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小升初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运用(40分)
-
1.看拼音写词语。
2020年春节,(wàn xiàng gēng xīn)组卷:38引用:2难度:0.7
二、选择题。(8分)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组卷:12引用:1难度:0.9 -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7 -
4.下列诗词表达的情感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组卷:21引用:1难度:0.6 -
5.下列都用了夸张这一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①孩子们欢乐的叫喊声,震得树上厚厚的积雪纷纷落下来。
②地铁工地上,建筑工人们正顶着烈日,汗如雨下,忙个不停。
③远远望去,盘龙般的榕树枝干伸向四面八方,就像一把撑开的绿伞。
④五月份,重新开放的福道张开双臂热情地迎接前来健身、游玩的人们。组卷:46引用:2难度:0.7 -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31引用:2难度:0.6
四、阅读理解(30分)
-
17.阅读。
母亲和书
又出了一本新书。第一本要送的,当然是我的母亲。在这个世界上,最关注我的,是她老人家。
母亲的职业是医生。年轻的时候,母亲是个美人,我们兄弟姐妹都没有她年轻时独有的那种美质。儿时,我最喜欢看母亲少女时代的老照片,她穿着旗袍,脸上含着文雅的微笑,比旧社会留下来的年历牌上那些美女漂亮得多,就是三四十年代上海滩那几个最有名的电影明星,也没有母亲美。母亲小时候上的是教会的学校,受过很严格的教育。她是一个受到病人称赞的好医生。看到她为病人开处方时随手写出的那些流利的拉丁文,我由衷地钦佩母亲。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母亲是个严肃的人,她似乎很少对孩子们做出亲昵的举动。而父亲则不一样,他整天微笑着,从来不发脾气,更不要说动手打孩子。因为母亲不苟言笑,有时候也要发火训人,我们都有点怕她。记得母亲打过我一次,那是在我七岁的时候。那天,我在楼下的邻居家里顽皮,打碎了一张清代红木方桌的大理石桌面,邻居上楼来告状,母亲生气了,当着邻居的面用巴掌在我的身上拍了几下,虽然声音很响,但一点也不痛。我从小就自尊心强,母亲打我,而且当着外人的面,我觉得很丢面子。尽管那几下打得不重,我却好几天不愿意和她说话,你可以说我骂我,为什么要打人?后来父亲悄悄地告诉我一个秘密:“你不要记恨你妈妈,那几下,她是打给楼下告状的人看的,她才不会真的打你呢!”我这才原谅了母亲。
我后来发现,母亲其实和父亲一样爱我,只是她比父亲含蓄。上学后,我成了一个书迷,天天捧着一本书,吃饭看,上厕所也看,晚上睡觉,常常躺在床上看到半夜。对读书这件事,父亲从来不干涉,我读书时,他有时还会走过来摸摸我的头。而母亲却常常限制我,对我正在读的书,她总是要拿去翻一下,觉得没有问题,才还给我。如果看到我吃饭读书,她一定会拿掉我面前的书。一天吃饭时,我老习惯难改,一边吃饭一边翻一本书。母亲放下碗筷,板着脸伸手抢过我的书,说:“这样下去,以后不许你再看书了。”我问她为什么,她说;“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你现在这样读法,会把自己的眼睛毁了,将来想读书也没法读。”她以一个医生的看法,对我读书的坏习惯做了分析,她说:“如果你觉得眼睛坏了也无所谓,你就这样读下去吧,将来变成个瞎子,后悔来不及。”我觉得母亲是在小题大做,并不当一回事。
其实,母亲并不反对我读书,她真的是怕我读坏了眼睛。虽然嘴里唠叨,可她还是常常从单位里借书回来给我读。《水浒传》《说岳全传》《万花楼》《隋唐演义》《东周列国志》《格林童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等书,就是她最早借来给我读的。我过八岁生日时,母亲照惯例给我煮了两个鸡蛋,还买了一本书送给我,那是一本薄薄的小书《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在50年代,哪个孩子生日能得到母亲送的书呢?
中学毕业后,我经历了不少人生的坎坷,成了一个作家。在我从前的印象中,父亲最在乎我的创作。那时我刚刚开始发表作品,知道哪家报刊上有我的文章,父亲可以走遍全上海的邮局和书报摊买那一期报刊。我有新书出来,父亲总是会问我要。我在书店签名售书,父亲总要跑来看热闹,他把因儿子的成功而生出的喜悦和骄傲全都写在脸上。而母亲,却从来不在我面前议论文学,从来不夸耀我的成功。我甚至不知道母亲是否读我写的书。有一次,父亲在我面前对我的创作问长问短,母亲笑他说:“看你这得意的样子,好像全世界只有你儿子一个人是作家。”
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下子变得很衰老。为了让母亲从悲伤沉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我们一家三口带着母亲出门旅行,还出国旅游了一次。和母亲在一起,谈话的话题很广,却从不涉及文学,从不谈我的书。我怕谈这话题会使母亲尴尬,她也许会无话可说。
去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一套自选集,四厚本,一百数十万字,字印得很小。我想,这样的书,母亲不会去读,便没有想到送给她。一次我去看母亲,她告诉我,前几天,她去书店了。我问她去干什么,母亲笑着说:“我想买一套《赵丽宏自选集》。”我一愣,问道:“你买这书干什么?”母亲回答:“读《赵丽宏自选集》。”我一愣,问道:“你买这书干什么?”母亲回答:“读啊。”看我不相信的脸色,母亲又淡淡地说:“我读过你写的每一本书。”说着,她走到房间角落里,那里有一个被帘子遮着的暗道。母亲拉开帘子,里面是一个书橱。“你看,你写的书,一本也不少,都在这里。”我过去一看,不禁吃了一惊,书橱里,我这二十年中出版的几十本书都在那里,按出版的年份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本也不少,有几本,还精心包着书皮其中的好几本书,我自己也找不到了。我想,这大概是全世界收藏我的着作最完整的地方。
看着母亲的书橱,我感到眼睛发热,好久说不出一句话。她收集我的每一本书,却不向人炫耀,只是自己一个人读。其实,把我的书读得最仔细的,是母亲。母亲,你了解自己的儿子,而儿子却不懂得你!我感到羞愧。
母亲微笑着凝视我,目光里流露出无限的慈爱和关怀。母亲老了,脸上皱纹密布,年轻时的美貌已经遥远得找不到踪影。然而在我的眼里,母亲却比任何时候都美。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母爱更美丽更深沉呢?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抒情方式?
A.借物抒情
B.借景抒情
C.内心独白
D.借事抒情
(2)从记叙顺序角度看,文章运用了什么顺序?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补叙
(3)“看我不相信的脸色,母亲又淡淡地说:“我读过你写的每一本书。”句中“淡淡”一词的表达作用是
A.表达了母亲对“我”深沉而坚定的爱。
B.表达了母亲对“我”的书不感兴趣。
C.表达了母亲对“我”的高度关心。
D.表达了母亲对“我”的表情置之不理。
(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由衷地钦佩母亲。”其原因一是“她是一个受到病人称赞的好医生”;二是“她为病人开处方时随手写出的那些流利的拉丁文”。
B.母亲对“我们”比较严厉,而父亲对“我们”则比较慈爱。
C.“我感到羞愧。”其原因是“我”发现了母亲对“我”的书进行收藏,感到母亲“了解自己的儿子,而儿子却不懂得母亲”。
D.“然而在我的眼里,母亲却比任何时候都美。”此句运用比喻写出了“我”对母亲的爱。
(5)文中写了有关“母亲和书”的三件事,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上学后,母亲限制¨我”读书,怕“我”读坏了眼睛。
B.母亲走遍全上海的邮局和书报摊买有“我”文章的报刊。
C.母亲从不在“我”面前谈文学。
D.母亲读过“我”写的每一本书,并精心收藏。
(6)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母亲的特点,并说明理由。(至少两点)组卷:21引用:1难度:0.5
五、习作表达(30分)
-
18.习作。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和事、景和物让我们难以忘怀,他(它)们在我们脑海中沉淀成一种养分,滋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阳光般美好的生活。
请以“我忘不了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可写人叙事,也可状物绘景,要表达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不少于400字。组卷:9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