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天府新区太平中学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26 21:0:3

一、基础知识。

  •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16引用:1难度:0.8
  • 2.下列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组卷:21引用:4难度:0.9
  •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46引用:9难度:0.8
  •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23引用:1难度:0.5

二、文言文阅读。

  • 5.阅读。
    【甲】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丙】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下列词语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而或长烟一 空:空中
    B.野芳而幽香 发:开放
    C.而乐亦无 穷:穷尽
    D.余一小舟 拏:撑(船)
    (2)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喜洋洋者矣 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B.朝 博学笃志
    C.山间四时也 水陆草木
    D.余舟一芥 未复有能其奇者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A.像那太阳出来而树林里的雾气散开,烟云聚拢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由昏暗变得明亮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
    B.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花朵开放了,烟云聚拢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由昏暗变得明亮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
    C.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花朵开放了,烟云聚拢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
    D.像那太阳出来而树林里的雾气散开,烟云聚拢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是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作,既表明了作者对滕子京政绩的肯定与期望,也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仁人自勉。
    B.甲文卒章显志,层层深入。作者先写作记缘由,再全景式写洞庭之景及登楼的悲喜之感,再劝勉言志,抒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理想。
    C.乙文描绘游人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以此衬托太守的孤芳自赏。
    D.丙文熔叙事、写景、抒情与一体,表达了作者痴于山水、痴于世俗。

    组卷:13引用:1难度:0.5

九、语言运用。

  • 14.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中华民族是一个爱诗的民族。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文化类电视节目,自开播以来,获如潮好评。请根据下列材料,概括出《中国诗词大会》带来的四点好处。(每点不超过10个字)
    【材料一】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而在《中国诗词大会》上,选手们对古诗词问题的回答,学者嘉宾对诗词内涵、创作背景等内容的精彩解读,这启示就是在大力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材料二】在《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后,不少观众发出了诸多感慨,“繁华落幕,速去读书!”“看过诗词大会,马上捧起诗集背诗去!”
    【材料三】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社会上忙忙碌碌,人们焦躁的心灵也同样需要抚慰,而《中国诗词大会》无疑就是做好的慰藉,因为尽管时空相隔,但节目里古诗文中蕴含的情感是贴近当下的。
    【材料四】《中国诗词大会》全民参与的比赛方式启发了很多学校的教师,很多教师在看完节目后,也开始在课堂上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以吸引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

    组卷:18引用:3难度:0.9
  • 15.(1)偶像是成长的心灵力量。下面三个人物都是同学们心中的青春偶像,请选择其中一个,用简洁的语言从人物所处的时代、人物的精神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备选人物:诸葛亮  文天祥  袁隆平
    示例:苏轼——宋代词人,虽屡遭挫折但依然豁达乐观。
    (2)朋友,是我们的青春同路人。我们应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怎样与其同行青春路?请探究下面两则材料,做出你的回答。
          材料一: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选自《世说新语》)      材料二:为了从经济上支持马克思的研究,恩格斯去经商,把挣来的钱不断地寄给马克思。当马克思还没有精通英文时,恩格斯就帮他翻译;当恩格斯写文章时,马克思也常放下自己的工作,帮他写作有关部分。《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马克思写信给恩格斯:没有你我永远不能完成这部著作。

    组卷:3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