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辽宁省部分高中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A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生物个体内的稳态是指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2难度:0.7 -
2.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组卷:18引用:12难度:0.7 -
3.关于人脑的高级功能和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69引用:6难度:0.7 -
4.激素是由人和动物某些细胞合成和分泌、能调节机体生理活动的特殊物质,对人体生命活动过程的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引用:2难度:0.6 -
5.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2难度:0.7 -
6.神经科医生常对患者做如下检查:手持钝物自足底外侧从后向前快速轻划至小趾根部,再转向拇趾侧。成年人的正常表现是足趾向跖面屈曲,称巴宾斯基征阴性。如出现趾背屈,其余足趾呈扇形展开,称巴宾斯基征阳性,是一种病理性反射。婴儿以及成年人在深睡状态下,也都可出现巴宾斯基征阳性。下列有关推理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51引用:12难度:0.7 -
7.某科研小组将一组小鼠先后置于25℃、0℃、25℃环境中,在每一温度条件下均生活15min,从开始到结束,每隔5min测一次皮肤血流量以及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共测9次。测量结果(相对值)如下表所示(假设测量过程不影响激素的分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次数指标 1 2 3 4 5 6 7 8 9 A 0.45 0.44 0.45 0.55 0.55 0.52 0.50 0.46 0.45 B 0.31 0.31 0.30 0.30 0.60 0.62 0.38 0.33 0.32 C 0.23 0.23 0.23 0.18 0.17 0.16 0.22 0.23 0.23 组卷:11引用:6难度:0.7 -
8.寒冷地带生活的布氏田鼠是一种小型非冬眠哺乳动物。如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BAT细胞的产热过程图,已知UCP-1增加会导致ATP合成减少。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78引用:6难度:0.7
三、非选择题
-
24.水稻穗上的颖果可分为初级颖果和次级颖果(图1所示)。与初级颖果相比,次级颖果存在开花时期晚、营养积累差等特点。为研究两者差异产生的原因,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1)研究人员发现A基因与颖果发育有关,A基因缺失突变体的初级颖果与次级颖果发育一致。检测A基因缺失突变体与野生型水稻授粉后不同时间两种颖果中IAA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
①据图2可知,野生型水稻初级颖果与次级颖果发育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②研究人员检测了野生型中IAA合成酶基因(T基因)的转录量,结果如图3。综合图2、3结果,推测野生型中初级颖果发育优于次级颖果的原因是
(2)研究显示,A基因编码的A蛋白可与F蛋白结合,F蛋白可与T基因启动子结合。研究人员将T基因启动子与β-葡萄糖苷酸酶基因(GUS基因)连接构建表达载体,导入野生型水稻叶片制备的原生质体,加入反应底物,检测GUS酶活性,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4。结果说明
(3)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野生型次级颖果中,当IAA含量达到一定水平,可解除A蛋白与F蛋白的结合,从而抑制IAA合成,这种调节方式称为组卷:66引用:4难度:0.7 -
25.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了“抑制负免疫调节的癌症疗法”。T细胞是重要的免疫细胞,在抗肿瘤、抗感染中有重要作用。T细胞的活化或抑制需要双信号的刺激,第一信号来自T细胞对特异性抗原的识别;第二信号来自T细胞对协同刺激分子 (起促进作用的正性共刺激或起抑制作用的负性共刺激)的识别。图1为T细胞表面的部分信号受体示意图,图2为某些组织细胞表达的协同刺激分子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变成癌细胞的根本原因是:
(2)图1所示,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是特异性抗原与T细胞表面
(3)图2的组织细胞表达B7能与T细胞的表面CD28受体结合,可协助T细胞完全活化进而引起 T 细胞的
(4)有部分肿瘤细胞可以逃逸T细胞免疫,研究发现与其高表达的膜蛋白PD-L有关,肿瘤细胞被TCR受体识别的同时,PD-L被PD-1识别并结合,激活T细胞的
(5)因T细胞大量活化而导致免疫反应剧烈,与绝大多数肿瘤疗法一样,免疫疗法也会有一些副反应,患者需服用一定量的组卷:18引用:2难度:0.6