。

    组卷:1引用:1难度:0.6
  • 11.(1)实验室用金属铜和稀硝酸制取NO的离子方程式:
     

    (2)NO是有毒气体,某学生为防止污染,用分液漏斗和烧杯装配了一套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NO气体发生装置,如图Ⅰ所示.

    ①实验室若没有铜丝,而只有小铜粒,在使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时,可用丝状材料包裹铜粒以代替铜丝进行实验,这丝状材料的成分可以是
     
    (填选项编号).
    A.铁    B.铝   C.银    D.玻璃    E.聚丙烯塑料
    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反应进行,在分液漏斗中实际看到的气体是红棕色的,原因是
     
     (填化学方程式)
    (3)为了证明铜丝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确实是NO,某同学另设计了一套如图Ⅱ所示制取NO的装置.反应开始后,可以在U形管右端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
    ①长玻璃管的作用是
     

    ②让反应停止的操作方法及原因是
     

    (4)以下收集NO气体的装置(见图Ⅲ),合理的是
     
    (填选项代号)

    组卷:37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